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已经75岁的冢本京子是日本冲绳县的一位普通老太太,原本,她的姓名是大野京子,那是她早年在娘家时跟随父亲的姓氏,但自从她在21岁那年嫁给一个名叫冢本大岗的男人之后,她就跟了丈夫的姓。  相似文献   

2.
今年已经75岁的冢本京子是日本冲绳县的一位普通老太太,原本,她的姓名是大野京子,那是她早年在娘家时跟随父亲的姓氏.但自从她在21岁那年嫁给一个名叫冢本大岗的男人之后.她就跟了丈夫的姓。  相似文献   

3.
刘锴 《政府法制》2013,(13):44-44
在中国古代,皇帝虽贵为九五之尊、万乘之君,但为了能坐上龙椅,也不得不施些计谋,使些手腕。不过也有例外,唐朝时就有一位皇帝居然是靠着装傻才坐上天子宝座的。此人便是唐宣宗李忱。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悟弓     
赵倡文 《政府法制》2008,(14):43-43
唐太宗是马上皇帝。从年轻时就开始的金戈铁马生活,使这位马上皇帝对在百步之外就能置敌人于死地的强弓钟爱有加。因为喜欢,唐太宗养成了没事就研究弓的习惯,并自诩研究得比较精通,能一眼分出弓的好坏。  相似文献   

5.
谈对父母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变更未成年子女姓氏纠纷的处理□蔡贵堂一近几年来,夫妻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变更未成年子女姓氏的不断增多,对方诉诸法院,要求恢复子女姓氏的亦随之增多。对此,法院能否受理,以及怎样处理,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  相似文献   

6.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皇帝深居深寓,与外部世界长期处在隔绝的状态。而皇帝首先要了解国家,才能治理围家。皇帝要想不被架空权力,就必须得到臣子的回应,这就要求下臣们时刻了解国家大事、百姓动向,然后上报皇帝,等待皇帝作出相应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7.
皇帝乃九五之尊,即使吃饭也大有讲究,清朝皇帝吃饭有“菜不过三口”的规矩。 清代,皇,蒂吃饭叫“传膳”。太监们分立两旁,各司其职,有侍膳太监、布膳太监、执法太监。一旦老太监喊一声“膳齐”,院内的乐手便开始鼓乐齐鸣,皇帝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到膳桌旁用膳。.皇帝吃饭不能说话,全凭侍膳太监的眼力。皇帝的眼睛瞧到哪个莱,侍膳太监就要赶紧把哪道莱挪到皇帝面前。但侍膳太监不许献殷勤,比如说“这道莱时兴”、“这道菜味道好,您尝尝”等等、.皇帝如果吃哪道莱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高喊一声“撤”,这道莱就必须撤下去。这之后的十天半个月皇帝都不会见到这道菜了,即使馋得流口水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8.
黄文山 《政府法制》2012,(15):38-38
赵普是赵宋王朝的第一位宰相,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天下,整军治国,立下汗马功劳。陈桥兵变让后周殿前都点检(禁军统领)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大宋皇帝,作为赵匡胤的掌书记官(秘书长),赵普是这一事件的主谋。他策划周密,不露痕迹,使得原本定然血肉横飞、人头落地的一场兵变,演成了和平禅让的一幕,这不能不称道他高超的政治才能。  相似文献   

9.
唐厚梅 《政府法制》2012,(26):36-37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最危险的职业就是皇后。因为皇帝只要警惕自己的位子。而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相似文献   

10.
宫廷的图腾     
古代皇帝的后妃居住的宫殿,也叫做椒房。椒房,是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装修的房子。如果我们仅仅把花椒当成一种调料,以为花椒装修房子是为了让房子充满花椒的香味,那就大错特错了。后宫崇尚花椒是因为花椒多子。皇帝的老婆们用花椒泥涂墙壁,是希望自己也和花椒树一样繁殖力旺盛,能给皇帝生出无穷无尽的儿子来。花椒就是后妃们的图腾。  相似文献   

11.
古时,在大狱中苦苦煎熬的囚犯,特别盼望皇帝家能发生什么特大喜事,比如老太后满六十、七十大寿,多年不育的皇后喜得皇子等。每逢此时,皇上不免“龙颜大悦”,一高兴,就要“大赦天下”,囚犯们就有可能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12.
已铭 《政府法制》2013,(26):45-45
在古画或电视、电影中演的古代宫廷戏剧,我们看到皇帝戴的王冠中,有一种是平板且前后有串串的垂珠,随皇帝的头摆动而摇晃着,那顶就是冕冠。那么,为什么古代皇帝的冕冠上前后要有垂珠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浙江省绍兴诸暨市(县级市)各镇、村和姓的Y-STR单倍型分布,为Y_STR数据库的采样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诸暨市17个镇156村的55个姓氏,且各镇一村有同姓人员10人以上(含)的家族样本5903份男性个体血样。采用YfilerTM复合扩增试剂盒进行17个Y-STR分型,所得数据进行镇(乡/街道)/村/姓氏的组合和镇(乡/街道)/村/姓氏/单倍型组合分布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在5903份男性样本中,获得1987种Y-STR单倍型,它们分布于235种镇(乡/街道)/+-t/姓氏组合,共构成2547种镇(乡/街道)/村/姓氏/单倍型组合。各单倍型对应的“镇/村/姓”组合次数出现从1到18次不等,其中有1686种单倍型对应1种镇一村一姓组合(84.9%),绝大部分的单倍型对应1~2种镇一村一姓组合(95.3%)。各镇/村中同姓人员出现的主流分型大部分为1~2种(90.7%)。在镇/村的同姓人员中出现次要分型的频率平均为18.22%。结论Y-STR数据库在诸暨的采样在家族调查的基础上,应针对次要分型较多的姓增加采样量,减少遗漏风险,获得高质量的YSTR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罗西 《政府法制》2010,(12):50-50
中国古代的皇帝之中,有才华的不少。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皇帝雄才大略,且多是开国皇帝,才华似乎与生俱来。像唐明皇精通音律,李后主醉心诗词,宋徽宗能书善画,明天启帝最喜欢木匠活,这是偏才。与这些皇帝相比,清朝的雍正帝既不能说有雄才,也不能说有偏才,那说他弄权“有才”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15.
向飞 《政府法制》2012,(6):16-18
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周碧华 《政府法制》2011,(24):13-13
纵使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只要皇帝稍稍看不顺眼,就有可能遭贬或失去性命,谁吃了豹子胆,敢与皇帝争妓呢?历史上确有一人,非舞刀弄枪之武夫,而是一个善写艳词的作家,名为周邦彦.  相似文献   

17.
读者:我想问问,我身为父母,能给我的子女自创一个姓氏吗?法律能认可吗?刘志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民法典》中寻找答案。《民法典》第1015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8.
向飞 《政府法制》2012,(15):36-36
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龙谈 《政府法制》2012,(8):30-31
皇帝这份职业.看上去尊崇无限很有前途,但在其位的人未必就适合、或喜欢这份优差。历史中,确有几位皂帝(或虽没有皇帝的名分但实际上行使皇帝职权的人物)是应该改行的。  相似文献   

20.
小东 《政府法制》2013,(5):34-35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以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有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