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艺术家灵魂的再现,情志的观照。即使是单纯表现自然山水的艺术作品,那艺术作品中的山水已不是原来的自然山水,而是依附着艺术家的灵魂,寄托着艺术家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山水,已是“人化的自然”。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不以山水诗人著称,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  相似文献   

2.
诗如其人,欣赏山水田园诗,我们就要了解山水田园派诗人内心的精神追求.诗人人生境遇的不同,造就其思索问题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山水美景就必然引发不同的感慨.从诗人内心精神追求不同这个层面,去分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张燕 《学理论》2010,(19):180-180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协调共生的思想。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认识的加深,不断地在园林中模仿自然的山水景色,营造自然的山水意境,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散文家,诗人,曾经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偏远的永州与柳州。在被贬期间,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具有寂寞孤峭的意境、激愤幽怨的情结、高洁执着的人格坚守以及浓郁空寂的禅趣等艺术特色,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受到了后代读者的由衷喜爱。  相似文献   

5.
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山水诗中都包含着对大自然强烈而真挚的爱,然而两者反映的内涵却有所不同.具体阐述两位诗人的诗歌内涵的异同之处,并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各种因素和背景,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入准确地解读两位诗人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6.
继陶渊明、谢灵运之后,山水田园往往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达到了高潮,出现了王维和孟浩然等代表诗人,借助自然风物来寻求精神的圆满,将自我消融在景物当中,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山水自然意识渗入了日常生活,诗人往往能在身边发现自然的意趣;另一方面,诗人们难以忘怀自我,在山水描写中,自然的意趣往往表现得冷清孤寂,甚至索寞幽怨,尽管如此,他们的诗歌创作仍不失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他文学创作的伟大成就不仅表现在他的议论文上,也表现在他的山水田园诗和游记上.本文试从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记的意境特质和艺术风格入手,探讨和分析柳宗元的思想观念、审美特点、创作情趣心理素质、艺术修养等问题,从而细致、深入地理解柳宗元在山水田园诗记作品所表现的个性世界.  相似文献   

8.
华锡兰 《学理论》2010,(23):196-197
自魏晋时期开始,山水田园诗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固定下来,并开始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在唐代,山水田园诗得到了高度发展,出现了大量写山水田园生活而著称于世的杰出诗人。而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繁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道、儒、佛的思想影响力,隐逸之风的盛行,以及魏晋时期山水田园诗所提供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小莹 《团结》2011,(4):62-64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描述了湖州近郊西塞山秀丽山水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民革党员张念慈工作了40余年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就座落在这诗画般的西塞山附近。1990年代,他曾经带领团队,连续主持"七五"、"八五"国家科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0)
陈郡谢氏是六朝一个典型的文学世族,自晋至陈,谢氏家族出现了大批文学家。谢氏子弟的文学才华来源他们所接受的家族文学教育。谢安隐居东山时,谢家子弟均系他亲自教育。东晋末期,谢安孙子谢混承担起家族教育的重任。谢氏家族的文学教育以创作和鉴赏为主要内容。同时,谢氏子弟喜爱大自然,常常纵情山水之中,创作了不少山水诗,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对陈郡谢氏的文学教育进行研究,这对今天的古诗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建刚 《各界》2022,(3):12-17
何瑞琼 何瑞琼是诗人梁宗岱的原配.与江冬秀类似,她也是一位未曾受过多少教育的女性.年幼时,由双方父母包办婚姻.梁宗岱留学欧洲时,何瑞琼在家苦苦等待他学成归来.梁宗岱留学归来后,在徐志摩的力荐下,胡适邀请他担任了北大文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2.
贬谪诗是王维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维贬谪诗的价值和意义,不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其贬谪生活的情形和他的心路历程,还在更高层面上反映了人的命运的屈曲微危,以及隐含的人与不公的命运相抗争的精神.这段人生经历对于王维后期思想的形成、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山水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绩(585-644),是唐初开创一代新诗风的著名诗人.这个人喜欢酒,一辈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传世的诗作中,留下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可以说,在唐代再也找不到哪个诗人——包括李白,能像王绩那样放诞纵酒、嗜酒成性而一生执著不变.说他是泡在酒瓮里的诗人,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高荣伟 《侨园》2014,(4):49-49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成京”.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说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选择了向四川仓皇逃离,而他的儿子李亨则以灵武作为大本营,站稳脚跟,返都西安.  相似文献   

15.
农夫 《侨园》2013,(1):29
提起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泰戈尔是上世纪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齐名,被誉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相似文献   

16.
正和爱君,1956年出生,河北曲阳人,出生于北京市。擅长中国画。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获学士学位。曾受著名油画家高虹、何孔德、李天祥指点。后转学中国画,拜山水画大师何海霞为师,专攻山水。他善于把古代和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美学理念、表现技法融合进行比较、研究并加以吸收,逐步找到了自己追求的艺术气象。他的山水画用笔苍劲有力,泼墨酣畅,水、墨、色相混交融,形成了既粗犷雄伟又秀雅飘逸的风格。在考察当今中国山水画坛的时候,和爱君的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多描述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和那里的农民的平凡生活;诗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饱含民众的智慧.本文以美国人的乡村情结为切入点,解读弗斯特及其诗作中的乡村情结,进而对这位伟大的诗人作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8.
黄团元 《各界》2011,(3):69-71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陕西三原,17岁时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23岁中举,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成为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之一。他还是诗人、著名书法家。他出生于穷苦家庭,成名后爱国恤民,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9.
刘宜庆 《各界》2022,(1):93-96
抗战胜利后,中山大学复员返穗,黄际遇与同事乘木船从北江南下,道经清远峡时,不幸坠水身亡.诚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水上.黄际遇一生的遭际和命运,正是如此. 一 广东澄海人黄际遇,在民国学界是红得发紫的牛人.他是多个大学的数学系主任,又是天文学家、文学家、音韵文字学家、书法家.  相似文献   

20.
清风慕竹 《各界》2014,(7):64-67
他是个诗人,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在“苏门四学士”中位列首席;他是个书法家,行、草、楷十分精妙,在“宋四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是我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能型”人才,虽然是苏东坡的门下弟子,却被后人以“苏黄”并称,是个足以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他,就是黄庭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