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华建筑奇葩:客家传统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文 《台声》2005,(7):74-75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同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一、坚固性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相似文献   

2.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澳大利来,美国,加拿大等地,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其中,1/3的香港人是客家人,台湾有1/5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客家人比较偏好土楼这种民居形式。土楼对客家人的重要性,相当于北京人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岭南人的骑楼。据称,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合计有几万座。这些古董一样的建筑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作为中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惟一申报项目,今年8月,联合国专家将对土楼“申遗”进行现场评估验收。目前,土楼“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山南楼”(武夷山、土楼)有望成为福建旅游的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3.
《重庆行政》2013,(6):I0033-I0036
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彭水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大旅游景区,按照“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路,彭水县着力在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试点示范,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4.
生态视角下的文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小霞 《前沿》2005,(12):239-242
生态性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以生态性为重要内容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追求文化生态性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体现自身的生态价值、符合生态原则、具备生态功能,创造文化发展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20,(3)
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千百年来海南少数民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生态优势是海南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益于拓展、推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创新海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高校有关科研人员要加强对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和梳理;二是政府要重视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海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发展的物质形态和观念习俗;三是少数民族要增强传承创新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07,(4):64-64
1月31日下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识”。获奖标识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亲切感.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结合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存和旅游开发的具体现状,对其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旅游价值和功能,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人们大致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加强民族形象的塑造。我们在参观闽西客家土楼、培田民居和四堡雕版印刷之后,又一次加深了这个共识。我们从龙岩驱车往西南,行程不到百里,便到了永定县湖坑镇,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群。我们一到村口,就看到村里村外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整治环境,修整道路,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其实,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这里已经一拨一拨地接待了海内外前来参观的游客,古老的土楼正在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客家 土楼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遗留下的宝贵文…  相似文献   

9.
抢救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允古镇,我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媒体以特大号标题极为醒目地向世人告示:“娜允古镇,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个傣族古镇,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傣族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土司制度文化、旧石器文化、傣族历史文化、傣族民俗文化,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含量”。专家呼吁:“尽快抢救和保护,利用其旅游文化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古镇的抢救和保护纳入孟连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把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这一宝贵财富保护好。”思茅地委书记杨建甲对专家的建议专门批示;孟连县积极行动,特邀专家前来考察会商,目前…  相似文献   

10.
邢光龙 《群众》2023,(4):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发展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行动指南,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和遵循。  相似文献   

11.
丁志刚  杨红平  叶晨 《群众》2022,(18):55-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2022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融入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等“两廊两带两区”文旅空间体系。苏南地区作为诗画江南原型,呈现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诗意江南、人居天堂意象,  相似文献   

12.
保护传承、教学传承、竞技训练传承、社会休闲健身传承、城市化传承、市场产业化传承是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而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理论研究、保护其原生态的“活化石”、走创新传承发展之路、结合全民健身挖掘传统体育娱乐项目等为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俞振武 《群众》2023,(18):55-56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姑苏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并作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苏州市姑苏区始终把“全面保护”“活态保护”的理念贯穿于苏州古城的保护更新中,极大程度上延续了古城的传统风貌,保护了古城的文化遗产,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工作“样板”。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22,(2):后插4-后插5
为更好地利用和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县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点,系统推进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建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创成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把松阳老城(西屏街道)创建成为...  相似文献   

15.
阮清方  张伟 《岭南学刊》2023,(5):99-1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相结合,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两个文化系统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种关系时秉持的基本理念有诸多契合点。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之学”相契合;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看,二者均倡导团结、和谐和自由的价值理念;从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看,二者都注重从类、集体和个人三个层次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和价值。从上述视角对二者契合点进行研究,对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颜书明 《今日海南》2010,(11):30-31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本质特性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历史传统文化的建设。《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源泉,因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重视历史阶段传统文化,借鉴、传承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丽 《理论月刊》2023,(8):103-109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是将中国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现象与内涵是其旅游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呈现,是对内连接中华文明古今对话,对外建构国家形象、文明互鉴的传播主体。传统村落旅游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它是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形象的根源,在国家层面进行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至关重要。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整合差异化资源,建构村落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多元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村落品牌。  相似文献   

18.
赣南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丰富的人文遗产。从赣南客家围屋的起源、围屋的相关类型和分布研究,并从自然合谐、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功能统一、装饰艺术和人文传承等六个方面,进行多维视角下的美学内涵解析,最后就其"美学"保护与开发传承,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东人大工作》2008,(1):F0002-F0002
龙太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重要的速冻食品生产出口基地,全国首批“出口食品农产船免验企业”。下辖32个合资和全资子公司,员工20000多人,有总资产25亿元。先后跻身“中国企业1000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围肉类食品行业50强”行列。“LONGDA(龙大)”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龙大牌低温肉制品、龙大牌鲜冻分割猪肉、龙大牌粉丝为“中国名牌”产品。龙大品牌被认定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相似文献   

20.
徐志频 《传承》2007,(1):24-27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建议“取消龙图腾”。广西著名专家学者古笛、林万里、王云高、潘荣才、陈肖人、覃承勤、南雄、蒙飞等人集中南宁,举行“中国龙研讨会”,表明观点。广西国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在运作一个“中国龙文化城”项目,弘扬中华文化。龙图腾——国龙旅游。南宁第一次和中原文化对话、同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