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五百年前,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化从而发生巨大的全方位裂变,其中作为中国文化之核心的中国学术之裂变最为剧烈。中国学术艰难地发生着转型,从传统迈向现代,走过了漫长的路程,虽然这一过程今天尚未完全结束,但从总体上看则处于一个逻辑的终结点上。今天中国的知识人承担着这样的学术使命,自觉地终结这五百年的文化发展逻辑,合乎逻辑地创造出中国现代学术的知识类型。中国学术走过了子学阶段、经学阶段和理学阶段,今天则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法学阶段。不同时代的知识类型必有与之相适应的哲学观念为之奠基,作为今天中国学术新阶段的法学知识而言,其哲学观念必是与现代性相伴而生的,新道统论作为一种当代中国法哲学样式正是为这种法学知识奠基的。  相似文献   

2.
镜台聚蕙     
人生之愿,从难顺遂“始终”而“全面”,若有一人将故,逝前称其所愿无一不遂,则此人所言必谬。愿之常违是凡人常烦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说,“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一个民族面临社会转型时期,必然面对文化的碰撞与选择,社会思潮正是特定时代文化撞击的产物。怎样积极有效地在巩固与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引导社会思潮的正确走向,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而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又必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中美少年小说中的成人形象因此大有不同 :中国少年小说中的成人多数是良师益友 ,而美国少年小说中的成人则有许多反面形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不同文化对作家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作家受儒家思想及集体观影响 ,而美国作家则崇尚个人主义与平等观。  相似文献   

5.
台湾少年法制承袭于日本,在少年案件之法理上,台湾与日本分为保护程序与刑事程序二种,其主要是为因应少年健全成长与贯彻国家亲权主义之故。虽然日本与台湾在少年法程序上几乎雷同,但因两地文化与法制修正,在警察处理程序上之法文有些许差异。此外,台湾与日本少年法制皆有其进行辅导少年之相关法制,并有少年辅导相关机关进行犯罪预防之倡导。  相似文献   

6.
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中国共青团初创时期的传播政策与传播活动可以发现:共青团的早期传播活动与少年共产国际的传播活动有密切关联;共青团在传播中有统筹的安排与明确的策略;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出现了两个成熟的杂志--<中国青年>和<中国学生>.共青团传播史是20世纪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直接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开放以来,很多海外华人回祖国寻根,深刻表明华人饮水思源,不忘历史,不忘祖先的情怀。寻根活动中的清明节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包饺子等民俗推动寻根文化进一步发展,因为这就是“根”--中华文化。有了“根”,中华民族才可以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才可以骄傲。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民族优秀文化也才能被继承、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6日,"第二届中国青年论坛"在我校举行。此次会议由我校主办、法律系与救助儿童会共同承办。论坛的主题是"少年法制:转型与创新",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一百多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青年向社会奉献爱心的一个著名品牌,广受社会各界的交口赞誉.如今,人们在称颂这一善举的同时,都企盼着它能够深入、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恰在此时,读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梁绿琦、余逸群同志主编的<志愿中国--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深感其有"适于时代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功力.通览全书,感受至深处有以下6点: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记&#183;檀弓上》中“必诚必信,勿之有悔”、《韩非子》中“小信诚则大信立”、《新唐书》中“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宋晁说之“不信不立。不诚不行”等等,都是教诲诚信的名言。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在内外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诚信对人而言.就如品牌和质量对于商品。诚信如道德领域里的一座山峰。登顶临风的有德之人。方能以开阔的胸怀极目远方:讲诚信的人。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12.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这些重要论述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正确方向,从立志、立学、立德、立责四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当代青年的思想引领和行为遵循.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共外交是国家的长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青年作为公共外交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力量,就在于它运用特定政策工具和传播技术使得国际及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介入青年群体社会化过程中,对内而言是凝聚中国青年力量、帮助青年接受国际观的洗礼和外交技能历练的手段,对外而言则是培育亲我、知我青年力量进而创造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外部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年司法政策之完善应遵循独立化的发展路径,并运用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化路径是展开政策科学方法的基本前提,而政策科学的科学化方法则是对少年司法政策独立发展的回应。少年司法政策的完善应是以少年司法独立化定位为基础,并围绕着少年司法政策的制定、执行及评估等过程的科学化来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是中共领导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大革命时期该刊共出版168期,刊发文章1000余篇,留下了240多万字的思想财富,发行量最高时达3万多份,是这一时期出版时间最久、最杰出的革命报刊之一。《中国青年》以指导中国青年革命为宗旨,编辑队伍精干,刊载内容丰富,稿源充足,栏目广泛,出版发行成绩显著,作者与读者遍布海内外,文风激情热烈又不失冷静持中,其停刊是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之使然。《中国青年》是一个成熟的革命刊物。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国家亲权理论"奠定了少年司法之民事属性的理论基础,少年法院的设置则进一步夯实了少年司法这一属性的司法组织与制度基石。同时,美国少年司法民事属性的内涵是随着国内司法现状而与时俱进的,它的发展历程也是曲折前进的。分析美国少年司法的民事属性,可以给我国少年司法改革带来诸多启示,如实现由惩罚型刑事理念到福利型刑事理念的转变,强调国家在少年司法保护中承担充分责任,尽量减少适用惩罚性制裁等。  相似文献   

18.
个别化处遇是少年法所揭橥的原则之一,少年审前调查乃实现该原则之重要制度。2012年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诉讼法》修订之际,正式确立了该制度。然而,该制度的实施情况与立法预设存在一定距离。我国台湾地区已较早确立和实施少年审前调查制度,故本文拟考察台湾地区之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情况,从而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有针对性地回答了我国当代青年发展及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成为促进我国青年事业全面进步的理论遵循与行动指南.为了全面认识和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就需要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视角来探析,对习近平青年观的历史之源、理论之旨、实践之思进行思考,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其形成的理论溯源、历史奠基与文化涵养,从价值、目标、教育三个维度进行逻辑解读,通过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完善青年发展蓝图规划、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来真正落实习近平青年观,助推我国青年的全面发展与我国青年事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青年群体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时代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传统文化的利用与青年人才开发的问题上,必须抛弃其保守的、落后的、不符合开发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现时代所需要的精华,赋予其新的意义,使其获得新生,使青年人才在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