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家坤 《群众》2013,(3):28-29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全省全面达小康的关键在苏北,重点在苏北,难点在苏北。"这充分说明改变经济薄弱村面貌,是"十二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腾飞,农村、农民的需求也在攀升。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科技内涵、生活质量,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创建生态文明村已迫在眉睫。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举措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4,(4):37-39
江阴市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使创建工作与群众的实际需要形成“共振”,实现了从“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到“一二三”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的新跨越,再到“三区一学”文明创建工程的新创举,形成了点、线、面循序推进统筹发展的创建态势,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江阴市已建成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1个;江苏省文明镇12个、文明村17个;无锡市文明镇12个、文明村39个;江阴市文明镇14个、文明村100个。  相似文献   

4.
新桥调查     
费伟康 《群众》2011,(11):43-45
夏秋之交,我到靖江市新桥镇驻点调研。20年前的1991年,我在省委研究室工作时曾在这里工作调研10天,对新桥镇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情况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当时的新桥,享有苏北第一个工业亿元镇、苏北第一镇、苏北第一个省级文明镇等荣耀。接触到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无不充溢着发展的激情和生活条件快速改善的自豪。我们撰写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教育厅始终坚持将发展苏北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调动教育力量,以改善苏北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以教育富民和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建立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机制为保障,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苏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大力改善苏北农村教育办学条件近几年来,省教育厅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统筹协调,全力推进苏北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到2002年底,苏北五市中小学共消除C、D级危房177.4万…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14,(5):39-40
从2008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特别是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德清县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延伸,迅速行动、不打折扣、迎头而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治出了优美环境、治出了坚定信心、治出了民心所向、治出了科学发展.截止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8561户,农户受益比例达31.9%.去年德清县成功创建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浙江省文明县,并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创建现场复核;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70元,增长10.8%,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6256元,增长13.3%.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2,(6):51-53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我省苏北、苏中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南和省外,父母离乡进城打工,子女留在农村现象增多,这就出现了苏北、苏中农村大批的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广大家长放心不下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永嘉县,近年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大大改善,镇容村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质量节节攀升,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初夏的苏北农村,碧野千顷,麦浪滚滚。市人大常委会龚学平主任、包信宝副主任率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赴本市在苏北的两个劳教农场,对上海劳动教养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  相似文献   

10.
鲍昆 《人民公安》2009,(24):58-58
山西吕梁的交警冯树延,在幼年时离开吕梁山的农村进入城市生活。但是他的家庭大部分还是生活在吕梁的山上。离开了农村的冯树廷,在城市上学工作,虽然出了吕梁市几乎立刻就是农村,但城市喧嚣的生活让他已经彻底地对农村生活生疏了。  相似文献   

11.
文明村创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浙江省平阳县结合实际,紧抓四个环节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目前已创成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9个,县级文明村71个。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河南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提高农民思想素质、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倡导移风易俗、优化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曹鸿 《今日浙江》2008,(19):56-57
温岭市是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逐步下降,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正与曰俱增。温岭市审时度势,把创建基层文化俱乐部作为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5年来,市镇两级财政共投入1000余万元补助资金,以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为主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农民群众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截至2007年底,全市925个村居共仓0建基层文化俱乐部692家,建成率达75%,走在台州市乃至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与否,关系到农民的生命健康问题。让农民群众喝上水,喝上放心水可以说是一项切实改善农民生活、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更是构建平安广西、和谐广西的重要内容。在我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铸 《群众》2018,(18)
正9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对推进苏北农村住房改善这一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进行具体安排,定下了"时间表"、明确了"路线图"。对苏北县区而言,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项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关键抓手,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在具体工作中,要讲究辩证法,用辩证思维指导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突出和谐主题,在内容上,围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人的素质,着力提升创建内涵;在着眼点上,要进一步关注农村、关注基层、关注民生,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突出问题;在具体工作部署上,要努力抓好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沙默  王丹容 《今日浙江》2013,(23):54-55
瓯越独特山水,赋予温州诸多村庄秀美景色。2003年,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温州开始组织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通过建立“党政主导、农民主体、政策推动、机制创新”为工作导向,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基层群众创建热情,形成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8,(4):F0002-F0002
在新农村建设中,黑龙江省妇联以创建巾帼示范村为引导,促进农村妇女生产生活同步发展,培养农村建设女性人才,开展送文化、法律、科技、医疗下乡活动。现在,各级巾帼示范村的开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陈堂清 《群众》2023,(22):22-2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持续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的必然要求。新沂地处苏鲁两省交界、亚欧大陆桥东端,集丘陵、平原、河湖、绿洲、湿地于一体,区位优越、风景秀丽,是苏北县域为数不多的山水之城、枢纽之城、产业之城。近年来,新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自然生态禀赋,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走出了一条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获评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市),并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相似文献   

20.
  包咏菲 《群众》2020,(3):54-56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部署中重点强调的三件事之一,这项工作关系苏北农民生活质量,关系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大局。自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后,在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下,“决不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成为各地的生动实践。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10万户苏北农房改善年度任务全面完成,2020年还要完成苏北1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为苏北农民送上一份“幸福套餐”。把好“时间窗口”:画出苏北农房改善“施工图”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总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