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析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结构形式,大致分为单一制与联邦制两种形式。即使同样都采取单一制或联邦制的国家,其内容也有差异,如有分权与集权之别。为何有的国家采行单一制而另一些国家采取联邦制?为何有的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成为国家动乱的根源?国土面积相似的国家缘何采取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性质不同的国家又为何采取大致相同的国家结构形式?对于这些纷繁复杂的政治法律现象的思考和探索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结构模式是指中央政权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之间、国家整体和局部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和方式。一般说来,单一民族的国家往往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模式,多民族国家则多采取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选择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模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除了设置一般行政区、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  相似文献   

3.
民族国家构建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中国先后两次构建即1912年中华民国的构建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构建,虽然都选择了单一制,但两次选择过程中又先后受到美国联邦制和苏联联邦制的影响。两次单一制选择的背景和条件、主体和主导力量、具体内涵、过程和结果有所同有所不同。两次单一制选择的复杂历史过程,引发对相关政治学问题的诸多思考:单一制的本质及与联邦制的区别、关联和现代中国单一制的属性特征;现代中国选择单一制与借鉴联邦制的缘由抑或必然性以及历史和现实价值;建设和完善这一国家基本制度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民初以来,随着中国政局的急遽变化,陈独秀参与了关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探讨和论争。陈独秀关于国家结构的思想主要经历了从主张联邦制到单一制,再到民族分权联邦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他的每一次思想转变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政治根源,是20世纪初中国错综复杂政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共同而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不可能像苏联一样建立联邦制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选择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结构形式属单一制范畴,即在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上,各级地方行政单位都必须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然而本世纪末,随着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将来台湾回归祖国,在“一国两制”下我国将出现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单位,即港、澳、台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设立后,它们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如何?它们会给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带来什么变化?本文想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浅述。 特别行政区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 同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样,未来的港澳台特别行政区都是主权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因此,它们不带有任何独立的政治实体的性质,不能行使国家主权,它们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仍然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内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在当代行政改革的共同背景下,各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上的改革呈现出共同趋势下的国别特色,并进一步表现出对政治文化的路径依赖。英国和法国都是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相比,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上具有共同性,但两国集权程度有所不同,控制模式相异。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近代中国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在早期试图援引联邦模式来构思国家结构。由于联邦模式同近代中国政治发展总趋势之间存在的相悖性,在20世纪40年代末中共放弃了此前的联邦制主张,而是以单一制框架建构国家政权体系。早期中共关于联邦问题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国家结构上的探索,实践证明以联邦模式挽救近代中国的道路并不可行,但其对于中国政治现代化仍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前夕,究竟采取什么类型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采取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形式的单一制还是采取联邦制?中共领导层对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反复思考,最终决定采取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形式的单一制。  相似文献   

10.
地方税制产生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英 《新视野》2003,(1):69-71
地方税制产生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地方政府的产生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财)权”。单一制和联邦制国家地方税制产生存在着不同的规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制约着地方税收制度的发展方向,给地方政府进行科学“定位”,是健全我国地方税制的重要前提。中央适度下放权力是单一制国家的发展趋势;简化税制是现代国家税制发展的主流。我国在与国际接轨时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转轨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希望有效地对国家进行管理。为了使国家权力很好地行使,使国家政权的意志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就被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设置若干级国家机构,这就是国家结构的问题。因此,国家结构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与地方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就是由若干普通的行政或自治单位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中共二大与国家结构形式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夕 《党的文献》2003,(4):63-69
192 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了关于未来国家结构形式的最初构想 ,即以联邦制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这一构想的提出 ,一方面是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 ,对十月革命后苏联所建立的新型国家结构形式的认同 ;另一方面又是对 2 0世纪 2 0年代初国内政界、学界关于联邦制大讨论的一个回应。中共二大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结构形式选择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是适合本国国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但在其具体实现形式上所采取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却存在着种种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所作的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的状况已有较大改观。但传统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根除,同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监督乏力和地方主义膨胀,中央与地方职责权限划分不科学、不具体,且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等等,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中共民族问题纲领的演变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邦制还是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关系国家结构形式的重要问题.从中共二大制定第一个民族问题政纲起,党的民族政策历经演变,到制定新中国建国纲领时,毛泽东等领导人根据中国民族历史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革命的发展,采取最适合中国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使之成为新中国的基本制度安排.这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创造和新发展 1."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关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一般提出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和复合制.迄今为止,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形式除了单一制,就是复合制,还没有突破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然而,"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不同于传统的复合制,也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制,是在单一制国家结构条件下实行的具有复合制某些特征的国家结构形式.一方面,它以"一国"为前提和基础.中国是单一制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实体,是对外交往的主体,港、澳、台地区各行政单位的存在和权力都是中央政府赋予的,并不是它所固有的,港、澳、台地区不带有独立政治实体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一国范围内赋予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诸如立法权、司法权,原有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特别行政区所实行的这些特殊制度和政策,受到宪法的保护,通过基本法规定下来.因此说,这种单一制国家结构条件下具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崭新的国家结构模式,它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具体体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集中统一,核心是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本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必须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列宁关于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是依据马、恩的有关论述,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十月革命前,列宁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主张建立统一的民主集中制的共和国,反对建立联邦制。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确定苏维埃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接受并采用了联邦制的国家形式,从而使民族自决权与国家统一两者得到兼顾。此外,列宁把自治问题与俄国多民族的实际联系起来,与民族自治相结合,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无产阶级在国家和政权建设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关于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的国家立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唯实》2003,(10):45-48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分层级的立法体制。它与一般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的立法体制都不同 ,是立足中国国情的一个创造。在统一的、分层级的立法体制下 ,主要是合理划分和配置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立法法通过准确地确立全国人大的专属立法权、实行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原则 ,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国立法程序的基本精神是 ,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多数人的意愿。在法律的制定上 ,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充分讨论 ,民主决定 ,以求真正集中和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  相似文献   

19.
自由联邦制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结构形式的早期主张。自由联邦制是一种特殊的国家结构形式类型,有其独特的内涵。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一主张既加强了反帝和推翻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力量,又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信任和联合,客观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杨景宇 《求是》2005,(14):5-7
一我们的国家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是联邦制,更不是邦联制;二是各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同这种国家结构相适应,《宪法》和《立法法》确定的我国立法体制总体上是两级立法(中央和省级),另有两个特殊性,即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和经济特区立法。确定这样一种立法体制,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目的在于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各个地方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由此看来,搞好地方立法是非常重要的,绝非可有可无。二党的十六大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