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伴随北京奥运会而来的有成功,也有成熟。如果说我们需要一次奥运会来展示自己的成功,那么成功之后,我们应该走向成熟。前不久,来华访问的日本外务省新闻发言人儿玉和夫先生讲述了东京正在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口号:"团结我们的世界"。这听起来有点像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儿玉和夫先生笑着说,"既然北京奥运会如此成功,为什么不能让亚洲人再来试一试呢?"  相似文献   

2.
杨葳 《民主》2006,(7):4-6
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在历届奥运会举办地,都有奥运标志性景观建筑。日前,基于长城与奥运会人文精神的深厚渊源,特别是广泛听取了中外游人的意见后,奥组委决定在长城附近向世人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大型景观建筑正式在长城落户。6月23日,本刊记者联合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就“长城文化与人文奥运”等相关内容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许嘉璐。记者:您认为长城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发布了,这是北京2008年奥运筹办中的一件大事。它是北京精神的一次集中表达和中国理念的充分展示,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新的发展,以及奥林匹克主义又一次成功的实践。最简单最具体的,往往就是最生动和最丰富的。大音希声、一以总万,奥运口号表达了13  相似文献   

4.
英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摘金夺银,使6000万英国人提前沉浸在奥林匹克带来的巨大兴奋中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使中国在奥运会开幕式竞争上赢得了一枚金牌。没有任何其他奥运会主办城市,能够与北京在独创性和整齐划一的表演上相媲美。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第二天,英国《金融时报》以《开幕式摘得金牌》为题进行了报道,显示了英国人面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  相似文献   

5.
刘敏 《瞭望》2008,(32)
北京奥运会为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8月8日中午,在为出席北京奥运会贵宾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祝酒词说,今晚北京奥运会将隆重开幕,我们共同期待的这个历史性时刻就要到来了。7年前的夏夜,在全球的目光中,奥林匹克选择了北京;7年后的今天,对奥  相似文献   

6.
汪涌 《瞭望》2008,(27)
作为派驻北京奥组委的记者,我对北京奥运会在全球聚光灯下筹办、又不得不守住一些秘密的情形深有体会。上万人共守北京奥运会的秘密,至今未出现一起因泄密事件而导致北京奥运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事件发生,确实是一个值得书写的故事。200J年12月13日,北京奥组委成立第一天,我全程采访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的经历便开始了。七年来,我目睹和亲历  相似文献   

7.
吴亮 《瞭望》2008,(32)
奥运会开幕了!一座座新建筑和市政设施的落成,环境的明显改善,让我们感受到北京城市的巨变;而从北京人热情、自豪、自信的微笑里,我们感受到北京人的巨大变化。十几年前,笔者来北京读书,那时候感觉北京人好像很牛气,在商店里买东西,我们还要处处给售货员陪着小心,因为可能随时会挨训。总的感觉,就是北京人比我们这些外地人大。如今笔者在融入北京,成为一名新北京人的过程中,发现北京人确实变了。奥运会正在改变这个城市,这里的人们变得  相似文献   

8.
刘巍  张磊 《瞭望》2008,(27)
7月3日上午9时,北京奥运会媒体运行第二批海外志愿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媒体见面会。此次抵达的志愿者主要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他们于7月2日下午1点到达,当天住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此前,第一批海外志愿者23人于6月22日抵达北京,他们主要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此次抵达的第二批海外志愿者大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他们来说,北京奥运会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次当志愿者的机会,更给他们提供了一次接触中国、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一次伟大聚合,它掀开了中国融入世界,与世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新的历史篇章。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说,“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开放。”的确,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人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在精神文化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将长远发生影响。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文娟 《瞭望》2008,(13)
2008年3月24日,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希腊点燃,当完成在希腊境内的传递后,它将前往五大洲的19个城市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地区。在中国大陆,奥运圣火将穿越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终将于2008年8月8日到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点燃2008年奥运会主火炬塔。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计划路线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主线。火炬接力在境外将历时33天,依次途经西亚、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和东北亚。  相似文献   

11.
金汕 《瞭望》2008,(31)
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最大遗产将是巨大得无法估量的人文遗产 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保护奥运会的遗产?回顾奥运会的历史,每届奥运会都在其举办地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物质遗产、文化遗产;有形遗产、无形遗产;硬遗产、软遗产。我们想到7年前,国际奥委会对北京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仍然有能力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国殇三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暂停。在宁波,奥林匹亚之火被保存在火种灯里,静静地,隐忍地,但却燃烧不熄。5月22日,火种再次点燃了祥云火炬。带着对地震中那些逝去生命的哀思,奥运圣火从浙江再出发……在抵达北京前,将辗转来到令我们剧痛过、却依然坚强的四川。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办好北京奥运会?巨大的创伤压不垮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承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振奋,让世界人民了解、认识中国的体育盛会,必将促进中国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社会,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奥运会是体能、意志的竞技场,也是文化、人文精神的大展台。本期特别策划推出“奥运精神与北京奥运会”,旨在热烈庆祝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之前,首都拆除违章建筑所面临的复杂局面,集中体现了城市综合执法面对的矛盾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拆除违法建筑的工作将加大力度。据了解,到今年底,北京市的450万平方米、1.1万多处的违法建筑将全部拆除完毕。在拆除违法建筑过程中,城市综合执法的难题将集中暴露出来。北京拆违确定重点目前,北京市的“违建”数量较大,涉及面也较广,从城市繁华的中心区,到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光明日报》9月2日刊登清华大学哲学系万俊人教授的文章指出,"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人文精神遗产,值得我们长久回味!北京奥运会以"和谐"见证和升华了人类"和平"的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日前,中国奥运会副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杨树安在陕西省委党校第56期"三秦大讲堂"就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情况、社会意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基础、发展历程以及这一运动对国际体育组织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特点、北京奥运会面临的挑战等方面问题做了题为《从北京奥运会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专题报告。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迈曾主持报告会。  相似文献   

17.
于滨  文娟 《瞭望》2008,(25)
出征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军团总人数为一千多人,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医疗队及其他工作人员,其中参赛运动员过半,人数超过了以往历届奥运会  相似文献   

18.
吴亮 《瞭望》2008,(28)
G8峰会近日在日本举行,对于与会首脑们的安全保卫,日本人可是不敢有半点马虎,动用警力两万多,还动用了爱国者导弹系统,可谓如临大敌。而相比 G8峰会,北京奥运会的安保任务更重。我们已向全世界作出承诺.确保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要做到这一点,奥运安全至关重要。奥运会的参与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但近一段时间,关于奥运安保的话题越来越多,对为了确保奥运安全采取的一些措施,许多群众表示理解,但也有一部分群众感觉到担心和麻烦,似乎一下子觉得我们的城市不安全了,甚至有人认为因奥运会而采取的某些安保措施影响了大家的快乐感。这种想法,是对奥运安保国际惯例的不了解。36年前的慕尼黑奥运会,恐怖组织黑九月突袭运动员住地,并杀死十多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员,震惊世界。从此,如何预防恐怖袭击,保障奥运平安,成为历届奥运会组织者必须面对也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此有一句评语:奥运安保超过竞赛。绝不仅仅是中国的奥运安保和反恐系统严阵以待,事实上,  相似文献   

19.
海川 《学理论》2008,(15):12-13
再过几天,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点燃圣火。中国从两度申办奥运会到7年筹备,对于筹办奥运会的人来说也许太短了,但对于渴望参加奥运会、观看奥运会的人来说似乎又太长了。如今这实现百年梦想的时刻就要到来,十三亿中国人民携手全体炎黄子孙向世界高呼:我们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程度而言,对一届奥运会的回忆越长久,说明这一届奥运会举办得越美好北京奥运会一天天逼近,就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一般,它让所有中国人期待。自然,每个人的期待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我的期待是什么?1992年,作为《新体育》杂志的特派记者,我有幸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