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自2003年全省文明新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合力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素质。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如一股文明新风吹遍希望的田野。  相似文献   

2.
《湖北宣传》2007,(5):13-13
2005年以来,竹山县委、县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立足山区农村实际,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思路,即以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为主体目标,以实施“六大工程”和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两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主两翼”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初步改善了山区农村面貌,改善了农村社会风气,而且使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品牌找到了新载体,得到进一步深化、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宏伟 《群众》2006,(2):61-63
近年来,泰州市定位于打造沿江文明高地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五城同创、四市联创、城乡共创”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文明城市群创建,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城市。全省沿江开发工作会议、全省沿江文明带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在泰州召开,一个以泰州城区为中心,以靖江、泰兴、姜堰、兴化为支撑的文明城市群初显雏形,沿江文明带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当阳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以“一户三化”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湖北省文明新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当阳召开,推广了当阳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抓手。确立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当阳市经过认真探索,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根本在于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省文明委、省文明办的大力关心下,四川省甘孜州组织协调各方力量重点实施生态文明村、素质提升、文明创建、拥军爱民、环境改造、旅游示范、形象宣传“七大工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深入创建“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今年着重加强了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湖北省宜都市按照试点带动、因村制宜、总结推广、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文明新村创建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周经若  邵诒蕉 《今日海南》2007,(1):I0002-I0003
文昌市是我省创建文明生态村较早的市县之一。创建之初,该市因地制宜.选择条件较好的村庄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但由于村庄较为分散,不形成创建规模.没有起到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该市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文昌召开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先后以文教镇培龙村委会和宝芳办事处美柳村委会为试点.展开文明生态村成片创建工作。2006年,该市全面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东路镇白鹭湖文明生态片区38个村庄和东部片区10个镇(办事处)的100多个村庄为创建重点,掀起了文明生态村片区连片创建新高潮。截止目前。该市创建文明生态村总数已达到1241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41%,创建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2亿元,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200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白鹭湖文明生态片区时,对该市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襄樊市近年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细化责任、逐项落实、突出重点、奋力争创的要求,扎实推进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须加大创建步伐。  相似文献   

9.
在3月23日省文明委召开的全省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座谈会上,省邮电、交通两个行业介绍了各自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的经验。省邮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秉银首先发言,介绍了全省邮电系统自我加压、求实务实,大力推进文明行业建设的经验,获得与会者好评。1997年5月以来,省邮电部门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以"邮电连着你我他,文明服务千万家"为主题创建口号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各级邮电部门在省局统一规划下,上下联动,深入开展了  相似文献   

10.
创建载体 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昌荣 《政策》2006,(3):38-39
近年来.英山县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广泛开展以创建生态文明新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文化中心户为载体的新村建设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13,(12):I0002-I0003
琼山区按照“一轴两岸四片,三色琼山”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思路,在全区文明生态村创建中重点推进大坡镇的创建工作,使大坡镇建设成为全省第一个文明生态村100%覆盖的乡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了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宏大气势和强劲态势,通过落实责任抓创建、创新机制推创建、动员全民促创建,纵深推进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区)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年来,湖里区在取得全省首届(2003-2005年度)文明城区桂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荆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威立以来,以打造精神高地、激发党员干部千事创业热情为重点,扎实推进机关文明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2011年,该局被评为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先进单位和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芳在全省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地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开展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首先,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的重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省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其次,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进一步推动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公民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龙岩人在2002年下半年响亮地提出了创建“闽西红土地千里文明长廊”的宏伟目标。这个伟大工程,同全省创建“闽西北精神文明走廊”相衔接,立足于闽西光荣传统、政治优势和龙岩市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城市为努力方向,实现沿龙岩市辖区内的铁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文明行业创建的要求,努力提高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水平,近日,湖北省文明委在宜昌市召开了以加强行业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推进会,总结了近年来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8,(13):I0004-I0004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于2006年10月建成通车,是全省最年轻高速公路中的一条。浙北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文明公路创建为载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仅用一年多时间便跨入了全省文明公路的行列。路面养护全省最好,自动监控和救援网络全省最早、企业文化亮点频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2007年,很多事情值得浙北高速人骄傲、回忆。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以来,吉林省舒兰市大力唱响“舒兰光荣我光荣,我为舒兰添光彩”的主旋律,奏响了文明和谐的乐章。近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舒兰市被授予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一项转型发展的战略工程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市情出发,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整体规划。几年来,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成为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接力棒。每年都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超前谋划,明确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保证了创建工作在加强领导中全面推进,在提高认识中持续深化,在安排部署中形成合力,在责任落实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8,(5):19-21
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根据新农村建设20字的总体目标,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创建文明和谐新农家为着力点,以“新农村、新农家、新生活”为主题,不断深化“五好文明家庭”、“绿色家庭”、“节能环保”、“美德在农家”等活动,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高农村妇女和家庭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勤劳致富、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崇尚文明成为广大农村家庭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10,(3):I0002-I0003
2009年是浙江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创新之年、文明创建之年、局面开创之年。尽管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省运管系统以“一转三创”(即转型、创新、创建、开创)为主线,推进大部制改革、成品油税费改革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改革,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服务水平。保持行业稳定。2009年浙江道路运输全行业实现生产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27%.占服务业的7.1%,占生产性服务业的1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