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党自成立90多年来,青年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探索我国青年始终成为革命、建设、改革生力军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共产党的领导和指引,革命、建设、改革的需要和呼唤,以及青年自身的优势和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听从时代的召唤,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改革是一种革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已经使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改革的成就辉煌,但改革或者说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从目前我国面临的形势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任务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一个工作重点。创新社会管理,应当从经营型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从政府全能型管理向社会共治型管理转变、从“扶优扶强式”管理向“兜底式”管理转变、从应急性管理到法治化管理转变、从“管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我党的关键选择,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矛盾,主要体现在价值和制度、“放”和“控”、权力和权利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障碍。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我国改革才能走出困境,才能进一步推进、深化。面对困境,我国改革的难点在政治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律,突破点在于打破权力和利益勾结的格局,建立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四次世界警务革命与我国的公安工作有不少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这些异同点,我们可以找到我国公安工作的独有特色。一、我国的公安工作性质有特色从1829年开始的在长达170年的时间里由英美等国进行的四次对世界警务改革都有重大影响的"世界警务革命",虽然他们的改革称为"革命",但并非我们理解的对旧制度彻底砸烂后建立新制度之意。不管他们将自己的警务改革冠以怎样的美名,其性质只能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领导下,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进行的局部改革。我国对我们的公安工作所进行的改革与他们的改革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我国公安机…  相似文献   

5.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复杂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在政治体制问题上突破禁区,更新观念,阐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根本目标及改革的原则和方法等。这是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杰出理论贡献,它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第四次警务革命,是对警务现代化的反思,其改革的趋势,许多正是趋向于我国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对我国当前正在深化的警务改革不无启迪,我们应认真吸取第四次警务革命的精华,理性思维,更新观念,比较鉴别,扬长避短,牢牢把握世界警务革命的大趋势,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务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革旧社会基本制度的命,主要是解决敌我矛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除障碍,第二次革命是革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命,主要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几年的改革实践,使我国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发生了深刻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一场革命,少不了一场陈旧与创新的较量。因为要较量,就少不了一场阵痛,两种改革观由然而生。一种是,真改革,真革命,改革者成为“真心英雄”。在真改革企业,低效资产在运动中靠上高效资本,实现增值增效;一个个无所事事的“南郭先生”被清理门户,推上劳动...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承包制为标志的农业革命,已完成了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第一个飞跃。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是实行人民民主、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结果。而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则是与我国的政治协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协商民主产生于我国政治发展的长期实践,这个实践主要是政治协商的实践;深入研究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的联系与区别,充分发挥政治协商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的职能作用,就成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旨在从总体上把握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从97年伟大社会革命的高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是一个前后联系的统一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贯穿伟大社会革命全过程,是从总体上理解伟大社会革命的主线,同时也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发展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改革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大量收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精辟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构成了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完整体系,而且鲜明地体现出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革命性、实践性、群众性、全局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与升华,是党星火燎原,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歌曲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传递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蕴含着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是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文本和视角。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是对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具体运用。中国共产党把统一战线发展成为系统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策略,在任何时候,任何时期都不能丢掉、削弱或者动摇。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统一战线已经从革命的统一战线发展为建设的统一战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16.
搞活国有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红色企业家队伍,社会主义“经理革命”势在必行。我国“经理革命”的基本任务,是要做到“一个分开,”完成“两个过渡”,形成“四个机制”,并理清改革的思路。要充分掌握好当前改革的有利时机,把我国“经理革命”向纵深方向推进,以迎接中国“企业家”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效率:依然是“效能革命”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的“效能革命”或“效能建设”的基本目标仍然是行政效率。从“教能革命”的具体做法与实际取得的成效来看,这一改革实际上解决的是政府办事的方式与场所的问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办事速度的加快,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效能革命”无法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的体制性问题,因此可以说,这一“革命”无法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机制,这一目标需要长期的一系列改革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行政信息公开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信息化革命的必然结果.在全球经济、法律一体化的趋势下,加强行政信息公开立法已成为一国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透明度的规则对我国信息公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加强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建设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而我国目前已开展的政务公开运动只是政府推动型的一项政府办事制度改革,缺乏规范性、稳定性、统一性,公开范围、程序规定都不明确,也缺少相关的法律监督和救济,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就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四大报告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又一次伟大革命”。这是对改革的深层内涵、根本社会功能和意义的高度科学概括。认真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些论断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于理解改革的实质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产生发展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符合我国国情,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