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士的方向     
应届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实际工作。最近,偶然和几位毕业同学闲聊起来,他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充满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激与热爱。有的把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看作是揭开了自己生命史上的新的篇章,决心要在这上面写上最好的文字,画上最好的图画。有的把自己比作正在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贫困导致“心理贫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自卑感。在校园集体生活中,贫困大学生与其他生活富裕的学生朝夕相处,日常生活消费的反差巨大,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强烈的自尊渴望与脆弱的情绪情感相交织,无形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的人因此而常常感到自卑、压抑;有的人对自己勤工助学劳动持鄙视的态度,自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主要的心理表现为:一是有的同学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降低,白天头昏脑胀,晚上睡眠障碍。学习工作效率低,疲惫、食欲不佳。二是有的同学表现为对自己评估过高,态度傲慢,盛气凌人;有的同学表观出持久的情绪低落、忧伤,多愁善感,自卑自责,自我评价较低,郁闷无聊、空虚,常叹息。三是有的同学还伴有绝望、不安、烦躁、愤怒和恐惧的心理体验。(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1.高校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高校工委在大学生中组织的“我与班集体”的调查材料出来了:“班集体——我温暖的家”;“班集体——一盘散沙”;“班集体——我对它若离若即……”,种种描述,真实而生动,喜怒哀乐,如泣如诉。这里,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班集体的曲折兴衰,同学的聚散离合。大家都在探讨:什么才是好班集体?怎样才能建设好班集体?大学生的班集体与中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是班集体,有的感受如散沙,由向往到离弃?有的则感受如家,由远离而至靠近?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3):119-121
【观察记录】有些大学生毕业初入职场总觉得单位对自己重视不够,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职务安排等方面期望过高,常做出一些偏颇之举。有的希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急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实力,表现得过于张狂,处处锋芒毕露,结果适得其反、招人厌烦。尽管个人能力是企业选聘人才的重要条件,但新人展现自己一定要有“度”。  相似文献   

6.
金融风暴带来就业难题 主持人:先来看两个数字:第一个是六百多万,这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数量;第二个是一百多万,这是去年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数量.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采访时,记者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少了副书记,谁还敢对书记说‘不’?”记者发现,基层持这种论调的人并不在少数,有的还是担任一定领导职位的同志。对于中央通过党委“减副”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良苦用心,这些人都很理解;但同时也不讳言自己的担忧:在现有的决策机制和  相似文献   

8.
时下,在干部选任中,存在有少数领导干部向有决策权的领导或干部管理权属部门“打招呼”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甚至有蔓延成风之势。有的为同学、同事,亲戚、战友,甚至同学的同学、同事的同事的升迁去留之事,或打电话,或写便条,或当面直言心事,或黑夜叩门密谈,或在检查工作时、汇报工作后,寻找机会“请多多关照”;有的或利用原有感情、自身权威直接“打招呼”,或牵头请吃,请上级领导光临亲问,间接“打招呼”;有的或  相似文献   

9.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通过对我国多部研究刊物及数位德育工作者所做的有关大学生的调查、测验和各类统计资料的汇集与研究认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调查中,有近五成的同学选择“共产主义”为自己的信仰,并认为“无私奉献精神非常崇高”,71.25%的同学认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应该兼顾”。90%以上的同学认为“仁、孝、忠、礼、信、义、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仍有保留的必要,并且对“孝”的选择率最高。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我们的亲身体会来看,做好这一工作要转变观念,划清是非界限,克服片面性,才能更好地坚持党员标准。 一、要克服“发展不发展大学生入党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有的认为:“大学生在校学习四五年后就要毕业离校,发展不发展他们入党关系不大,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校内的教职工。”这是一种短视。现在的大学生10多年后都将陆续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他们在校期间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袁岳在《青春不应被浪费》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他曾经跟全国的大学生说过一句话,“你们坚持写博客,天天写,写满一年.毕业的时候,你要是找不着工作,我负责给你一个工作.”他面对的超过100万名大学生,结果只有5个大学生达到这个目标,而其中有4个人说,“袁老师,我不需要你给我找工作”.一年博客写下来,无论是坚持的意志,还是表达能力,这些都帮助了他们,让他们找个工作跟玩儿似的那么轻松.只有一个同学现在在袁岳创办的公司里工作,公司团队公认这个同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说的任何事立马能写出一个汇报提纲.最后,袁岳在书中进行了总结——任何行动,只要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是技能.  相似文献   

12.
朱海滔 《求贤》2010,(6):49-49
简历简历.在于一个“简”字。但在各种招聘现场你不难发现.毕业生递上来的简历动辄就是长篇累牍的“心路历程”.有的干脆就是一本书:前言、目录、学院介绍、专业说明、能力说明、能力评价、成绩列表、证书证明、人生信条、整页的联系方式、英文简历……成都某高校一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还专门到影楼去拍了艺术照.结果一本简历就花去了980元。  相似文献   

13.
咨询对象:一位即将毕业的贫困女大学生背景:来访者及其男友均来自贫困家庭,这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她无疑比来自普通家庭或小康家庭的情侣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由于贫困,他对男友的“经济压力”爱莫能助;由于贫困,妈妈的反对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压抑;由于贫困,迫使她与亲人和男友之间均出现人际关系危机;由于贫困,她把矛盾闷在心里,越积越深,从而感到生活让她窒息。一天,极度郁闷、苦恼的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相似文献   

14.
到哪里去     
近几个月,是毕业生集中找工作、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的时间。一则新闻中说,有几个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在宿舍里贴了一条口号:“向体制内进军,到公务员队伍中去!”但最后,他们6个人中,只有一个考上了公务员。其余几个人,有的去了国企,有的去了民企,有的当了村官,还有的仍在“游荡”。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3):69-69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在准备报考“村官”,现在我特别想知道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保险如何办理?请指教!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7,(3)
读者来信: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想选择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一方天地。请问,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有没有什么优惠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会精神,积极推动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党建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联合举办“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一、征文对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民办高校的青年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二、征文要求:1.主要内容:畅谈“我对党的认识”、“我对党的追求”以及自己的学习体会、工作心得;抒发对理想、人生的思考和看法;讲述自己的成长、奋斗历程中难以忘怀、催人奋进的片断或时…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04,(6)
认真实施2004年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04年度“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对“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提出具体要求:加强领导,切实认真做好新一届资助对象的确定工作;做好2000级受助大学生毕业的有关工作;组织受助大学生开展暑期活动,以及加强教育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新闻宣传,营造有利氛围。对于高中“宏志班”学生的教育管理,《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和各承办中学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生宿舍中的思想工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鉴于大学宿舍的重要性,我们组织了一次“大学宿舍同学关系调查”,以期在调查的基础上,由点及面,对大学生宿舍同学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宿舍中的思想工作。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高校在校的本科学生:2000级、2001级、2002级共三个年级。这次问卷调查完全是随机的,且样本量较大,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本科生宿舍同学关系的基本状况。 一、大学宿舍同学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09,(10):65-65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前年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机关公务员。在很多人看来,能做公务员靓算是掉进了“保险箱”——工作稳定,旱涝保收。但经过两年多的“磨砺”,我发现,自己先前的一腔热血渐渐变冷,对自己的职业期待也渐渐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