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改善全球贸易规则,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的WTO多哈回合谈判于2001年11月启动。多哈回合是1995年WTO成立后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也是多边贸易体制建立60多年来参加方最多、议题最广的一轮谈判,涉及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知识产权、贸易救济规则、发展等众多议题。多哈回合谈判首次将"发展"作为谈判主题,因此,又称为"多哈发展议程"。因谈判议题复杂,各谈判方(集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24日,世贸组织总干事宣布,多哈回合谈判无限期推迟,直到有关国家有意重新开启谈判。多哈回合始于2001年11月,世贸组织在卡塔尔的多哈开始新一轮谈判,旨在降低农产品补贴和关税壁垒以度服务市场的开放。理想主义者说,如果贸易能够真正自由,全球贸易可以增加50%。但近五年下来,成员国就是谈不拢。  相似文献   

3.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未决议题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华 《时代法学》2013,11(3):109-116
农业谈判是多哈回合谈判最为关键的议题之一,各成员方分歧较大,谈判过程异常艰难。2008年12月第4版农业谈判模式修正草案体现的十项未决议题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WTO第9次部长级会议将于2013年年底召开。目前,仅就关税配额管理、粮食安全议题纳入磋商。多哈回合谈判中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决定了谈判的长期性,农业在成员国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谈判的复杂性,贸易自由化的世界大势决定了谈判的可期性。  相似文献   

4.
俞燕宁 《法学杂志》2007,28(2):145-147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发展议程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规则谈判,反倾销规则是其中之一.第一阶段的谈判主要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的待遇问题、强制性规定问题、倾销确定、损害确定问题.一旦恢复谈判,发展中国家应当更好地协调各自之间的立场,以便能和发达国家进行真正对等的谈判,使多哈回合真正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回合.  相似文献   

5.
对于频频被施以反倾销措施的我国,研究如何在世贸组织法律框架下及时终止反倾销税的征收意义重大,而日落议题即应运而生。WTO规则谈判中的《反倾销协定》日落议题是多哈回合中谈判各方激烈磋商的对象。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倾销措施日落问题的源起,进而对乌拉圭回合中的妥协加以阐述,然后对多哈回合谈判中各方立场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的日落复审。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中国将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天然领导者,可能通过这种区域框架,解决其双边贸易紧张局势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无限期搁置,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大风险。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实行“B计划”,以促使全球贸易政策重回正轨。该战略应有三个关键目标:促使多哈回合谈判恢复;如果  相似文献   

7.
多哈回合与WTO反倾销协定中S&D待遇的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哈回合奉“发展”为主题,同时,多哈部长会议的选址、多哈部长会议宣言中确有的一些支持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内容(特别在知识产权和公众健康宣言中有更明确的表述)以及“执行决定”(Decision on Implementation)表现出的积极态度,令不少人相信该回合呈现出“发展中国家成员时代到来”的特征。毋庸讳言,这些前所未有的成果的取得,主要在于发展中国家成员的通力协作以及全球经济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性。事实上,从1947年23个国家签署关贸总协定并开始贸易自由化以来,到经过8年称作“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而成立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一直呼吁给予他们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多哈部长会议的“亮  相似文献   

8.
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知识产权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皓琛 《知识产权》2002,12(4):44-48
通过艰苦的多边磋商,WTO多哈部长级会议于2001年11月14日最终发表了宣言,决定启动“千年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并安排了一个涉及内容广泛和平衡的谈判议题方案及相关的时间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议题,是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哈会议又发表了“TRPIS协议与公众健康”的子宣言,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知识产权议题由此更加引人瞩目。本文主要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知识产权议题谈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选择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24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瑞士日内瓦主持贸易谈判委员会非正式会议。当天,世人瞩目的多哈回合六国部长级会议谈判再次破裂。继西雅图会议、坎昆会议失败之后,世界贸易组织不得不接受成立11年来部长级会议的第三次无果而终。然而,多哈回合所议的事项中,有很多都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把握WTO的游戏规则与实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律科学》2015,33(1)
WTO规则体系中的“一揽子承诺”已成为一个既涉及WTO规则体系稳定,又关涉WTO“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走向的重要问题.学界对“一揽子承诺”的认知尚存歧见.“一揽子承诺”具有三个层面上的解读,即作为一种程序性手段、作为一种谈判工具和作为一项法律原则.“一揽子承诺”是否还能适应“多哈发展回合”发展,WTO谈判方式是否需要改革等问题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厘定三个层次上的“一揽子承诺”,对完整适用WTO规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非WTO协议”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7月29日,多哈回合谈判的最终失败使WTO制定法的发展进入停滞期。观察非WTO协议在WTO争端解决中的作用,可预测WTO争端解决机构司法造法的未来发展趋向。根据非WTO协议与WTO协议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非WTO协议分为三类:WTO协议中援引的国际组织制订的标准、决议和指南;被WTO宗旨所涵盖的非WTO协议;基于WTO协议在成员国间签署的双边或多边非WTO协议。具体分析这三类非WTO协议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DSB在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活动中极尽克制,这也意味着DSB在多哈回合谈判破裂之后不可能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12.
陈安 《中国法学》2006,(2):85-103
WTO体制及其各项规则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年来举世瞩目的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说到底,乃是有关现行国际经贸立法进一步除旧布新的全球性多边磋商。多哈回合谈判于2001年底启动,2003年在WTO坎昆会议上因南北矛盾激化不欢而散。事后,各方又于2005年12月举行WTO香港会议,就多哈回合重启新一轮谈判,初步打破了僵局,但仍留下关键性争端难题,悬而未决。看来,2006年以内及其以后,势必又将面临另一番南北角力,前景难卜。本文根据五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南北矛盾中实行南南联合自强、力争更新国际经济立法的主要史实,并结合WTO香港会议的最新发展,以史为师,尝试探索和论证通过南南联合自强、更新国际立法的历史轨迹,指出由于“南弱北强”的实力悬殊,弱小民族要求更新国际经济立法、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联合奋斗,只能在步履维艰中曲折行进,不能急于求成或盲目乐观,因此“速胜论”是缺乏足够根据的;另一方面,由于“南北依存”和“南多北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潮流,WTO香港会议之后即使谈判再度受挫或破裂,WTO多边体制也未必就此陷于瘫痪瓦解,无须过于失望悲观,因此“瓦解论”也是缺乏足够根据的。弱小民族要求逐步更新国际经济立法,争得自身应有权益,舍韧性的南南联合自强,别无他途可循。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静霞 《法学研究》2006,28(3):128-142
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及进一步的规则完善是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的重要议题。GATS 规则谈判中的焦点问题包括国内监管纪律、紧急保障措施、服务的政府采购及补贴等。根据香港“部长会议宣言”及附件 C,新一轮服务谈判的发展将表现在谈判目标、方法、时限及关注发展中国家利益等各个方面。我国应积极参与这些谈判,在具体承诺和规则制定方面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陷入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势头却保持良好,究其本质是区域集团所特有的地缘政治优势以及其他优势的共同作用。本文认为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最大例外,区域集团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存在着矛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促进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贸易便利化协定》作为"多哈回合"谈判早期收获的成果,其法律地位的确认对于正确认识《贸易便利化协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分析《贸易便利化协定》在WTO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其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关系,笔者认为《贸易便利化协定》属于"多哈回合"法律文件的一部分,而不是"乌拉圭回合"法律文件的升级版。由于《贸易便利化协定》是各国利益妥协的产物,其法律用语包含了大量软性用语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规定了应当优先适用其他WTO法律规则的规定。这些都为《贸易便利化协定》在未来适用以及解释上提出了挑战。笔者通过逐条分析《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有关条款内容,对于可能存在的法律适用和解释上的难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亮 《法学家》2012,(2):137-148,179,180
现行的从低征税规则不具有强制性,在多哈回合中成为反倾销谈判的焦点。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经济上,从低征税规则都具有合理性,《反倾销协定》中理应引入强制性的从低征税规则。尽管强制性的从低征税规则受到大部分成员方的支持,但由于受到美国的质疑,因此在《反倾销协定》中引入该规则困难重重。中国在反倾销谈判中应调整现行立场,支持强制性的从低征税规则。  相似文献   

17.
陈斌彬 《现代法学》2014,(2):139-151
"蓝箱"不仅是大国间贸易利益博弈的产物,而且由于其免于削减承诺,事实上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固有的特权,对农产品贸易的扭曲作用不可忽视。多哈回合"蓝箱"规则谈判的近期成果——2008年的"模式草案"虽严格限定了"蓝箱"使用纪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若干特殊与差别的待遇,但却从另一方面扩大了"蓝箱"的作用空间,使惯以使用"蓝箱"的发达国家继续从中获利。作为一个从未使用过"蓝箱"的农产品贸易大国,我国将会因之面临更加不利的竞争局面。故在即将重启的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我国宏观上应继续恪守发展中国家的原则与立场,提高发达国家的"蓝箱"使用标准;微观上则应把握改革时机,采取更为灵活的谈判策略,促使发达国家对"蓝箱"支持进行实质性削减。与此同时,我国也应当对现行的国内农业补贴制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以里外配合,形成合力,为我国未来农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规则环境。  相似文献   

18.
发展区域贸易安排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急迫和必然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四宝 《河北法学》2007,25(4):19-23
区域贸易安排本是为WTO允许,但发达国家发展的过多的区域贸易安排,已经影响了WTO本身的发展,尤其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后,区域贸易安排发展更加迅猛,已经有将WTO边缘化的危险,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区域贸易安排战略,并且通过大力发展区域贸易安排,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学》2014,(6):157-166
自WTO成立以来,补偿机制应用较少,甚至被视为"装饰品"。与WTO早期的补偿案相比,US-Section 110(5)Copyright Act、EC-Hormones、US-Upland Cotton、China-Publications案达成的补偿协议,在补偿原则、补偿形式、补偿程度的确定等方面,均有所发展,解决或缓解了敏感争端的执行僵局,并为多哈回合补偿机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补偿机制的改革应关注如何为成员达成补偿提供规则基础和程序保障。改革的途径是多重的,在推进多哈谈判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WTO制度,完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余锋 《北方法学》2010,4(2):111-117
备受诟病的“绿屋会议”迄今尚未得到适当改良,WFO依然深陷于合法性危机之中。介评改革“绿屋会议”的若干意见,并从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之立场出发,提出恰当可行的改良方案,对于WTO走出合法性危机和推进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进而抑制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塑造和谐的国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