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的历史回顾王立胜对毛泽东邓小平的比较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在毛泽东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对于邓小平理论研究日趋重视的情况下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可以看作这项研究的历...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政治参与方式和模式的视角,比较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政治参与思想的异同。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重视政治选举、政治表达、政治结社等参与方式,但具体观点又有一定差别。相比之下.毛泽东在政治参与方式的认识上充满着矛盾和不确定性,邓小平的认识更一贯和鲜明。在公民政治参与模式上,毛泽东喜欢动员参与,特别是大规模的群众动员。而邓小平则反对群众动员参与,主张理性的制度化政治参与。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人在民主观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日本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研究非常活跃,出版了不少研究著作。小岛服之、渡边利夫合著的《毛泽东与邓小平》(1994年版)一书,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由前言、一至四章和结束语构成,书后附有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年表,全书约25万字。小岛朋之在书中认为,毛泽东、邓小平所处时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他说,毛泽东把中国人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下解放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不少学术论著,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现将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取得的若干新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推动现代中国历史发展,使中华民族洗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历史伟人。对这两位伟人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工作者一个长期的重要研究任务。目前研究这个问题的论著很多,各种观点至百花齐放之态。本文根据十五大精神,试从几个视点进行多侧面的综合比较,以期进一步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理论贡献。一、毛泽东和邓小平代表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进程、两个阶段第一个视点,也是首要的比较,即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对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毛泽东和邓小平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两个进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的共性,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把邓小平教育思想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相异性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典范──毛泽东同邓小平关于根据地工作的来往文电简介李明华《党的文献》本期发表了40年代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根据地工作、解放区工作的几组来往文电,充分体现了他们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一些重大策略问题上,毛泽东经常征询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蝗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完善、扬弃的结晶。文章从教育的地位、培养对象的标准、德育、教劳结合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周大仁 《学习月刊》2010,(15):14-15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认真总结我们党建党90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最宝贵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此作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堪称这方面的旗手.邓小平也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发展理论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邓小平担任了长达10年的总书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余年里,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丰富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宝库.现就邓小平对毛泽东关于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一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并联系到当前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方面的重要战略措施,作一初步探讨。一,坚持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不仅对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  相似文献   

12.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商品经济理论张敦胜毛泽东和邓小平是中国政坛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他们的商品经济思想代表着中国商品经济理论发展的轨迹。研究探讨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关于商品经济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的冲击,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根据毛泽东的批示,1973年2月.邓小平走出江西谪居地回到北京,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1975年,周恩来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邓小平实际主持国务院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这一年,正义与邪恶、真理与谬误,进行了短兵相接的近距离较量,整顿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林蕴晖,张玉良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在维护新中国的安全和主权的斗争中,在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斗争中,有两位被世界公认为国际战略大师的伟大人物,这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毛...  相似文献   

15.
79年前,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仍然强调:“先做调查研究,然后才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6.
秦昊扬 《求实》2006,3(Z3):7-8
从政治上来说,邓小平与毛泽东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关系。应该说毛泽东对邓小平一直都是比较赏识的,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更是毛泽东一手促成,但同时邓小平的再次被打倒也是出于毛泽东的授意。所有这一切都围绕文化大革命展开。因为要整治文化大革命的乱摊子,邓小平复出了;因为不愿违心地对文革予以肯定,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历史的机缘,政治合力的作用,虽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邓小平的命运,但其中更为重要的非人的因素一一毛泽东莫属。邓小平的复出与再次被打倒都与毛泽东密不可分。如何对待毛泽东的知遇之恩?如何进行拨乱反正?邓小平以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态度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与邓小平都极为重视正确对待知识分子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若干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探索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陈雪亮 《求实》2001,(4):12-14
九十年代 ,随着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深入 ,毛泽东的知识分子理论或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成果 ,研究主要围绕毛泽东的知识分子理论体系、转变、内容、特点 ,以及与邓小平、周恩来和孙中山的知识分子理论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1994,(1)
《邓小平文选》(1982-1992年)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奉献给全国人民的又一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1982年以未,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伟大理论创造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作为党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坚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准备和铺垫。考察邓小平同志在这一阶段的思想发展脉络,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五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思想有一致性。六十年代初期,当毛泽东同志晚年犯“左”的错误时,邓小平同志仍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形成了一些和当时主流思想不同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思想观点。1.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五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参与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