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林 《法制与社会》2011,(27):176-177
"媒体审判"背后实际上是两种理念的冲突: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在现代法治国家,法官判案是以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以媒体报道的"事实"为依据,以"舆论"为准绳。同时,媒体(特别是法制新闻类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司法权力需要舆论监督制约,而舆论监督不能滥用权力。因此,我国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对表达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从而建构司法和媒体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肖枭 《法制与社会》2010,(6):172-173
现代信息社会受到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案例不甚枚举。不当的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司法独立、而且会亵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阻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本文指出尊重司法,维护舆论监督的严肃性,完善新闻报道是媒体避免"新闻审判"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政治文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知情权是现代公民的重要权利,也是公众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突发公共事件,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今天,必须理性和依法处理这类事件,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正常需求。媒体和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同样必须依法进行,需要严格把握新闻原则,遵循新闻规律,尤其要重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众知情权、新采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赵文辉 《政法学刊》2008,25(4):120-124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我国民主监督的形式之一,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最主要的沟通桥梁,公安民警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与警察形象建设的关系,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在警察形象建设中的作用,以促使警察组织理性对待媒体,虚心接受合法监督,不断完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5.
媒体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应有适当的免责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莉  韩向东 《行政与法》2003,(12):76-77
随着新闻舆论监督的加强,新闻诉讼也日益增多,而在新闻侵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往往倾向于保护当事人的人格权。但在新闻侵权诉讼中,新闻媒体的法律主体与民事诉讼中的法律主体是不同的,况且我国尚无新闻法,这就造成了在新闻侵权诉讼实际操作中,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与公民的人格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失衡。为了公平起见,新闻侵权诉讼中媒体应有适当的免责权。  相似文献   

6.
在证券市场中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和新闻舆论监督都在追求保护投资者 ,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信息披露法律监管通过公众公共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目标。舆论监督要以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为基础 ,还需要舆论监督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宋鸽 《行政与法》2006,(7):69-70
在电子治理的视野中,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自己的独特形态。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着一些问题。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选择建立合作监督的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的威力,在于它具有公开性、社会化的独特优势。它虽然不同于行政的、司法的、纪律的监督,不能直接产生行政的效力,但是,它可以起到推动和催化作用。对媒体与党政机关互动形成监督合力进行深入思考,并促使我们更自觉地通过这种“互动”增强监督合力,是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需要。杭州市查处“烂泥工程”的启示──根据媒体曝光线索,查处违法行为 新闻媒体拥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具有覆盖面广、迅速及时、震慑力强等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09,(7):5-5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于约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公权力,保护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于的基本权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新闻媒体应当善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在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时候,应该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需要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但是不需要脱离法律约束的“新闻审判”;我们需要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但是不希望新闻媒体刻意营造虚假的舆论氛围,干扰司法机关正常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阍,刊发在国内各级各类媒体上的舆论监督稿件正在大幅削减.落井下石式的"打虎事件"新闻和无关痛瘁式的"八卦新闻"则成为了媒体报道的主角.就连隔靴搔痒式的舆论监督,其对象也正由县处级(以上)政府机关和领导,一步步转变为乡镇级乃至办事处级别.  相似文献   

11.
平面媒体侵权是新闻侵权的最典型形式。新闻侵权是民事侵权中一个特殊领域,当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时候,如何平衡公共利益(如公众的知情权)和私人利益(个人的隐私,名誉等),一直视为讨论的焦点。本文将就平面媒体侵权的责任主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郑若颖 《法制与社会》2012,(13):176-177
自2009年以来,国家行政过分干预新闻舆论监督的事件数见不鲜,当代舆论监督处境日渐窘迫。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出发,旨在探讨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及其成因,从而提出让新闻舆论监督脱离当前尴尬处境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美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四个有关出版自由与诽谤诉讼案例,分析了联邦最高法院在诽谤诉讼中区分政府官员、公众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缘由和保护媒体生存空间的做法,并对媒体在诽谤诉讼中占上风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我国的舆论监督和新闻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覆盖面广、传播快、透明度高等特点和优势,是其它监督形式所不具有、不可替代的。它虽然不同于行政的、司法的、纪律的监督,不能直接产生行政的效力,但是,它可以起推动和催化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这种监督形式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特殊作用,使媒体与党政机关互动而形成监督合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需要。因此,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对于舆论监督,中央十分重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从总体上说也是赞成的。但是,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  相似文献   

15.
日前,安徽省宣城市出台<新闻舆论监督跟踪问效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要求市内机关单位必须接受舆论监督,并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应,为新闻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监督是保障人民权利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同时也负有尊重他人人格尊严、不得侵害他人名誉的义务。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两个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案例的分析,得出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及对行为人主体不进行人身攻击是新闻舆论监督与公民、法人名誉权保护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重要作用入手,针对目前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影响司法公正的不当新闻舆论监督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冲突的办法。倡导新闻媒体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同时强调司法人员要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自身道德、法律素质,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科学地行使舆论监督功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常态要求和基本要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媒体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自觉地勇敢地承担起舆论监督的重担,科学地行使舆论监督功能,为社会进步、为维护人民切身权益多作贡献。科学行使舆论监督功能,要善于拿事实说话;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监督;善于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力量和执政力量;善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善于发挥和运用媒体沟通的方法和艺术,从而扩大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大限度的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以其舆论监督等特有的社会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官”和“推进器”。然而,我国新闻立法方面却相对滞后,使新闻媒体的采访权、知情权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正常的报道工作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媒体的社会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及时出台相应的法规,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保障的社会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朱磊 《政府法制》2009,(19):45-45
日前,安徽省宣城市出台《新闻舆论监督跟踪问效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要求市内机关单位必须接受舆论监督,并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应,为新闻舆论监督保驾护航。《办法》出台了相关部门必须接受舆论监督的细则,明确了宣城市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市内各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