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亮  官兴丽 《前沿》2013,(16):125-126
大学文明足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其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茶道文化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这些都与精神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是将茶道文化引入大学当中,势必会对其文明进程产生出积极影响。基于此点,本文就茶道文化对大学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既有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精辟概括,又有未来奋斗任务的前瞻性揭示;既有当前世界基本走势的敏锐洞察,又有当代中国现实的深刻把握;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忠实继承,又有洋溢着与时俱进活力的理论创新;既有纲领性很强的政治宣示,又有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具体部署。可以说,这篇文献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开端之际所高高举起的一面伟大旗帜。时代、实践的科学回应不断发展的时代始终是孕育理论突破的土壤。任何新的理论成果总是一定历史实践催生的产儿。当中国共产党迈入新世纪的时候,她比以往任何…  相似文献   

3.
纵横博弈论     
一、纵向博弈论--跨跃东西的“博弈”
  博弈论的历史发展,横跨东西方,历经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国家,对博弈论的理解有较大差异。古代、中世纪,博弈被视为“儿戏”且与“赌博”相关,近代成为数学的分支学科,现代运用博弈论分析经济现象,当代又理解为思维方式和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4.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又一个阶段,以《暂行新刑律》为代表的刑法典即为当时刑事立法走向近代化过程的缩影.《暂行新刑律》的修订过程中,既有近代的法制原则与制度被进一步的吸收和确立,又有传统的封建礼教纲常的恢复与强化,传统的"礼"与近代的"法"在刑事立法中的交替与反复刻画出北洋时期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刑事立法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决心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对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关注和研究,便进人一个新阶段。 综观当今之强国,无一不是拥有世界闻名的一流大学而使然;美国有哈佛、斯坦福大学;英国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有巴黎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德国有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俄罗斯有莫斯科大学日本有东京大学。中国近代之落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至今没有建立起真正称得上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文献信息”概念的提出和议论是在1984年开始的,并很快受到图书馆、科技情报、档案学界的注意和探索。1985年以后,不少大学都相继将图书馆学系改称为“文献信息系”或“文献信息管理系”等。 前不久,由笔者任第一主编、有全国18所高校图书馆馆长参加编著的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1世纪的文献信息学》,对文献信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人才培养等又进  相似文献   

7.
舒习龙 《求索》2014,(9):138-142
近代私人文献蕴涵着丰富的宝藏.目前对官修史书编纂特点的研究还没有跳出官方档案的窠臼,所得出的近代官修史书编纂已经衰落,官修史书编纂体制和程式已经僵化,官修史书编纂的成就不足等观点,并不能涵括近代官修史书的实况.官方档案只是揭示了官修史书编纂实态的部分情形,如果我们能将眼光投向私人文献,史料的尽量扩充会对我们分析和总结官修史书的特色和成就形成丰富的证据链.近代官修史书种类繁多,包括国史、实录、圣训、会典、方略、正史等,每一种官修史书的编纂都与近代史馆的成熟与发展密切关联.近年来,有些学者已经注意采用私人文献研究近代诸种史馆的运作机制、人员构成、史料征集制度、奖惩制度等,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搜集私人文献留下的丰富的有关官修史书纂修的史料,包括体例、内容的讨论与协商,编纂宗旨、思想、方法的争论与交锋,史料征引的讨论等.但既有的研究明显体现出厚薄不均、轻重有失的特点,这势必会妨碍对近代官修史书编纂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顾倩  翟瑞 《求索》2013,(6):216-218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形成了独特的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该制度立足于西方大学的先进经验,借鉴了美国的大学董事会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的形成并不是一味地抄袭西方的经验.而是结合了当时中国具体的文化背景,这就使得该制度得以在中国逐渐成型,其呈现了鲜明的中国本土化色彩。研究民国私立大学董事会的外发与内生性因素.对于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设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书法家甘霖自幼习书,五十多年潜行民间,博览众家之长,走的正是不断探索中国传统书法与时代命脉相通的一种现代书径: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既有规矩又有突破,既有功底又有外延,既有内涵又有激情的现代书艺。他的书法艺术一出社会便成为当今书坛亮点,溶入了近现代书法历史长河,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位有艺术张力和人格特性的当代书法名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耀曦 《春秋》2010,(2):19-22
济南历史上有个齐鲁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齐鲁大学的女生多是名门闺秀。彼时济南的年轻女孩子,要讲漂亮和洋气,既有知识又有风度,则非齐鲁大学女生莫属。齐大女生泛舟大明湖,乃是往昔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只可惜,我们谁都没见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虽有悠久的传统,但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还不到一个世纪,其中一些分支直到近年才出现较大的成果,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理论有待建立。自60年代以来,历史地理学界曾多次谈论过有关的理论问题,80年代以来有的论述显得深度不够,而专著的分布面也很不平衡,一些分支至今缺乏全面系统的著作。中国历史悠久,国土辽阔,地域特点鲜明,民族众多,文化灿烂,传世文献和文物浩如烟海,在历史地理学的自然和人文各个分支都具有极为广阔的开拓领域,具有举世无双的研究条件。中国历史地…  相似文献   

12.
该书封底介绍文字:“本书载录著名法史学家黄静嘉先生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各类著述,凡14篇。既有对于春秋决狱,传统法制的方法论、儒家化与现代化,两岸法制与法学的牵连,以及台湾本土法制及台湾旧习惯的翔实考订,亦有对于近代法制巨擘沈家本、薛允升、戴炎辉的学术历程与思想内涵的亲切阐述。著者本人纵历新旧体制,横跨海峡两岸,其一生遭际即为新旧交会之下中国近代法制史之见证,因而,所思所虑,即为中国近代法制史之自陈。凡此见证与思考,均于本书中举纲张目,娓娓道来,读来别有感受。”  相似文献   

13.
于光荣 《求索》2005,(8):144-146
魏源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有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既有激越浓烈的情感,又有深邃广泛的哲理。本文从雄伟壮阔、对比映衬和深沉隽永三个方面对魏源诗歌的美学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北大:精神的魅力与无力李永辉说到中国的大学,诚实的中国人也许要脸红──当照我们看几乎没有历史的美国的一些大学墙上已爬满了常春藤时,有5千年文明的华夏之邦却不仅还没有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甚至尚不知其为何物。这并非妄自菲薄,因为,尽管爱国者和学问家们可...  相似文献   

15.
学科既是近代知识扩展和文化递进的产物,也是此后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学科对当代大学文化的影响是全面的,主要表现在人文学科滋养大学精神文化,社会科学规范大学制度文化,自然科学引领大学创新文化。有鉴于此,大学就要以学科为"体",建设大学之"魂",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学科结构,提高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合力";二是提高学科质量,增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光度";三是锤炼学科文化,营造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磁场"。  相似文献   

16.
正天大、北大对外正式的表述分别是"中国第一所现代犬学"和"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两校很少脱离上述限定语直接宣称"第一所大学",两校的定位都有其合理性。北京大学作为近代中国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民津大学(前身为北洋犬学)也自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这是为什么?看似风格迥异的两校有什么历史渊源?谁是第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诞生很早,1862  相似文献   

17.
新儒学百年     
新儒学百年还学文1991年6月底,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举行了一个关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会上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和重要思想潮流提出了不少非常有趣的新看法。本文将要介绍的是引起与会者及大兴趣的一篇探讨近代中国新儒学的报告。慕尼黑大学汉学家费德西(M...  相似文献   

18.
王甍  汪荣 《求索》2013,(6):219-221,114
近代高等学校中的通识教育恩想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通识教育的理念。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不同的学科都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汇贯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虽然从近代才开始普及。但其概念的核心在中国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在西方则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liberal arts,即自由学科。建立在中西方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逻辑之上的“通识”范畴各不相同,然而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出具有理性思维与感性直觉的完整人格。追溯通识教育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对于推动和改善现代通识教育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耀曦 《春秋》2009,(4):37-38
在中国近代大学史上,教会大学校园之典雅漂亮,曾经引领一代潮流,当年的齐鲁大学即为其中之一。它被正执教于此的老舍先生称之为“非正式的公园”,而时任齐大校长的刘世传则自豪而不无吹嘘地说“齐大是中国最美的大学”。  相似文献   

20.
晚清新建陆军与自强军产生于清王朝抵御外侮、维护封建统治需要的共同背景,发展过程中在诸多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但二者却结局迥异。新建陆军最终孕育演化成在近代中国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北洋军阀集团,而自强军虽然在1901年为袁世凯吞并,其对南方新军的影响却一直延续到以武昌新军官兵首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