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1世纪国际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挑战。中国崛起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有着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取决于欧美能否接纳复兴的中国。这里,本人有几点思考。中国崛起是21世纪的国际政治现实这是一个让欧美难以理解且不愿接受的现实,因为中国的崛起有着诸多"居然":中国居然能把市场经济活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为一体;中国居然可以在2025年前后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居然能在西方认为"非  相似文献   

2.
正职工问题:对于说过的话,我总是"放不下",反复思考是否说得合适、是否让别人不高兴了……结果越想越觉得自己就是说错话了,为此感到特别自责。每天都要这样想来想去,真的好累,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到底该怎么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交30年:从器物到内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南风窗》2008,(20):38-41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外交。中国未来的总体外交思路将由主要为自己发展利益服务的"和平环境"战略,转向同亚洲和世界谋求"共同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换句话说,即使在未获国家统一的情况下,中国也不仅要维持自己地区大国的地位,还要史无前例地向世界展现自己独特的大国魅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一个年轻的职员苦恼:"每天,我照常地工作、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为什么生活,常常有一种很空虚的感觉."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事,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玩也玩得潇洒.而我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帐却又不知该怎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自己就那么空虚呢?"  相似文献   

5.
于丹,不少学院知识分子给了她一个绰号——"学术超女",因为据说她的学术功力不深,书却卖得奇好。人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时,于丹表示:"我把我的这种解读,解释为一种体验式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挛北方 《南风窗》2014,(21):2-2
<正>社会伦理失范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联系相关讨论,我们可以区分两种程度不同的失范类型:一是违背伦理准则的行为虽然大量出现,但伦理准则本身还具有生命力;二是不但违背伦理准则的行为大量存在,而且此类行为被视为正常的,即伦理准则本身也被践踏在脚下了。关于第一种类型,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已经锒铛入狱的网络推手"立二拆四"(杨秀宇)有过一个"成功"的炒作案例:他让一个光头画家扮成出家人的模样,一手牵一个美女从一只带篷的小船里钻出来。这一所谓"和尚"和美女搞"船震"的事件在网上引起巨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黄钟 《南风窗》2011,(9):36-38
正是中国这样一个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的国家,形成了载人飞船遨游太空,三聚氰胺穿肠过肚这样让人不可思议的反差。这也可见,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来说,事情远比古人所总结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要复杂。  相似文献   

8.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世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达到一个新高度。但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看,世界多种不同声音同时出现,再次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推到前台。"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选择。以"软实力"为和谐世界理念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世界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力;"和合意识"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基础及理论资源;"和谐共处"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本质,建设和平、和睦、和谐的政治秩序范式是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理想不死     
石勇 《南风窗》2013,(20):40-41
在今天,理想已然是一种隐痛,但它并没有死。或者,它收藏在人们的心中,梦中,继续潜伏。或者,它写在一张张年轻,但在世俗层面上过早成熟的面孔上,以"梦想"、"目标"、"愿望"、"价值"等替代性方式说出。指责今天的年轻人没有理想也许是错的。只要一个人不拒绝未来,他就难以放弃理想,至少理想是他在残酷的世界中往前走的拐杖。不同的只是,理想的内容变了,它的指向,它的表达变了,正如社会变了。我们不会一直呆在一个没有变动的世界中。当现在的社会结构,离过去已经很遥远的时候,理想和它的经典意义,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甚至彼此之间显得陌生。这正是理想在今天的本质:它已经世俗化、生活化、利益化。人们无法有一个好的社会背景,好的心态去仰望天空,而只能关心脚下,随时担心生活的地基是否不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个正在成长中的世界大国,她应该有自己的世界战略。目前,中国的世界战略目标应该是:打破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建立一个各大国真正平等的多极世界体系,中国在其中应该作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发挥作用,为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现代化的强国而提供一个和平和对中国有利的世界环境。这将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又一次以强国面目出现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京共识"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北京共识"是未竞的中国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必须走持续、协调的发展之路,必须建立一个充满关怀的宪政国家,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增长带来的益处,走一条和平、共赢、开放和自由的发展道路,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无心之得     
严明  李淳风 《南风窗》2013,(20):56-61
有些图片会让人看完滔滔不绝,有些图片则会让人读后无言,只是心领神会。后者因为图片中有一种定格的力量,一瞬间的意境就能钻进人心,多加解释反而可能破坏这一意境。严明的图片也许就是后一种。如他所说,画面本身是一种语言,不需要用其它语言费力地去加以解释。尤其是,画面是一种通行世界的语言,不需要互相的翻译。想象也是一样,无国界,无"人界"。只要给它一个原初的好的起点,想象的灿烂,马上比起点本身美丽百倍。然而能够提供这样的好的起点的人,不多,好的摄影师是其中一个。生活中总难免觉得某人太啰嗦,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太啰嗦,闲聊说  相似文献   

14.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提起"四大名著",有人常说:"读红楼,要过情关;读水浒,要过利关;读西游,要过欲关;读三国,要过争关。"这反映出在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下,人们对古代"四大名著"价值取向的客观态度。研读好"四大名著",不仅能为我们提供阅读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机会,也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那么,今日"四大名著"说与古代"四大奇书"说是怎样一种关系?古代"四大奇书"之说是"捧"和"骂"出来的吗?为何"四大名著"之说流行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6.
保卫生活     
石勇 《南风窗》2016,(4):29+28
正我们喜欢追问,自己能走多远?前方始终是一种诱惑。但如果突然之间,我们发现好像已经遗忘了什么,而向前走又处在一种风险和不明朗兼而有之的状态中,那很可能就会停下来看一下自己,看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并探索往哪里行走,或者就只是停留。当你过完这个春节,从家里出发,进入广阔的政治、社会、经济空间,谋划一年中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拼搏进取,或者只是保有手上的一切时,你内心里,已经预设了"生活世界"很重要。它是你存在的支点。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4,(3)
<正>普京试图为俄罗斯创造一种基于地理考量的外部安全环境,并为自己主持的"强势复兴"制造外部镜像。然而莫斯科"强势复兴"的内在基础仍较脆弱。"特赦"身陷囹圄10年的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并大赦"绿色和平"、"暴动小猫"等示威人士,花重金拉住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不倒向欧盟,让俄罗斯军舰开到苏格兰尼斯湖出海口"调戏"措手不及的英国皇家海军,令俄巡逻机绕日本列岛飞行一周……普京看上去对自己掌控下的内政颇有信心,以至于在索契冬奥会举行一个多月之  相似文献   

18.
来信     
《南风窗》2012,(18):14-14
"不行贿是人的一种尊严",其实,不受贿又何尝不是一种尊严呢?行贿的人,有求于人,固然得低声下气一意逢迎。受贿者看似高高在上,实质是把自己放在了交易的杆秤上。在受贿的瞬间自己的官位、权力、地位带来的尊严,全部被那红色的钞票买去了。当然,在举世言利的时代,谈尊严显得太过奢侈。国人谈"面子",却很少说"尊严"。我有亲戚想办一件事礼没送给不在其位的乡人,而找了另一个更  相似文献   

19.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法国西部格朗康迈西市揭幕。 这是中国世界和平女神创建委员会在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以中国人民的名义赠送给法国人民的珍贵礼物。法国政府和地方官员、格朗康迈西市及其附近的居民近千人出席了揭幕仪式。 主持仪式的格朗康迈西市长安妮-马利·奥德兰特别代表全体市民感谢中国人民赠送的这件具有重大意义的礼物,感谢遥远先生智慧和激情的创作。法国国民议会议员、格朗康迈西市前市长雷佛朗格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为世界和平女神剪彩,这是全世界人民渴望和维护和平的象征。让我们祝愿世界和平女神把和平传遍全球,让她成为美好未来的播种机,把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三个"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