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证明三维枪弹痕迹自动比对系统在弹头比对方面的有效性,构建了系统软、硬件平台,通过投影光栅三维轮廓测量技术采集弹头表面三维形貌信息,将采集结果录入计算机,通过滤波、截取、旋转、平移等操作后,给出相似度排名。利用所构建的系统对1发标准弹和10发待测样本进行自动比对实验研究,将与标准弹相似度排名最高的待测样本与标准弹进行比对检验,确定为同一支枪击发,进而证明了三维枪弹痕迹自动比对系统在弹头痕迹检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系统描述了五二公安式手枪和六四式手枪射击弹壳痕迹的形态、位置及相互关系,并遵循痕迹形成机理,从枪支结构入手,对重要痕迹进行痕迹特征差异的分析,以达到用最多的痕迹特征区分两种手枪射击弹壳,进一步为区分其它发射相同枪弹的枪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进膛痕迹、线膛痕迹、坡膛痕迹、拔弹痕迹是弹头经枪械运动循环后,在弹头上形成的四种主要的弹头痕迹。此四种痕迹,可客观地反映出枪械内部主要元件的主要特征及其上的凸凹抗丘的细节特征。此四种痕迹成为弹痕检验中区分发射枪种、认定发射枪支的客观依据和事实基础。但是由于实际发射情况的千变万化,弹着客体材质的千差万别,在实际工作中从现场提取的弹头往往是变形的,甚至是残损的。因此,射击弹头的损伤变形程度受弹头本身结构材料、客体性质、不同的贯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枪弹痕迹的检验与比对工作对于侦破案件和证实犯罪具有重要意义.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加快检验鉴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通过定量化的检测结果进一步的证明法庭科学的有效性.枪弹痕迹检验及其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正逐渐由二维向三维的测量、比对和识别转变.目前国外对三维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我国仍处于初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现有枪弹痕迹检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通过使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s2处理枪弹痕迹数字坐标照片来测量弹壳底部痕迹特征的新方法,并在理论上对运用数字图像技术处理痕迹物证的科学性与合法性作了深入的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涉枪案件中,纺织品上出现弹着痕迹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何根据弹孔的形态分析弹着的速度是目前枪弹痕迹检验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剖析平纹纺织物上弹着痕迹的形成原理,比较不同弹着速度下同种枪弹的弹着痕迹形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平纹纺织物上弹孔形态与弹着速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警用9毫米转轮手枪在公安机关早已推广使用,然而对枪弹痕迹的研究却相对缺乏。通过试射该手枪,用收弹器采样,观察发射后枪弹弹头、弹壳上产生的一系列痕迹,在记录、分析各种痕迹出现的位置、形态、尺寸、数量、出现率、稳定性等基础上,仔细探究痕迹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推断出各种痕迹在检验鉴定中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方法,供侦查和鉴定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一地起雷同枪号枪弹痕迹检验的案例,指出在枪弹建档、检验工作中要特别关注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特殊痕迹是除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外的其他痕迹的统称。特殊痕迹有以下类别:牙齿痕迹、车轮与牲畜痕迹、纺织品痕迹、玻璃破碎痕迹、整体分离痕迹和开锁及破坏锁痕迹。特殊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有:推断留痕客体种类,缩小侦查范围;分析判断留痕客体的属性,提供追踪线索;认定痕迹客体,提供破案证据;研究痕迹形成机理,分析确定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0.
在痕迹学的整个科学体系中,由手、足、工、枪和其它痕迹组成,即手印学(传统上称指纹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学和枪弹痕迹学,被称为痕迹学的四大支柱。而其它痕迹学的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010枚样本弹壳的观测统计,八五式轻冲在射击10100发枪弹范围内,各类痕迹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击针头痕较为稳定,痕底特征反映好,初期和后期之间仍有同一认定价值;击针头次生痕、拉壳钩在棱边的刮擦痕、抛壳挺次生痕具有较高的对接比对价值。另外,各类痕迹的位置、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检验鉴定时不能轻易作出否定,应综合加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常见猎枪射击弹壳痕迹观察和比较分析,寻找出用于判断发射枪弹的枪种及痕迹的相互关系,确定反映发射枪支的个别特征,并对这些痕迹特征进行比对检验,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射击弹壳痕迹认定发射枪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往区分枪种只凭枪支口径、膛线数量、宽窄、旋向、缠角、枪弹外形和尺寸等差异点,但配用同种类型枪弹的枪支,这些差异又非常小,有时很难加以区分,而利用进膛痕迹区分枪种突破了传统方法的界限,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通过弹头在进膛时形成痕迹具有的稳定性、规律性,提高了区分枪种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宝捷拿刑事比对显微镜,不仅可以进行快捷的枪弹痕迹比对,为侦破案件节约时间,而且可以得出科学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5.
犯罪行为的实施必然会留下痕迹,如何有效发现和提取犯罪活动留下的痕迹就成为侦查学致力解决的问题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有效发现、提取痕迹开辟了多条途径,人们能够从犯罪现场中提取的痕迹越来越多,因而我们对痕迹所涵盖的范围也应当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不仅应当将手印、足迹、工具和枪弹痕迹等传统的常规痕迹视为痕迹,一些新型的如心理痕迹和电子、电磁痕迹等也应该积极地纳入痕迹范畴加以深入研究。新型痕迹在侦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会在侦查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足迹检验技术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从实战部门办案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无论是足迹的发现提取率还是检验鉴定率,与手印、枪弹痕迹相比都相差甚远,一些痕迹技术人员在现场勘验中不认真提取,检验鉴定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足迹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射击弹壳尤其是自动枪支发射的射击弹壳,较弹头在现场容易提取到,因此,利用射击弹壳痕迹进行枪支同一认定具有可行性。通过对五九式手枪弹壳发射过程中各阶段产生的痕迹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弹壳上各痕迹具有同一认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工具作案在当前的刑事犯罪中是很常见的,但由于工痕样本不能象手印样本、枪弹痕迹样本那样通过查档获取,致使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对工具痕迹的应用很少,甚至对于现场的工具痕迹不提取。本文仅就几例成功应用工痕遗留样本破获刑事案件谈一下痕遗留样本在侦破农村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射击弹头上线条痕迹的检验要点,谈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深入研讨。 一、广泛利用射击弹头上的线条痕迹 枪弹击发后,弹头从弹壳中拔出,瞬间挤进坡膛、线膛区域。在射经长约十多个到上百个厘米的枪管内膛时,弹头导引部表面便与枪管内壁(含膛线内表面)发生挤压、剪切、摩擦等多种作用,因而在弹头颈部表层留下了坡膛、线膛等初生的膛线线条痕迹。这种线痕的面积,要占到弹头痕迹总量的90%以上。在弹头上所有的线条痕迹中,有的是坡膛线痕,有的是线膛线痕,有的是拔弹线痕;也有的是与发射无关  相似文献   

20.
健卫— 8小口径运动步枪属于小口径标准步枪 ,其枪弹为步枪长弹 ,在现场上时有出现。通过实验表明 ,该种步枪可致弹壳遗留较为清晰的痕迹主要有击针痕、拉壳钩痕、抛壳挺痕、弹底窝痕和枪机下表面痕 ,这些痕迹出现率也相对较高 ,为侦察检验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