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庆葆 《群众》2012,(3):75-77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要不断成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课堂。因此,更加准确地体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更加...  相似文献   

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孟和宝音 《前沿》2007,(9):219-22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创精神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信念弥坚,报偿艰辛而斗志更强,凝聚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要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为全面实现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发原点,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力量泉源。它不仅在古代对我国各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五千年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容丰富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廖国葵 《传承》2011,(12):58-5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忧患意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同时对激发、传承、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珊 《重庆行政》2014,(3):91-93
正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精神的主题和核心要义。不同的历史年代赋予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主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与梳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内涵的历史流变,发掘其中闪耀着历史光辉与  相似文献   

9.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和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瓦莲京娜 《前沿》2003,(12):149-152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包含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的事业中 ,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一品质是由民族复兴的实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必然成为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历史承担者和实践开拓者.我们党不断引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实践探索,推进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构建.这一理论创新和构建主要体现在实现了对民族精神作用认识的与时俱进、科学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揭示了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一创新理论,为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固有本性,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精神。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一个最一般的概括。  相似文献   

1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根基。高唱爱国歌曲,就是抒发爱国激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十部委组织开展的“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已在全国广泛开展。此次歌咏活动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广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玲 《前沿》2006,(9):32-34
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其辉  黄雪英 《传承》2009,(14):56-5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鲍振东 《求索》2008,(5):95-97
棚改精神产生并形成于城市建设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孕育着深刻的内涵。它体现出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其实质是为民,核心是奉献,关键是务实,灵魂是创新,要义是协作;同时又体现出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解读并弘扬棚改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 核心提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爱国主义的理想是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得以实现的。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又有新的内涵和要求,这也要求我们能与时俱进地实现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含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决维护祖国尊严。我们怎能忘记,拉萨发生的"3.14"打砸烧抢严重暴力事件;我们怎能忘记,一贯宣扬民主客观的西方媒体,刻意歪曲事实,诋毁中国名誉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富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