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3,(3):28-29
近年来,湖北宜昌市按照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在全市扎实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建各类“道德讲堂”1028个,举办“道德讲堂”宣讲活动3500多场次,初步形成了走进“道德讲堂”、共建城乡文明的良好格局。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道德讲堂”建设省委书记李鸿忠对宜昌寄予厚望,要求宜昌在建设文明湖北、建设精神高地上走在全省市州前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亲自到西陵区调研社区“道德讲堂”建设,查看“道德讲堂”记录。市长、市文明委主任李乐成深入伍家岗区共联村,对共联村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推广共联村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的经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多次带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进新到常州考察,并亲自研究、部署宜昌市“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多次深入夷陵区、宜昌供电公司等地,调研机关、学校、社区、企业“道德讲堂”建设,并在“道德讲堂”现场观摩交流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全市各地、各行业、各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为“道德讲堂”的迅速启动及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2,(8):36-38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妇联以开展“和谐家庭创建行动”和打造“文明家庭”品牌为载体,扎实推进妇女和家庭思想道德建设,全市形成了以平安家庭创建为基础、特色家庭创建为抓手、文明和谐家庭创建为目标的家庭道德建设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嘉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区域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素养和城市文明品位不断提高,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逐步形成,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形成了“理论创新、道德宣教、实践评议、文化熏染、综合创建”五大平台助推下的区域性公民道德建设新格局一,以“道德思考”理论研究建设理论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4,(9):34-34
浙江省瑞安以“德润瑞安、文明同行”为主题,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推进道德建设系统化、志愿服务常态化、诚信建设制度化、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品牌化、基层文明创建一体化和“六城六市”联创项目化,为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推进道德建设系统化。运用舆论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推动等综合手段,大力实施道德实践养成、“身边最美”选树、文明风尚培育、城市精神引领、节庆民俗传承等文明素质提升“五大计划”。评选表彰三届道德模范30位、提名奖获得者3l位,446户道德示范家庭和60名新居民道德模范;深入开展最美系列十大项目评选,表彰最美瑞安人95名、感动瑞安十大人物10名;打造“最美瑞安人”宣传品牌栏目,推出新闻媒体《德润瑞安))专栏100余期,全方位宣传瑞安凡人善举;认真落实《瑞安市道德模范优惠待遇政策规定》,在温州市首推道德模范创业贷款工程,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实施传统文化“五进工程”,连续举办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教育系统崇德大讲坛。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3,(10):23-23
为切实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发挥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首都文明办在首都地区文明单位中开展“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为内容的“五个一”创建活动,即:“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文明提示牌、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一堂”即建立道德讲堂。在首都级以上文明单位建立道德讲堂,探索设计广大职工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形式,广泛开展“修身律己”活动,引导单位职工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在参与中自省自律、慎独慎微、知荣明耻,感悟道德理念,升华道德境界,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要求道德讲堂建设要把握“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五个环节,推行“5+N”活动流程模式。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莱州市围绕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要求,全面推进道德文化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打造“德润莱州”工作品牌,着力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指数。  相似文献   

7.
“好在共建,贵在坚持”,1990年2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题词肯定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30年文明创建,三明有很多首创经验:“六联六建”“门前三包”“道德评议”“市民文明业余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长阳县紧密结合农村实际,从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抓起,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建道德规范、建道德档案、建道德理事会,创和谐民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三建一创”工作,实现了村风明显好转,提高了农村文明水平,加强了农村基层管理,巩固了农村执政础基,有力地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1,(10):8-13
地沟油、黑心棉、塑化剂、瘦肉精、毒豆芽、黑心棉和近期发生的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和江苏好心司机救老太反遭诬陷等事件,频频为道德亮起红灯,道德建设、道德与法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那么,我们到底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能否简单地从一些个案或者一些案例的发生就断言“道德滑坡”、“道德倒退30年”云云了呢?编者在“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的现场才真正感悟到了主流道德的力量。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承认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等一些不文明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相当严重,提升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借助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关爱帮扶全国道德模范的契机,探讨道德建设理论,高扬道德旗帜,努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淮安市文明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部署,于2008年开始,在全市上下大力实施“育心立德”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以侍奉“孝心”为切入点,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以恪守“诚心”为着力点,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以奉献“爱心”为出发点,推进社会公德建设;以秉持“良心”为基本点,推进个人品德建设,让“四心”、“四德”的内涵深化于心、规范融化于行、要求优化于效、模范感化于众、实践固化于制,有力地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三门峡市以开展“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进一步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增强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做出明确批示:“三门峡市‘学、唱、做’活动有力弘扬了道德风尚,是用文艺建设文明的实际举措”。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按照首都文明委《关于深入推进北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部署,北京市在全体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社区小楼门长”、“文明小宣传员”、’“文明小引导员”、“环保小卫士”、“爱心小使者”、“家庭小孝星”“六小”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2,(7):38-38
浙江省余姚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弘扬践行“崇文崇德、开明开放、创新创优”的新时期余姚精神为核心,以“做文明崇德佘姚人”为主题,组织开展“文明崇德”理念传播、风尚培育、典型弘扬、精神践行等四大系列活动,着力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广大群众道德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4.
马恒民  薛为昶 《求索》2007,(10):114-116
作为本民族道德基本精神或元精神方式存在的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不仅成为传统道德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而且,由于其产生的原创性、思考的深邃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在现代道德文明建设中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就当代高校德育建设来说,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中的关注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审美化施教手段对于当代高校德育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台市在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道德建设的载体,致力在“学、评、树、创”活动中,全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努力构筑道德建设的新平台,去年10月31日,东台市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2,(4):38-38
“平民榜样”:讲述身边好人的善与美。碑林区持续开展“鲜花送文明”活动,把鲜花和慰问卡送给“身边好人”,使文明花香满碑林。张涛、吴永乐、汪长安等先进典型从300余名文明市民中脱颖而出,获得“碑林区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其中汪长安经推荐获得首届“西安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及第二届“陕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把推广普通话、强化文明礼仪教育、活化道德实践活动、深化城市精神教育作为载体,四措并举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在全市营造了“创文明邹城,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8.
匡广姿 《湖湘论坛》2002,15(2):58-59
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正以神奇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考察,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对道德的发展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引发出一系列的道德负效应,因此,加强“网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当务之急。最近,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促进道德的进步1网上交往对人们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计算机网络有力地打破了“这里”与“那里”的界…  相似文献   

19.
吴双墩 《学习与实践》2009,(10):110-116
道德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年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流变的角度,深入解析了建国以来“道德”概念的四次演变,全面阐述道德建设的两大阶段、五个发展阶段的变化过程极其特征,并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几个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对新时期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暨家庭道德建设工作推进会,表彰先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