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初,通州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创建首都文明区的决定,总结、思考通州区近两年围绕“环境建设年”的工作主题,以开展“礼仪知识培训”、“公务员礼仪知识竞赛”、“公民礼仪知识有奖竞答”、“礼仪风采大赛”和“接听电话礼仪规范”等礼仪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为切入点,加强软环境建设,在提高政  相似文献   

2.
李晶侠 《现代领导》2005,(12):12-13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商务礼仪》、《外事礼仪》、《国家公务员礼仪手册》等,有一百多所高校把他撰写的礼仪教程列为课本。为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数十家省市电视台开设礼仪系列讲座,担任各种大型节日的礼仪顾问、礼仪嘉宾,成为“出镜率”最高的礼仪专家。  相似文献   

3.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干差万别。2013年11月20日,被媒体誉为“时尚礼仪教母”、“中国时尚礼仪传播第一人”的礼仪专家,国际SMC机构高级讲师周思敏,为职场女性举行了一场“幸福人生研习营”宣讲活动,笔者有幸现场聆听她对幸福的精彩诠释——“幸福是有迹可循的,魅力女人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处理得和谐圆满,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5,(9):F0004-F0004
为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文奥运,礼仪北京”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海淀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展职业礼仪风采,树海淀文明形象”的职业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在党政机关、执法部门、服务行业、窗口单位大力开展宣传职业道德、职业礼仪活动,进一步掀起“讲礼仪、树新风、作奉献、创一流”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1,(11):34-34
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随着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日显重要,公务员一些看来“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如果被忽视,就会在网络上被“翻炒”,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在一些场合,公务员言行举止表现失当,其实质是不尊重礼仪规范、不遵从交往规则造成的,也是缺乏礼仪教育的结果。目前我国公务员在礼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活动载体,务求创建取得实效。 一是在全市机关单位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礼仪知识大普及活动。以提高文明素质为目标,普及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职业礼仪、涉外礼仪等礼仪知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曾在“礼”的氛围中熏习了数千年,至近现代则爆发了激烈的毁弃礼教的思想运动。“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近10余年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物质财富有效地增长和积累,为“礼仪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然而,时下“礼仪文化”的种种现象,既给人以喜,又给人以忧。就象有人指出的,“仓廪实而不知礼节”也是很常见的。因而我们有必要从正面提出“重建礼仪之邦”,以此唤起一种自觉的意识,陶铸一种自觉的行为;并通过理论上的探讨,来引导当代“礼仪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重建礼仪之邦:“…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中,评价某个人是否有“家教”,主要不是指文化知识,而是指道德修养。其外在的表现就是行为举止是否合乎礼仪,通俗地讲,就是是否懂礼貌或懂礼数。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非常频繁,但不能待人以礼的现象却颇为普遍。这与时下缺乏较为完整的礼仪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只有让礼仪回归家教,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传统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刨建“链力上海”,提升市民素质,本刊将配合“百万职工学礼仪”活动,以连载形式陆续刊登中外礼仪故事,让广大读者于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0.
徐迅雷 《世纪行》2008,(8):43-43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是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的话。显然.这主要是对“客人”入乡随俗的善意提醒。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礼仪文化。如今北京马上就要迎来奥运了.可一说准备奥运,就是咱们得适应西方的礼仪.本来不成问题的礼仪反而成了一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8,(4):15-15
近日,中央文明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奥组委等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活动是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大力普及奥运基本知识和文明礼仪常识,引导广大群众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和谐,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2.
河南陕县在“双为、双争”(为当地作贡献,为崤函添光彩,争创外出文明诚信企业,争当优秀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活动中,通过举办讲座、免费义演、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教育引导农民工学礼仪、重礼仪、讲礼仪、践行礼仪,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娜仁其木格 《前沿》2008,(5):116-118
人际交往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社会现象。蒙古族以问候礼仪、待客礼仪、送行礼仪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往礼仪,以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心理表达了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愿望和祈盼。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规范全局干部职工的公务礼仪,提升公务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5月21日至2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举办“中华礼仪”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展示北京市民的礼仪风采,以良好的公民素质迎接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东华门街道以普及礼仪知识,培育礼仪意识,强化礼仪实践为工作重点,围绕“教育为先、实践为本、典型示范、氛围熏陶”的工作思路,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由礼的字体构造推出,“礼”表示祭神以致福。而“仪”表示礼节、仪式之意。分析礼仪的定义,说明礼仪是原始社会祭神致富的种种仪式。可见人类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期的礼仪文化就具有了社会的功能,它首先组织、协调了群体的行为乃至活动,培养了秩序性和集体性。可以说,礼仪文化在最初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明。历史发展到今天,礼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原始初民信奉巫术的仪式,也不再是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了。语言学家王同亿先生在他编著的《语言大点》中对礼仪下了这样的定义:礼仪:英语etiquette或…  相似文献   

17.
梁亮胜 《世纪行》2006,(3):28-28
礼仪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文明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是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标志。“富而好礼”,“仓实而知礼”。当我们全面建没小康社会时,加强礼仪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反映出的社会伦理变革有:等级制度被打破,人们突破了生活中的诸多条条框框;伦理观念由“务虚”转向“务实”。人们开始重“功绩”,轻“祖荫”,礼仪形式由“繁”化“简“,人们的观念由维护“礼仪”转向维护个人利益等。  相似文献   

19.
请柬是用于邀请有关单位或个人参加某种活动而发出的礼仪文书。接篇幅大小,文字多少,内容简繁可分为两种形式。篇幅大,文字多,内容繁可称为邀请信,邀请书。文字较少,内容相对简单,印制较为精美的称为请柬。请柬也称为“请贴”,“柬贴”,形式上有横竖之分。请柬既是我国的传统礼仪文书,也是国际通用的社交联络方式。  相似文献   

20.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一张名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说“有礼走遍天下”。奥运到来,天下宾客齐聚京城,北京将递上一张怎样的待客名片,以传递人文奥运的精神呢?我们相信,这名片上写着真诚、尊重、平等、宽容、友善;我们更相信,无论您来自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通过北京人呈上的这张礼仪名片,切身感受到北京人文奥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