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加大禁毒执法力度阿尘毒品,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国际公害,努力消除毒品对各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发展的危害,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中国人民在历史上曾深受毒品祸害,坚决禁毒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立场,中国政府也始终非常重视禁毒工作,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永建镇曾是全国的毒品重灾区。1999年,被列为全国17个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地区之首,被公安部挂牌督战。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助和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于2004年摘掉“全国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帽子。整治以来,县、乡党委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结合整治,突出经济发展,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平等、和睦、互助、和谐、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向毒品宣战张涛毒品在中国的死灰复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面对这曾经戕害过中国的毒潮的重新蔓延,中国人民深恶痛绝,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销烟之战。狂飙叠起荡毒潮自80年代初期毒品露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组织公安机关等部门向毒品犯罪展开了猛烈进攻,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4,(3):62-63
鸦片,曾经是英国殖民者打开近代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战争导致割地赔款。“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使中国人蒙羞百年。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起。中国人民发动了多次禁毒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仅用三年,就将毒品一扫而光。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放的中国再度面临毒品的威胁。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毒品又沉渣泛起。令人忧心的是,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中已有近2200个存在毒品问题。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百万。今年4月至9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遏制毒源专项行动,以“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摧网络、追资产”为主线。向毒品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为使读者了解有关我国的毒品形势和相关知识,我们编辑了一组资料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毒品袭扰台湾岛云汉80年代初,大多数台湾人还没有意识到毒品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时隔10年之后,毒品问题已成为困扰台湾社会的最严重的治安问题之一,毒贩将毒品由“金三角”直接或经由中国大陆,疯狂地走私、贩运到台湾。吸毒者、非法持有毒品者成倍增长,毒品犯...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与矫治■李江英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毒品犯罪的日益猖獗和国际贩毒分子的不断渗透,贩毒吸毒现象在我国基本绝迹三十余年后,又死灰复燃,且日益严重,再度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毒品问题现状1吸毒人数增加。1988年中国首次公布了...  相似文献   

7.
海南大禁毒     
毒品,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贫穷和巨大的屈辱。如今,它像幽灵般再度出现在神州大地。海南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反毒品的前沿阵地。海南大禁毒行动向世人展示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彻底扫除毒我国政府和人民彻底扫除毒害的姿态和决心.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地区毒品问题的地缘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严重的毒品犯罪态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处的地缘环境造成的,这无疑对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地缘性因素,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主要从境外与境内两个角度探讨了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毒品犯罪的地缘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许贵荣 《云南人大》2006,(10):33-33
陇川,傣语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充满阳光的边陲小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然而毒品这个魔鬼也乘机而入。使美丽、宁静的边寨笼罩着阴影。不少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沾上毒品,踏上了不归之路。多少个家庭出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哭声和泪水追随着毒魔所到之处。因毒品而滋生的各种违法犯罪,以及导致艾滋病的蔓延成为陇川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奔小康的一个严峻课题。为此.为了边寨不再哭泣,全民动员,打一场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正深入开展。陇川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州委、县委的号召,积极参与到了这场关系边陲安宁,民族存亡的人民战争之中。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面对今天的孩子——国家与民族明天的希望,人们应该沉浸在欣喜之中。然而“6·26国际禁毒日”一声警钟长鸣,欣喜之情顿消.因为毒品的魔爪已经伸向了孩子。与其载歌载舞,不如揭开问题,呼吁社会为孩子的成长多搬掉一些障碍。于是,我们通过来自公安部禁毒办公室的第一手材料,配合对北大肃毒科研组负责人邵秦教授的专访,组织了《让毒品远离孩子》的专题报道。人们从孩子身上看到希望,也从社会变化的方方面面看到希望。在当今网络热潮汹涌澎湃的时候,我刊试图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当今中国网络经济的现状: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毒品主要来源于境外毒源地毒品流入和国内毒品制造,2015年我国缴获的制造毒品首次超过了传统毒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易制毒化学品流失严重。为了实现对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存储和使用的有效管控,设计开发了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易制毒化学品核查仪。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医学与戒毒文/尉中民毒品泛滥全球。吸毒,已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五千万人吸毒,吸毒费用每年超过三千亿美元,全球每年非法毒品交易额高达五千亿美元,仅次于国际军火交易,每年死于毒品依赖的约10万多人。吸毒不仅自身组织器官全...  相似文献   

13.
透过灵魂的底片○张立波朱晓健刘艺谨以此文献给即将到来的“6·26”世界禁毒日——序时至今日,人们对毒品已不陌生。多数人能说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一连串毒品的名称。说起毒品的危害,几乎尽人皆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就因为蒙受毒品危害而被戴上...  相似文献   

14.
国家的毒品问题政策体现了政府治理国家的价值理念。针对我国毒品问题屡禁不止的客观情况,在毒品问题国际化大潮下.从经济学角度寻求解决毒品问题的办法,须抓住毒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这三个关键环节,实现有效遏制毒品的非法需求、有效遏制毒品的非法供给和有效遏制毒品的来源这“三个有效遏制”的禁毒方略。  相似文献   

15.
一个被毒品惨害致死的少年引发了一位绝症画家“禁毒万里行”的壮举。从死神手中拼夺时间,历经艰辛背井离乡九死一生,绝症画家董如波行走万里,到全国各地的戒毒所举办演讲和画展,为的是用自己的余生唤醒更多的吸毒者,让他们懂得:生命不容漠视!此举此情感人至深。毒魔比病魔更可恶,是董如波的理解。从史至今,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毒品的危害怀有切肤之痛,“东亚病夫”的耻辱虽然已成历史,但近20年来不断蔓延的毒品问题却愈加严峻:去年仅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86万,全国涉毒的县市已占总数的72.7%,枯燥的数字背后是生命被践…  相似文献   

16.
毒品,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是药品,缓解病痛,治疗疾病,也可以是毒品,使人形成瘾癖,损害身体健康。因此,为防止滥用和违法消费,我国通过颁布法律,对其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原植物的种植等都作了严格规定。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199o年《关于禁毒的决定》,将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行为,非法种植毒品的行为,非法持有毒品、窝藏毒品毒赃、包庇毒品犯罪分子,引诱、欺骗、教唆、强迫、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走私制毒物品等行为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女性化"成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该地区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中最突出的特点.1997年至今,全州毒品犯罪案件中女性人数都多于男性.此问题的产生、日趋严重及解决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法律对处于怀孕期、哺乳期妇女的保护,还在于该地区特殊的民族风俗、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及毒品贸易的巨大利润,必须从法律、行政、教育、民族传统、经济等多层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8.
毒品,“毁灭个人,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它不仅危及个人和家庭,还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它不仅吞噬着人类的一切文明和希望,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这一咄咄逼人的人类公敌,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毒品曾给古老文明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数的屈辱。新中国刚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就将禁毒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1950年2月24日,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至1952年底,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只有少数偏远地区还有零星种植、吸毒问题。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如此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毒品危害如此之深的国家彻底战胜毒品的纪录。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毒品又乘机而来,并逐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将坚决与毒品斗争到底,打一场全方位…  相似文献   

20.
毒品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情报工作在此类案件侦破中的重要地位,毒品案件侦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报,情报是侦破毒品案件的基础,并贯穿于毒品案件侦查进程的始终。毒品犯罪情报信息的涉及面极广,情报内容综合性强、数量大、种类多,因此,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毒品案件情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毒品案件情报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加强公安边防部门毒品犯罪情报信息的采集、管理、交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