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自从研制成功猪瘟兔 化弱毒疫苗,并广泛推广以 来,我省于1963年前已基本控 制了猪瘟的流行,效果十分显著;但文革后至今又逐渐回升,并有越来越严重之势。当前的猪瘟与过去有所不同,其特点是散发性、慢性、非典型性。一般在一个疫点内发病率不高,且多发于7~35日龄的乳猪,症状不典型, 呈现广泛性、弥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病变。 Meyer等(1981)报道,怀孕70~90天感染猪瘟病毒的母猪所产的仔猪,有36%因胎盘感染发生病毒血症,其中25%于产后2周内死亡,11%在产后8周内死亡。Hermann等(1982)报道,用野外低毒力毒株感染孕期40、70和90天的母猪,仔猪  相似文献   

2.
采用硫酸铵3次沉淀法和辛酸-硫酸铵法对4个IgG亚类(IgG_1,IgG_2a,IgG_2b,IgG_3)单克隆抗体腹水进行了纯化,以间接ELISA检测纯化前后样品的活性,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纯化前后样品的纯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较为有效地去除腹水中的杂蛋白,获得用于诊断目的的单克隆抗体纯品。硫酸铵3次沉淀法适用于纯化所有IgG亚类的单克隆抗体,而辛酸-硫酸铵法不适于IgG_3亚类。  相似文献   

3.
猪瘟病毒与防制猪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于183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Ohio州。1903年由Deschwoinitz和Dorsot证明病原是病毒。匈牙利的Hutyra Kovos于1908年制成猪瘟高免血清,说明那时欧洲也已存  相似文献   

4.
猪瘟(SwineFever,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欧洲称为古典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1885年,Salmon和Smith误将其病原认为是霍乱沙门氏菌,所以又称猪霍乱(Hogcholera,HC),其名沿...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欧洲经济共同体委托德、法、意、比四国几个兽医工作者根据近年来全世界发表的有关猪瘟的一百多篇研究报告综合整理而成,对猪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翻译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造成养猪业巨大经 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 病原体——猪瘟病毒(HCV) 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RNA病 毒。 猪瘟的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典型猪瘟诊断较易,而由弱毒株引起的非典型猪瘟诊断很困难,这种非典型猪瘟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此病的根除。为控制本病流行,有关专家对HCV分子生物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HCV的组织培养系统 瘟病毒研究中的最大障碍是难以获得足够量的纯病毒。虽然HCV可以在各种组织培养细胞中复制,但不能产生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感染细胞抽提物和组织培养细胞上清液中含毒量很低,而且病毒的浮力密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室曾研究报道了应用HRP-SPA-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见曾医大学学报7(4),391~396,1987],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适于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应用的血清学手段,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兔体中和试验及HRP-SPA-EIISA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一种抗非洲猪瘟病毒(ASFV)药物高通量筛选(HTS)方法,采用ASFV感染细胞作为包被抗原,以p30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优化抗体稀释度、孵育时间等试验条件,成功建立了Cell-ELISA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Selleck天然产物库中的1 036个化合物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该Cell-ELISA法筛选得到5个具有抗ASFV活性的化合物;当5个化合物浓度为10μmol/L时,PAM细胞存活率均大于80%;进一步分析ASFV p72的转录和翻译水平,结果显示,ASFV在经化合物处理的PAM上被显著抑制,确保了Cell-ELISA筛选结果的准确性。上述结果表明,该Cell-ELISA法可作为一种HTS方法 ,用于筛选抗ASFV药物,并促进ASFV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对ASF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国内外研制的针对猪瘟病毒E2、Erns和NS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它们在猪瘟病毒抗原性分析、抗原表位研究及猪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2月初 ,武威市某种猪场的初产母猪产仔后发生以发热、停乳、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同时 ,新产仔猪也出现发热 ,严重腹泻 ,停止吮乳等症状。发病母猪占生产母猪的 33.0 % ,占初产母猪的75 .0 % ,仔猪发病率达 2 8.2 %。发病仔猪在 1~ 2d后死亡 ,病死率达 71.3%。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细小病毒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该种猪场共存栏母猪 36 0头 ,公猪 18头。 2 0 0 1年 6月从金昌调入后备母猪 4头 (分别编号为金1~ 4号 ) ,从青海调入 6头后备母猪 (分别编号为青1~ 6号 ) ,饲养 30d未…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磷酸阿糖腺苷和人医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疾病的强力宁注射液以及中草药复方黄连素片和银翘解毒片进行了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的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 (1)强力宁注射液:连云港东风制药厂生产,批号为8912051。未标明有效成份及含量。 (2)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注射液:武汉滨湖制药厂生产,批号为890117。每毫升含三氮唑核苷100mg。 (3)注射用磷酸阿糖腺苷(以下简称腺苷):冻干品,广东省药物研究所生产,批号为870918。  相似文献   

12.
荧光抗体技术始子四十年代,在1969年和1970年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专门就荧光抗体技术在兽医上的应用召开过两次国际性会议。目前荧光抗体技术已广泛用于细菌、病毒、原虫的鉴定,传染病的快速诊断,肿瘤抗原的研究等。继荧光抗体之后,在六十年代,医学工作者即开始用酶代替荧光素标记抗体,作生物组织抗原的鉴定和定位,从而创造了酶标记抗体新技术。近年来,国内亦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应用猪瘟酶标抗体和荧光抗体诊断猪瘟作了对比试验,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危害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多年来除采用疫苗预防和抗猪瘟血清治疗外,尚无其他特效药物。当猪瘟流行期间,往往需要大量的抗猪瘟血清;兽医生物药品厂所生产的抗猪瘟血清,价格高昂,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要。各地食品公司肉联厂零星的试制过少量苗原血清,亦因效价较低,疗效仍然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以便把低效价之苗原血清,经过浓缩,精制成特异性抗猪瘟免疫球蛋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4.兔化弱毒疫苗生产应用技术的不断革新 (1)1956年开始在全国各省试用,证明安全有效,1957年正式在全国推广,首先提倡在农村或基层就地制苗(脾淋湿苗),便利推广使用。 (2)1957年秋,研究成功低温真空干燥疫苗,有利于延长疫苗保存期,大量生产应用。同年经农业部审查,制订出生产和检验规程交全国各厂生产,推广应用,每年接种量均在1~2亿头份以上,从而代替猪瘟结晶紫疫苗,成为控制和消毒猪瘟的有利工具。有些防疫工作搞的好的地区、县,在1958年前后曾基本上消灭了猪瘟。  相似文献   

15.
p30蛋白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膜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分泌表达,含量丰富且抗原性较高,是重要的病毒早期诊断靶标。本研究以ASFV基因Ⅱ型格鲁吉亚2007株p30基因的质粒为模板扩增p30基因片段,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后,经IPTG诱导表达和镍柱纯化;将纯化后的重组p30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和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了2株能够稳定分泌抗p3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制备腹水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最后经Western-blot和IFA试验鉴定,其均能与ASFV感染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ASFV感染的诊断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猪瘟、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和猪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时有发生。已有研究证明 ,PRRS病毒感染可以影响和干扰猪对其他疫病免疫抗体的产生或缩短免疫抗体持续时间 ,引起其他疫病免疫失败 ,常常造成多种疫病继发或混合感染 ,给正确诊断和  相似文献   

17.
猪瘟 (Hogcholera ,HC或Classicalswinefever ,CSF)是造成养猪业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尽管在最近几年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对猪瘟病毒 (HCV )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 ,但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HCV病毒粒子的结构、感染的分子基础、非结构蛋白的功能、病毒在细胞中增殖及其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免疫应答机制等。尤其在 2 0世纪70年代后期 ,出现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 ,使人们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对HCV感染和免疫机制的研究。为此 ,本文将从HCV在细胞中的增殖、病毒与…  相似文献   

18.
猪瘟病毒遗传发生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转录(RT)及PCR扩增并测定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C-株)兔组织毒、C-株细胞疫苗毒和近期(1997~1998年)甘肃省7个地区的10个流行野毒株的E2基因核酸序列。通过序列比较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发现:C-株兔组织毒、C-株细胞毒和中国50~60年代流行的石门强毒株同属于组群1(Group1);近期猪瘟流行毒株同属于组群2(Group2)的两个不同的亚组群(Subgroup2.1和2.2),其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有较大的差异(E2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2.2%~84.3%),表明猪瘟流行毒株向远离疫苗毒株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9.
笔者使用Thiverval株猪瘟弱毒,进行HC—IFCNT的初步研究。证明了该株猪瘟病毒(HCV)作为试验病毒的可行性,及其中和物接种细胞后培养温度提高到37℃,缩短终判时间到2天的可能性。试验对70日龄S5份、5~6月龄34份、7月龄44份猪瘟非免疫猪血清,进行猪瘟母源抗体的监测。结果70日龄阳性率52.3%;至5~6月龄全转阴性。7月龄44头双份血清,送本实验室与英国威桥中心兽医实验室各1份,试验结果双方一致,均阴性。对70日龄40份血清,与目前国内常规法猪瘟兔子中和试验(HC—RNT)作对比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7.5%、42.5%。  相似文献   

20.
为研制非洲猪瘟的诊断试剂,将原核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VP73融合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蛋鸡,先后用饱和硫酸铵和硫酸钠对卵黄抗体(IgY抗体)进行分离提取,制备抗非洲猪瘟病毒VP73蛋白的特异性IgY抗体。对初步提纯的IgY抗体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并用间接ELISA测定IgY抗体的效价。结果显示,提纯后的IgY抗体有1条重链和1条轻链,分子质量分别约为65ku和26ku;IgY抗体可与非洲猪瘟病毒VP73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在约71ku处出现特异性杂交条带;间接ELISA测定的IgY抗体效价约为1∶8 192;浓度测定结果显示,每1mL卵黄液可得到9.2mg卵黄抗体。结果表明,用表达的VP73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的特异性IgY抗体具有免疫反应原性,可用于研制非洲猪瘟的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