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敏 《瞭望》2000,(10)
随着延续几十年的住房实物分 配于1998年最后一天在全 国范围内宣告终结,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迈出了最具突破性的一步。1999年作为结束住房福利分配迈向货币分配的过渡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住房制度改革配套法规条例,住房制度改革的框架已搭建完成,基本思路和方针已明确。各地在“中央集中指导,地方分散决策”的原则指导下,房改进展迅速,绝大多数省区公布了货币化分配方案,约一半省区开放了二级市场,全国城镇居民个人购房已经占到商品房销售的七成以上。住房制度改革框架搭建完成 随 1998年国务院 23号文件的颁布,住…  相似文献   

2.
年初《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至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周密部署了本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绝大多数统筹地区拟定并即将出台建立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10多个城市已按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基本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与国务院《决定》相配套的6个医改文件也陆续出台。目前,相互衔接的医改配套政策基本出齐。6个配套文件,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具体政策体现,形成了“三二一”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体系:与基本医疗保险水平相适应,对基本医疗保险实行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  相似文献   

3.
唐敏 《瞭望》1999,(Z1)
1998年国务院房改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最大的突破,在于确定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明确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在房改总的政策目标下,各地区分别决策。由于经济、社会条件构差异,各地的房改方案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目前,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没有统一的方案,但各地的房改方案制定中应该把握好几个问题。房改要充分考虑中低收入者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刘志峰指出,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制度,是房改的重要内容,由廉租…  相似文献   

4.
▲到 200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截断住房实物分配;进入 2001年将全部启动住房新制度。 ▲在提出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两年以后,还有一部分城市没有出台方案,有些出台了方案的城市还有些单位补贴资金没有到位;城市居民中,企事业单位职工占 80%,目前企事业单位货币化分配方案出台的还很少,表面原因是经济承受能力不足,更主要的原因是认识不足。 ▲在推行经济适用住房的进程中碰到了许多困难,主要问题是三个失控 (供应对象失控、户型面积失控及房价失控 )和两个利益冲突 (城市政府减少收入和开发商减少利润 )。 ▲在我国房改要建立的各项新体系中,住房市场必将逐步成为“重头戏”。 ▲我国房改破除旧体制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建立新制度的任务已全面铺开,其中将碰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完全建成新的住房制度,需要花 20年时间。  相似文献   

5.
去年4月1日,《洛阳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付诸实施,它给洛阳市解放以来实行的住房福利制划上了句号。 笔者从市房改办了解到,该市的房改方案和其他内陆省辖市的差不多,在购房、集资建房、提租补贴等方面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广大职工的承受能力如何?他们对购房的反映怎样?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房改步伐的以出售公有住房为主,加大住房租金等政策的出台,使这些问题更引人关注。 笔者走访了数十家工厂,听取了职工们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3月1日,《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房改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 廉租住房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对目前已经建立的“低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当前住房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需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23)
目前各地出台的房改方案普遍采取的补贴方式是以江苏为代表的老人一次性补贴、新人按月补贴。也有一些地方采取了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交缴率,或一次性购房补贴方式。1999年5月初举行的房改座谈会上,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细评了贵州、湖北两地的房改方案。贵州:存量住房资产再分配方案更彻底、更公平刘志峰分析,贵州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存量住房资产再分配。即在提高全市现有公有住房资产总量基础上,按照职工的贡献(工龄、职级)建立职工“存量补贴帐户”,在职工购房或租房时以折扣或现金的方式给予兑现;单位原有住房资金转化为对职工的…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政府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这两方面的结合,将是今年一段时期推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力量。如果在今年内各市县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能够全面实施,那么,本届政府任期内初步建立起城镇住房新体制基本框架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中国的房改事业可以说是始自 20年前。经过多年的努力, 改变了一代居民简陋拥挤的居住状况,造福了无数普普通通的城镇居民,也促进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人居环境的发展。房改走到今天,亟须建立市场化的城镇住房新体制。三项改革奠定新的住房制度基础 20年来,我国出台和…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九月底之前,各地的房改政策必须出台。按照这一精神,在新的住房供应体系中,经济适用住房应唱主角。然而,各地第一批经济适用住房陆续建成入市,并未受到预想的追捧,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甚至有遭受冷落的嫌疑。目前,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面临着几重障碍,一是多重改革政策目标同时推出,抑制了居民的购房消费。二是在启动住房消费方面尚未形成合力。三是启动房地产市场政策还存在考虑增量房因素多而存量房因素少的倾向。四是控制销售对象政策在具体销售中难以实施。五是经济适用房房价还存在不合理因素。经济适用房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住房制度改革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我国要在2000年建立初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住房新机制。因为,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住房制度改革本身又是一个综合性、配套性很强的改革,它既联系着改革的方方面面,又涉及到千家万户。显而易见群众住房观念转变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工作是贯穿整个房改过程的重要环节。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经济状况、现居住条件不同,对房改的认识也各不相同,有的对房改存在疑虑,有的对房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之一,部分职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商品化进程的推进,与住房买卖相伴随的住房租赁市场正逐步启动,但由于住房租赁市场发育滞后,正规渠道供给不足,加之交易手续繁杂、费用不菲,让这一需求巨大的市场更多地走向了地下,如何引导与规范,提上了议事日程。继北京市出台政策为已购公房上市出租开闸放水,建设部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决定,调整住房租赁市场税收政策,无疑,疏导之下租赁市场的规范与活跃将极大地激活住宅市场,同时既能满足不具备买房条件家庭的住房消费需求,也为投资经营提供了新的渠道。 住房租赁市场 供需矛盾突出 进…  相似文献   

12.
唐敏 《瞭望》1998,(48)
新的房改方案出台在即,有政策介入的经济适用住房成为构筑新住房供应体系的重头戏,直接面对占人口总数70%左右的中低收入者。今年以来,国家分三批下达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建设总规模达到21亿平方米,总投资达170321亿元,同时还安排了71123...  相似文献   

13.
唐敏 《瞭望》1999,(12)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已购公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房改房)进人交易市场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房改与加快住宅建设所无法绕过的“坎”。作为实现住房商品化必须建立的基本机制,开放房改房交易市场可以使广大居民通过更换住宅实现住房即期消费,用存量的流动带动增量的发展,实现对住宅商品的有效需求,因而倍受企盼。南通、常熟、江阴三市进行已购公房上市交易试点,仅几个月三市就有近2000户居民出售旧房,购买新房,换购新房户数占交易总数的97%,平均每户增加面积40平米,增加支出8万元,扩大住房消费的效应十分明显。建设部提出…  相似文献   

14.
把脉经济适用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8房改”中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执行不到位,是导致目前房地产市场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市酝酿出台的“经济适用住房回购”政策终于在一波三折中以“新”房实施回购而暂时落下帷幕。事情的缘起是9月30日,在北京市规划委公布的《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  相似文献   

15.
上海房改将怎样展开?其步骤和发展趋势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副市长、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倪天增。 他透露,这几天上海房改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办公室的几十位工作人员,正在日夜进行房改方案的最后一轮修改、定稿。与此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是渐进式的,渐进式的房改避免了激进式改革中因利益关系迅速调整而引发的社会震荡,较好地实现了房改深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共同目标。根据不同时期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实践阶段(1980年6月—1994年6月)、综合配套阶段(1994年7月—1998年6月)、全面推进阶段(1998年7月—2007年7月)和结构调整阶段(2007年8月至今)。在对各阶段的房改政策进行梳理、分析与评介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有效介入,居民住房消费梯度观念的形成,房地产开发商责任感的增强,分层住房供应体系的完善,全国住房普查的适时开展以及其他配套改革的整体推进,将是影响今后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关键。此外,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往往表现出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特征。因此,如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居住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房改,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丛诚编者按:城镇住房分配体制改革已在各地渐次展开,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房改已上升为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市民关心的首要问题。目前,房改的大体思路已定,如何实施,不同地区、不同单位都在进行探索、尝试,对...  相似文献   

18.
汤华 《瞭望》1999,(45)
建章立制,既是建立公务员审度的起点,又是贯穿制度实施工仔的主线,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重头戏。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司妊刘嘉林表示,尽管公务员管理法规法系已初步形成,但单项配套法规还不完善。人事部争取再用五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科学规范的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据悉,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简称《条例》配套尚缺的单项法现将陆续出台现有的单项法规也将修改、补充和完善。经过准备和试验,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六年前开始启动: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推行工作,提出“争取用三…  相似文献   

19.
能否说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 根据1998年底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经过各地努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其主要标志: 一是医疗保险改革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备。包括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系统、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改革四大系统;中央的基本政策、各省的组织推动和统筹地区的具体政策和管理等三个层面,使改革从一开始就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一 1991年6月,经过长期的酝酿和两个月的试运转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内容有三条:一是提租发补贴.公有住房的租金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倍,同时每月发给职工相当于其基本工资2%的住房补贴.二是推行公积金,建立房委会.公积金作为一种长期性的义务储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按一定数额交存,归个人所有,只能用于住房消费;房委会管理公积金的调拨和使用.三是配房买债券,一次性付清,享有低息,五年后偿还. 房改方案出台两年多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筹集了一大笔建房基金,加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