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美现象"是公民道德建设领域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其蕴含的道德内涵是"善"和"向善"。此现象的出现,掀起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强化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共识,夯实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信心,提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范例,有力地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最美现象"也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一些启示,如要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要注重新媒体的作用等。而更多"最美现象"的出现,则需要社会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道德法治化: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桂芝 《湖湘论坛》2002,15(6):22-24
社会进步必须以人类精神文明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精神文明建设更须以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作为基石和底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从未放松过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然而,客观地说,其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公民道德领域出现了种种紊乱和“滑坡”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公民道德素质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距较远。何以事倍功半?值得认真反思。笔者认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困难性认识不够,仅仅靠宣传教育,完全凭借公民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大》2011,(15):23-24
"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全国人大代表、升华集团董事长夏士林建议在全国加大公民道德建设,完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提升"道德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4.
行为规训和德性养成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二者共同影响着公民道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公民道德教育中人们片面重视行为规训、制度规范的德育功能,忽视了道德修养、德性养成、人格教育,出现了道德信仰失落、道德行为失范等德性养成缺失。因此,公民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道德规范约束、社会舆论监督等行为规训,还应当注重道德修养教育、个体道德内化等德性养成,促进公民道德教育从行为规训向德性养成转型。  相似文献   

5.
郭长青 《前进》2002,(7):41-4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毋庸讳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到党内来,表现为一些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以掌权者自居,官气熏天,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有的颐指气使,作风粗暴,甚至有的违纪犯法、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6.
在丰收的金秋时节,举国关注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出累累硕果,54位全国道德模范以他们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感人的事迹、博大的襟怀,感动了全中国,感染了亿万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美的中国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1亿,并且还在迅猛增长,网络已成为人们活动的重要平台。在人们享用网络便利的同时,网上也出现大量不文明现象,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为倡导良好网络道德,树立文明网络风尚,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四周年暨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出现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现代化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时,阻碍了人类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产生物质的丰富与精神(道德)的贫瘠(危机)的悖论,惟物质至上侵袭了我国公民的道德观念,带来了混乱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认识不清,出现偏差,公民意识教育欠缺,道德教育内容未能与时俱进,教育的主体未搞清,法律与道德发生"裂变",后者更是我国公民道德危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重要抓手,厚积薄发、厚德载物,着力提升新时期温州人“富而好礼、富而好德”的道德自觉,从物质富裕迈向精神富有,打造道德高地。在温州,爱心慈善、见义勇为、帮扶济困、捐资助学等,蕴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从个人到团体,从民众到企业,使温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温情、温润、温暖”之州,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温州现象”,温州人选“最美最爱:传递善美精神”城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加强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刘社会主义道德(以下简称道德)建设呢?回答应该是完全肯定的:经济体制要转换,道德旗帜不能丢;市场经济的上空不能没有道德的旗帜!然而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当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还存有不少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要抓好法制建设就行了,不需抓道德建设”;有的认为“搞市场经济必然开展竞争,而竞争就不能讲道德”;也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就得讲赚钱,而赚钱怎么能讲道德?道德良心…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底,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加强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纲要》深刻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方针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即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公民道德建设领域。鉴于"公民"的特性和"道德"的功能,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确立公民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以道德建设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措施。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之中,有助于增进多民族国家内部成员形成"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有助于公民形成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道德选择并自觉上升成公民的道德行为,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地区的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人热衷于将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俗语归纳整理,以民谣的形式广为传播。我将其称为“灰色民谣”。它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的讥讽党风、政风;有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公正的现象和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带来的得失问题;有的揭露文化、教育、医疗等行业不正之风问题;也有的是反映民风、社会道德、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  灰色民谣对针砭时弊,鞭挞社会不良现象也有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部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这也说明了我们有的地方党政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令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史义银 《前沿》2003,(11):155-157
中共中央于2001年10月向全国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联系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应该说历史教育的危机是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教育的振兴也是道德重建的必要手段之一;历史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社会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改进,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也日益重视,但社会风尚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公民道德意识还不够强,社会上违反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现象还不少,特别是一些“经济人”还缺乏“道德人”意识。为此,在当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信用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浩明 《桂海论丛》2002,18(4):64-66
信用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工程。文章从信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入手 ,对现阶段我国信用道德出现失范现象的社会根源进行了反思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信用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后,我校为改变过去德育实效性不强的状况,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实施“点”上着力,落实公民道德教育;“面”上拓展,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序”上深化,谱写德育工作新篇章。一、“点”上着力,奏响公民道德教育进行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这一论述为开展学校德育提供了主要内容的依据。我们试图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18.
扎实开展 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面向新世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纲领。近年来,我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较好体现了公民道德建设以人为本、重在落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一些人群中存在局部的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缺失、家庭伦理道德失范和职业道德滑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历史原因的积淀、社会转型的影响、法制不健全、道德教育虚化以及道德权威的缺失.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搭建多种平台载体以及建设共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章子良 《创造》2001,(8):25-26
思考之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如潮而至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遇到新的挑战,一些同志轻视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讲大道理解决不了问题,“政治教育讲半天,不如多发几块钱”,“千讲万讲,不如一讲”,“现在的问题只有靠政策制度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不管用”。因此,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放松要求,降低标准;有的对思想教育不关心,视为额外负担。忽视和放松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