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及“诚信”,其之干立人、兴业、治家、固邦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在深陷诚信危机的现代社会,“挽救”、“重建”、“养成”成为最为常见的关于“诚信”的前缀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诚信信仰救赎,以及在此基础上物态层面上的信用体系构建成为一个宏大而急迫的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2.
高雪 《政府法制》2014,(15):16-17
用“临时夫妻”这个词有些别扭,它的实质就是“姘居”.由于缺乏法定关系,便出现两位伪角色:“伪丈夫”给原丈夫戴了绿帽,“伪妻子”致使原妻子人财俱损.这跟古代的买、雇、典、赠予等方式形成的“姘居”关系,似有不同,但经济层面上的连带,则不可避免.婚外恋也好,组建临时家庭也罢,以当今的社会世俗而论,男方如果连自己也无法养活,女方则无可能与他“恋爱”或结成“临时夫妻”.  相似文献   

3.
2011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频见于中国政治事务之中,社会管理创新正在从政策层面实现跨越,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正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部法律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和法律背景,也就是本文中提到的所谓“催生动因”。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法的催生动因的分析,揭示了国际竞争法发展的不同层面,并对这部法律未来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狱学刊》2010,(2):45-45
马国川在2009年7月27日的《经济观察报》上著文《通过改革释放社会压力》说,当前,要想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不能仅仅依靠“群众大接访”、“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等方式。这些只是一个战术层面的办法,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陈浩 《江淮法治》2010,(13):33-33
中国自清末变法以来的百余年间,通过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一套自己的法律体系,整个社会也发生了现代化的剧烈变革。“法制”建设在物质层面上可谓成就巨大,但“法治”的脚步仍然任重道远,在法律意识和精神层面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王吉万 《法人》2010,(11):81-81
在我看来,“十二五”中“民富”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应从企业层面得到落实才能真正实现。而企业对“民富”实现的最根本手段,就在于“员工富”。其实,现在诸多企业跟国家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企业为了生存,保证有足够资金正常运营,总是想方设法用低成本来留住人才,以保证“企业富”,更有甚者,是保证“老板富”,而员工则成赚钱的工具,而这完全不合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时代进步需求。“赚大钱,必须学会分钱”,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也才能激发出员工无穷的动力,进而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也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监区文化是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加强监区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还是对推动监狱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对构筑监狱系统依法治监的文化底蕴、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监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其价值认识、资源配置、存量盘活、资源共享以及建设目的等方面的不足,要针对问题,从思想观念、盘活存量、资源增量、心理层面等方面采取对策,努力加强监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的价值是在法的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包含了这些基本价值倾向。但经济法的价值,又具有重要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在法的“公平与正义”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实质的公平与正义;在法的“效益”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社会整体效益;在法的“安全”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国家整体经济安全;在法的“自由”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社会整体自由;在法的“秩序”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秩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中国三十年以来经济层面的改革开放.其意义不但在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也在於给中国人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舞台、机遇和椎力。而人的解放和发展,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也呼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有选择的亲和性”(elective affinities)是韦伯方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韦伯用这一源自歌德的概念取代各种形式的决定论。他认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法律在内的人类社会诸层面间都是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互相渗透、彼此影响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决定”关系,更不是某一种社会层面决定了其他各个层面,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互动关系。①本文借用“亲和性”这一概念,旨在揭示法治行政和行政契约两个似乎不相容的社会现象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互相渗透、彼此影响的互动的张力关系。 最…  相似文献   

12.
组织层面创新指标是组织层面创新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的基础.组织层面创新指标的应用,需要根据国际发展前沿对指标优缺点、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充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指标应用的前提考量与中国信息可得性问题,以期取得较为可靠的研究成果.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系统的思考组织层面创新指标,是揭开组织从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从创新产出到企业业绩“双黑箱”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基本国情省情、发展阶段、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结合浙江法院工作实际.提出了“抓好八项司法,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即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形势反映到司法层面的变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孔令驹 《河北法学》2002,20(5):99-102
犯罪防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管理体制,其功效不仅仅体现在预防与减少犯罪数量的获取,更为重要的是犯罪防控介入社会生活后,必须注重优化配置各种法律资源,发挥调节法律资源的杠杆作用,促使社会“效益”总量增加,以获取犯罪防控的宏观“经济”效应。具体讲,就是犯罪防控必须在立法层面上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在价值层面上实现法律文化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制度层面上实现自由刑与财产刑的统一,在行为层面上降低犯罪防控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5.
王琼 《中国检察官》2010,(22):38-38
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法律是一个极限或者底线,任何人都不能突破这一极限。就社会层面而言,如果人们都突破法律的极限,整个社会就会失序。事实上,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要发展,仅有法律约束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做企业如同做人,不但应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也应该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6.
司法之现代化要求在正义的分配上有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等的全面改变,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必要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①,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司法理念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回应社会现实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必然有其阶段之属性。笔者认为,司法权作为一种义务性权利,司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2014,(1):2-4,64-66
香港法院应付的工作,反映我们身处的社会的现状。法院所处理形形色色的案件,正正反映了社会各个截然不同的生活层面: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国际及商业事务。法官和法院的宪制角色,是要将法律引用於这些社会范畴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情况。我们的法律制度不但让个别纠纷得以解决,更藉案例提供高度明确的法律指引,让社会人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处事有所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古语道:“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精气神体现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力量。社会学认为,从自然人的角度看,人与人并无很大不同;但是从精神层面看.因对事业真理追求的不同.人的精气神有着天壤之别。本文选《剑客》一诗为题引,正是将检察官比作党和国家的一把利剑。“以明德为剑柄、以尚法为剑身、以笃行为剑锋、以刚正为剑气、以清廉为剑鞘”.“亮剑精神”正是检察官的“精、气、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李智民 《中国监察》2008,(12):33-33
所谓廉洁发展,是指在清正廉洁的社会生态中促进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和个人全面发展,从而保证政治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廉洁发展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其本质是正确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和有持续能力的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是“清正廉明”、“公平正义”、“和谐协调”,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行政公开原则之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倩 《行政与法》2002,(7):16-18
行政公开是现代社会民主的标志之一,也是现代行政的应有内涵,本文从“法律资源”、“行政权 在三权分立下的运作”以及“经济、政治的成本及利益分析”等三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行政公开原则的价值作了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