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最近一项抽样调查表明,1992年1月至1993年3月,上海长宁、南市、闸北、杨浦、虹口五个区的法院共判决免予刑事处分和缓刑的少年犯114名,其中:  相似文献   

2.
免予起诉制度利大于弊周其华近期来,在我国学术界对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免予起诉制度弊多利少,主张废除。笔者认为,免予起诉制度利大于弊,不但不应废除,而且应在立法完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免予起诉制度,是指...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这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职权。免予起诉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创举。正确理解和健全免予起诉制度,加强内部制约机制,对提高免予起诉案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免予起诉是我国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但近年来,法学界一些同志提出免予起诉制度弊多利少,主张取消这种制度。笔者拟就我国免予起诉制度的改革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我国检察机关的免予起诉制度,是在长期同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作斗争中逐步建立起来的。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中规定:“对于次要或者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战争分子,可以从宽处理,免予  相似文献   

5.
平等适用刑法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但司法实践中公务员成为犯罪主体时,往往因为其特殊身份而受到"优待",尤其是在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上。由于《刑法》第三十七条定位不明确、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模糊以及公务员的身份特殊,免予刑事处罚成为部分公务员犯罪后逃避刑事制裁的手段。因此,需要通过明确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条件、建立免刑监督机制等途径正确适用免予刑事处罚,才能更加符合刑罚发展轻刑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免予起诉的异议程序,其内容是免予起诉决定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生效,在其生效前,特定机关、个人提出异议的,检察机关应对案件提起公诉.增设异议程序的必要性在于:首先,这是贯彻司法机关相互制约原则的需要.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认为免予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述规定似乎体现了司法机关相互制约的原则.但是,由于免予起诉决定是作出后即告生效的,这一固有的局限性使公安机关对检察机关的制约变得软弱无力.而且,免予起诉的决定是否正确仍然由作出该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复议、审查,因此,在复议、审查的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所谓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必然会流于形式.同时,由于侦查机关的复议、复核申请不能改变免予起诉决定已经生效的事实,如果免予起诉的决定最终被确认为错误的,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放纵罪犯,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就检察机关内部侦查部门与刑事检察部门之间的制约而言,对于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由于免予起诉的决定需由检察委员会作出,当侦查部门认为免予起诉决定不当,提出异议的,仍由检察委员会最后审查免予起诉决定正确与否.但是,由于免予起诉决定是一种生效决定,改变这种决定相对较难,而且,由  相似文献   

7.
论免予起诉制度──与崔敏同志商榷丁慕英,陆德山《法制日报》于1993年11月7日、1994年1月20日发表两篇崔敏同志否定免予起诉制度的文章(以下简称“崔文”),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文与作者商榷。-、免予起诉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免予起诉的存在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对检察机关所拥有的免予起诉权力争议较大,大致有两种观点:赞成者认为免予起诉有利于教育.挽救被告人和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有利于缩短诉讼时间,减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负荷。反对者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破坏了监督制约,不利于保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对检察机关的免诉权不能不加区别地一概肯定或否定,应全面,公正地来看待免予起诉制度。 (一) 免予起诉是一九五六年检察机关在处理反革命分子投案自首的工作中创造的,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运用于对在押日本战争罪犯的处理。一九七九年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被正式列入我国刑事诉讼法,我国刑诉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免予起诉”。由此可见,免予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而移交人民检查院起诉或免予起诉的案件以及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所作出的由人民检察院宣告被告人有罪但不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免予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已构机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具有免除刑罚情节的罪犯所作出的决定。免予起诉制度是我国司法实践的创造,它起源于解放后处理日本战犯的需要。195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中规定:“对于次要的或者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可以从宽处理,免予起诉。”这是法律对免予起诉的首次规定。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以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工作试行规定(修改稿)》和《刑、民事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法学界对免予起诉的存废、改革和完善争论颇为激烈,尤其是贪污贿赂罪案免诉率过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据统计,1989年《两高通告》发布后,免诉率曾一度高达60%以上,其中免诉不当占10%左右,至今免诉率仍在30%以上,造成了轻纵罪犯和冤枉无辜等不良后果。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免予起诉立法上的缺陷,执法不严,其中关键是缺乏外部制约机制,使免予起诉权力的行使严重失衡。所以,要使免予起诉权力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多方位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免予刑事处罚制度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典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相当原则和适用法律人人平等原则 ,但是免予刑事处罚制度与这三大原则相悖。本文提出了废除免予刑事处罚制度的主张 ,并对废除该制度后的立法完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问:编辑同志,我于1962在市一家企业单位工作。1997年10月因犯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随后被原工作单位开除公职。请问:我服刑前的连续工龄能否计算?读者:韦先生答:读者您好!对于曾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工作人员工龄计算问题,原内务部《关于工作人员曾受过开除、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59〕内人事福字第740号)和原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免予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按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一种决定。从免予起诉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这种犯罪按照刑法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这里的“不需要判处刑罚”是指刑法第32条所规定的被  相似文献   

14.
一否定免于起诉制度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日免予起诉决定侵犯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二是免予起诉制度违背了公、检、法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三日免予起诉制度的规定混淆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四是免予起诉制度还违背了我国法律规定的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一)免诉决定不存在侵犯人民法院审判权的问题。首先.纵观中国审检分离的历史.检察权,审判权的内容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最终的划分都取决于某一历史时期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应当说.只要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就不…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于免予起诉这个问题,争论颇大,观点不一.这也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际部门关心的热门话题。免予起诉制度是好还是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究竟是去还是留?如何进行改革与完善,下面笔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法学界的同行参考。一免予起诉制度是我国的首创,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建立和实行免予起诉制度。当然类似的做法也是有的。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观众说纷坛,意见很多,争论较大,褒贬不一,但各有干秋。无论几种看法和意见,归纳起来,我认为不外乎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颇…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新刑事诉讼法,针对以往免予起诉带来的某些弊端,取消了关于免予起诉的规定,将免予起诉的合理部分吸收到新刑事诉讼法不起诉中来,作出了相对不起诉的规定。它不仅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法学界关于免予起诉的存废之争,而且顺应了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为意义。笔者现就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对不起诉制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相对不起诉的规定顺应了世界各国以起诉便宜主义取代起诉法定主义的刑事诉讼发展趋势从国外的诉讼法理论来看,有起…  相似文献   

17.
不起诉与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提起公诉”阶段的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案件处理结果。《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被告人有本法第11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其中包括所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关于免予起诉,刑诉法第101条的规定是:“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  相似文献   

18.
免予起诉是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移送起诉、免予起诉的案件,及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照刑法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而决定终止刑事诉讼的一项制度。当前,法学界及社会上对现行的免诉制度争议颇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取消  相似文献   

19.
不起诉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起诉若干问题研究李宁培,谢家斌199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完善了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其中的一项重大修改是取消了免予起诉,将免予起诉中的合理因素吸收到不起诉的范围中,扩大了不起诉案件的范围。为了尽...  相似文献   

20.
对律师参与免诉案件“申辩”的思考王定龙,杨新京在经过一番检察机关应否享有免予起诉权存废之争后,一些同志就如何完善对检察机关免予起诉权的制约机制,防止检察机关滥用免诉权,提高免诉案件质量,控制免诉案件率过高等问题,提出了让律师参与检察机关免诉案件辩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