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话     
《红岩春秋》2014,(8):4-4
正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目的是珍视和平、警示未来。——7月7日上午,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表示,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据人民网)政府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7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围  相似文献   

2.
我23岁时率领陆战营入岛,与公安80团1营共守东山岛。当时,东山岛一片荒凉,人民贫穷,国民党要反攻大陆,国共两军严重对立。如今,60年过去了,我今年也已84岁,再来东山,看到的是经济发展,气势如虹,人民生活改善;台胞骨肉相亲,常来常往,两岸经济双赢发展,一派和平景象。但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现在回忆起60年前的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教育后人,很有意义。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  相似文献   

3.
任亚平 《实践》2010,(6):4-9
<正>特殊党费是战争年代燎原的星火特殊党费是和平时代点滴的挚爱特殊党费是战争年代赤热的忠诚特殊党费是和平时代无私的情怀——题记一场灾难引发了中华民族心灵的震撼。一场地震让共产党人挺起了爱的双肩。一次次"特殊党费"的庄严递交,一曲曲特殊战场上的冲锋号,永远珍藏在中国人民的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4.
在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抗日武装力量之一——东北抗日联军中,为驱除日寇英勇牺牲的将士永远令我们尊敬和怀念。怀念他们,是因为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令人钦佩,是因为他们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令人感动,是因为他们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求得民族解放和给后人留下和平的人生价值观念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重庆试鸣放防空警报悼念大轰炸遇难同胞6月5日上午10点30分,"呜——"的防空警报声响彻重庆上空,持续12分钟。数百名重庆大轰炸幸存者、死难者家属及各界群众来到大轰炸惨案隧道遗址前献花,悼念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以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重庆市自1998年以来,在每年6月5日都要组织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放。  相似文献   

6.
正题记:1935年6月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张国焘闹分裂。在这场重大斗争中,毛泽东坚决果敢,朱德忍辱负重,周恩来机谨睿智,彭德怀横刀立马,徐向前深明大义,叶剑英当机立断,刘伯承审时度势,每个人都充当着不同的历史角色,但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得不让后人感叹!  相似文献   

7.
沈莉华 《世纪桥》2014,(10):27-2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以和为贵是传统文化在中国外交中的集中体现;热爱和平、珍视和平是中华民族以史为鉴得出的客观结论和深切感受;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做出的正确判断,也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担心中国会走上"国强必霸"的道路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中国的军费开支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是合理、适度的,是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的;中国的军事政策和措施完全是和平的。中国在海外没有军事基地、没有一兵一卒;适度的国防能力和威慑手段是中国维护自身安全、地区安全乃至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贪官受到惩治。“要钱不要命”成了贪售真实写照。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当贪官走向刑场时,不少人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过已晚贪官毙命,于己,咎由自取,本不足惜。但对后人,尤其对仍在为官者,却有着震撼心灵的的警示——只有廉政为民,才能避免重蹈贪官可耻可悲的覆辙。  相似文献   

9.
冯惠 《广东党史》2011,(7):32-35
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生珍视和平,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为国共两党的和平不断奔走呼唤,可说为人民、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和平将军"。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邓颖超称他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中国共产党巧妙地将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灵活地运用统一战线策略,迫使傅作义同意接受改编,最终和平解放北平,确保古都安然无恙,成为新中国成立的一个完美开端。古都名城呼唤和平解放战争时期,济南能打。沈阳能打,为什么北平不能打?在天津,当时也有人倡议和平运动,但没有成功。为什么北平的和平却实现了?  相似文献   

11.
吴云 《天津支部生活》2010,(10):17-17,2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把成功和失败写在这里,成功的经验告诉后人秘籍宝典,失败的教训警示来者永远铭记;每当我进入浩瀚书海,吸吮着每一页纸张中散发出的扑鼻墨香,就像一个婴儿亟待在饥饿时寻找母亲的乳汁;当我看到每一个文字时,心也伴随着跳动的节拍细细倾听她传递的信息,追思以往——如饥似渴地想了解她那不平凡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4,(14)
<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这对于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万众一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史为鉴、警示未来,让历经抗战血火淬炼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民族意识在抗战中觉醒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反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习近平指出,"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殊死搏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联合起来,彻底粉碎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图谋,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值此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坚持以史为鉴,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对于我们始终牢记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大力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5年6月25日,开国上将李聚奎溘然长逝。在纪念文章《功高德亦高楷模昭后人——深切悼念李聚奎同志》中,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深情地写道:“噩耗传来,我们悲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抑。李聚奎同志是参加‘平江起义’的老战士中最后离开我们的一位。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经受了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和和平建设时期的严峻考验,为人民的解放和国家、军队的建设事业创下了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2005年5月9日在莫斯科参加卫国战争60年庆典时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胡锦涛表示,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那场战争。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77年前的"七七事变"是外国侵略中国的一个顶峰,中国人民空前团结,书写了一部抗击外来侵略的传奇。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77周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让我们更加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警示未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司马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也有不同的形象。他是砸缸救人的神童,也是训子以俭的严父;他是刚正不阿的重臣,也是学识渊博的大儒;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两人却被后世合称为“北宋政治双星”……他就像一颗棱角分明的钻石,让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警示与启迪——这正是司马光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振东 《党史纵横》2003,(9):35-37
高风亮节留世 1929年9月,在结束了5个春秋的海外求学生涯以后,刚刚过了27岁生日的周培源受聘回到阔别5年的母校,成为国立清华大学年轻的物理学教授.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他虽然多次出国,而国内战火纷飞,祖国前途未卜,他始终不能将自己的生命之树移植在异国他乡,总是在学术上卓有成就之后便返回祖国.周培源在数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为振兴中华民族、促进全人类的文明、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被看作是中国最真诚的和平愿望的象征,被誉为"和平老人",并于1985年当选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周培源的人格魅力,特别是高风亮节一直铭记在后人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