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运用决策论的观点,以康熙对台湾郑氏的关系为例,考察康熙战略决策的形成及其特点。一根据历史记载,康熙对台湾郑氏战略决策的形成发展,大致可划分以下三个阶段: 1662——1673(康熙元年——康熙十二年)。初期,玄烨登极,年仅八岁,且四王辅政,鳌拜专横,玄烨年幼无参政实权。这一阶段,清朝对台湾郑氏战略未形成统一的对策,仅凭借前朝政策,未做进一步必要的调整。鳌拜不信任郑氏投诚将领,未能借郑氏  相似文献   

2.
娄杰 《两岸关系》2008,(3):70-72
郑成功逝世后,台湾郑氏政权逐渐变成全国统一的障碍。1674年,郑氏政权趁大陆“三藩之乱”占据福建沿海。经5年拉锯战后,清郑双方政治与经济实力发生显著变化。郑氏政权财源枯蜗,危机重重。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叛乱,全国大陆基本统一,中央政权巩固,统一台湾提到日程。1667年始,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数度向康熙皇帝提出收复台湾之议。1681年,郑经病死,其子郑克壤继位。  相似文献   

3.
值此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之际,一本明末版的南安石井郑氏族谱被厦门一位郑姓男子托人送到郑成功的故乡——南安延平郡王祠管委会,该族谱记载了南安石井郑氏一世至十二世的情况据有关文史界的专家称,这本郑氏族谱对郑成功的先祖情况及明朝郑氏家族开发台湾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1664年春(康熙三年三月),在清朝水陆大军的强大攻势下,以郑经为首的郑氏军队从盘踞大陆的最后据点铜山岛(今福建东山)逃窜台湾,清、郑双方开始了长达20年的隔海军事对峙。在清政府和沿海军民进行统一台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郑氏政权经历了从抗拒招抚统一、滑向覆灭边缘,到顺应统  相似文献   

5.
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逐出台湾。1683年,清政府降服台湾郑氏,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在这二十多年间,作为中国新统治者的清朝当局,却曾与荷兰殖民者联合在一起,共同征讨郑氏,在国内的斗争中,引入了西方殖民者的力量。过去,有的著作忽视这一历史现象,认为“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赶走以后,不甘心失败,经常勾引清朝政府  相似文献   

6.
一、台湾佛教的兴起与变异台湾佛教是随着大陆佛教徒移居台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明永历15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在郑氏三代期间,修建了竹溪寺、弥陀寺和龙湖岩等佛寺,闽粤僧人东渡台湾日渐增多。18世纪末,随着台湾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清康熙帝在解决台湾统一问题前后,共与当时盘踞台湾坚持分裂立场的郑氏集团进行了十次和谈。双方围绕“削发”(指要求郑氏人员遵从清王朝入关后颁布的“剃发令”,改从满族男人的发式,以示归顺清朝)和“登岸”(指要求郑氏人员  相似文献   

8.
郑氏海商集团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是17世纪中叶台湾海峡最为强大的两股军事力量.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强大的海、陆军,其武器装备代表着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而郑成功领导下的郑氏海商集团,虽然军队武器装备不如荷军,但在人员数量、训练水平、作战经验、战略战术指挥等各方面都要比荷军更具优势.郑氏海商集团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些军事上的优势,才能在17世纪中叶的台海霸权争夺中屡次挫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并最终从其手中收复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相似文献   

9.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终于光复,台湾人民回到祖国的怀抱。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台湾有野心。1874年,日本帝国主义就以漂流到台湾的琉球人被杀害为借口,出兵台湾,企图侵占。后来当日本海军军令部长、第一任台湾总督的桦山资纪在琉球居民被害事件后,三次到台湾全面实地调查,深知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蓄谋侵占台湾。  相似文献   

10.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2周年纪念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代表、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接受日本殖民者、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签署的"受降令",明确说明日本已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清廷台湾郑氏招抚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和康熙平易宜民治国之道的考察,在具体分析施琅在招抚台湾郑氏过程中的立场、态度的基础上,指出在清初统一台湾大背景下,施琅不敢也不可能擅掘郑成功墓“挈棺入京,行献俘礼”;相反,在统一大潮中,施琅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平稳实现台湾的和平统一,“受降而不复私仇”。本文进而指出河南信阳地区郑成功墓的谬说,并以考古文物实证郑成功墓确在福建省南安县。  相似文献   

12.
宋磊 《统一论坛》2012,(1):80-81
1662年2月1日,荷兰总督揆一在台湾城签字投降,带着溃败的荷兰军队退出台湾。至此,台湾在经历了38年屈辱的殖民统治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历经9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奋笔疾书:“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相似文献   

13.
“文武官田”是郑氏时期台湾私田的别称,也是台湾封建地主经济的发端。“文武(?)”的地租和赋税情况如何?这是一个似乎已经清楚,实际上仍有许多模糊混乱的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谈一些看法。一过去,人们对郑氏“文武宫田”地租和赋税情况的认识,大多是根据连横《台湾通史》“田赋志”中的表述。连氏说:“宗室文武召民自辟,谓之私田,即所谓文武官田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中国大陆的抗日活动始于"九一八",全面抗日战争始于"七七事变",那么在台湾地区,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运动则于1895年就已开始。与此相应,反映这一斗争的文学创作也随之产生。从中文写作到日文写作早在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之初",台湾总督府学务部"就制定了《对于台湾教育方针》(1895年  相似文献   

15.
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标志了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已从“患自内生”转变而为“患从外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熙二十三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清政府与郑氏残余势力的矛盾,又一是地方官吏豪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渗  相似文献   

16.
蒋元枢(1739年-1781年),字仲升,别号香岩,常熟港口镇(今属张家港市)人,清乾隆年间台湾知府,为加强清廷对台湾的统治、巩固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元枢祖父蒋廷锡是清雍正年间文华殿大学士,《明史》总裁,著名花鸟画家。父亲蒋溥是清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世称父子宰相。元枢幼承家学,操行严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举,历任福建惠安、仙游、崇安、建阳、晋江等地知县,后升任同知(即知府副职),驻防厦门。厦门为澎、台咽喉,元枢悉心筹划,严加管理往来船舶,屡举便民便商之政,深受福建总督赏识。乾隆四十年(1775年)晋升台湾知府。  相似文献   

17.
台湾建省是台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人们自然地将它同刘铭传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刘铭传作为首任台湾巡抚,对台湾建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台湾原隶属福建省,当时身为闽浙总督的杨昌浚在建省过程中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对台湾建省前后的形势有更全面的了解。一杨昌浚,字石泉,湖南湘乡人。咸丰二年(1852年)由附生随道员罗泽南练乡勇于长沙。  相似文献   

18.
清乾隆二年(1737年),侍郎吴金提出台湾建省之议,在朝中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并很快被否决。然而,这是史籍对台湾建省最早的记载,也是当时有识之士对台湾的思考。此后,这一议题被不断提出并以不同方式实践。嘉庆十一年(1806年),将军、总督、巡抚及水陆两提督巡查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制确立,台湾建省再次提出及正式设省。这是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台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八月二十一日,福建海澄。一叶扁舟,载着几位清朝官员,即将离开这里,穿越海峡,直奔台湾而去。由于风大浪急,多次停留等候合适的季风,这趟穿越台湾海峡之旅延宕了20多天,才抵达台湾。虽说使团负责人孔元章将这趟行程自诩为"招抚",但实际上是将代表清廷,跟对岸长期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氏政权,开展一次正式和谈。双方要围绕国家统一的实现形式、台湾未来地位和郑氏集团的前途命运,展开唇枪舌剑,在谈判桌上一争高下。孔元章是何许人也?清廷为什么要派他赴台"招  相似文献   

20.
1885年,清廷谕令台湾与福建省分治,成为一个单独的行省.建省初期,百端待举,财政方面的问题尤其急迫.经闽浙总督杨昌浚与台湾巡抚刘铭传反复协商,决定由福建每年协济台湾饷银44万两,以5年为期.福建协饷,对于解决台湾建省初期的财政困难起了不小的作用.本文仅就有关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