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依法制作的以书面形式记录讯问和犯罪嫌疑人对讯问的回答及辩解的证据性法律文书,必须做到真实性.其真实性包括内容真实和形式真实,要保证这两个真实,记录者的还原意识非常重要.它要求记录者应该完整、准确地记录讯问内容和讯问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对犯罪嫌疑人身份终点作了规定,但对犯罪嫌疑人身份起点即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规则却没有规定。确认犯罪嫌疑人是保障无辜者免受追诉的屏障,也是保障犯罪人诉讼权利的基点。被采取强制措施或第一次讯问是确认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标准,而告知诉讼权利则是确认第一次讯问的程序规则,被调查人也有权申请确认其为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讯问是指侦查人员对特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第一次讯问行为.基于指导办案实务的考虑,从理论上对第一次讯问行为进行总结和凝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侦查实务工作运行情况,应当基于查明犯罪和固定口供的双重行为导向,并结合排除可翻供因素以支持诉讼的行为导向进行探讨第一次讯问行为.侦查人员通过实施第一次讯问活动,一是要突破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4.
论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追诉机关在初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其羁押时,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这是受刑事追究者获得告知的权利,也是刑事追诉机关的告知义务.现代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要求侦查、检察机关履行告知义务,而且应当依法允许犯罪嫌疑人行使其诉讼权利,并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以侦查阶段的初次讯问为对象,对告知义务进行考查,比较美英加法德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对初次讯问时的告知义务的规定,剖析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所在,进而对完善我国侦查阶段初次讯问时的告知义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讯问笔录要反映讯问活动的全过程,全面、完整、准确地记载侦查人员的提问和所采用的讯问方法,从笔录中要全面了解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的供述和无罪、罪轻的辩解,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但在实际办案中,许多办案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讯问不仔细、记录马虎了事,特别不注意笔录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致使讯问笔录质量不高,甚至严重失误,严重影响案件证据的固定,危害极大,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6.
侦查讯问中,正确地运用同一律,有助于围绕讯问主旨合理地设置问题,对犯罪嫌疑人的回答(或供述)进行监控,可及时地识别、驳斥犯罪嫌疑人的诡辩。运用时应当注意:把握好运用的条件,问题要有确定性,发问要简明,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主要问题是侦查讯问过程的封闭性和强制性。造成这些问题的最关键原因,就在于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人身几乎享有完全的控制权。这一现象集中体现的是侦查人员随时可以在自己控制下的场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应当将包括第一次讯问在内的所有讯问地点固定在中立的第三方所在地。只有在此基础上,侦查讯问程序的其他改革措施方能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 )讲究讯问艺术 ,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 ,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 ,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一要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制作完整翔实的审讯笔录。在讯问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和制作笔录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层层推进 ,做到“五清楚、五排除”。一是主体身份清楚 ,排除犯罪嫌疑人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可能 …  相似文献   

9.
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最常用的一种书面材料,经过查证核实的讯问笔录,是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以及罪行轻重的重要证据。因此,做好讯问笔录对于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讯问笔录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讯问笔录制作方法,制作出高质量的讯问笔录是我们公安学校学员应具备的基本本领。但是从教学反馈中可以看出一些学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从这项规定看,对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有的内容涉及到无罪、罪轻,对此的如实回答,属于辩解;有的内容涉及到有罪、罪重,对此的如实回答,属于供认。法律仅赋予犯罪嫌疑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才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并未赋予其沉默权,即拒绝供述权。笔者认为,该条文没有确立沉默权原则却规定了…  相似文献   

11.
非法侦查讯问行为与冤假错案的发生关系密切。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的非法侦查讯问行为主要表现为:讯问场所、时间、人员违反法律规定;讯问时,未依法履行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告知义务;讯问方式不合法,刑讯逼供行为时有发生;讯问录音录像制作不规范等方面。确保侦查讯问行为的合法化的主要措施有:公安机关应当规范侦查讯问行为;发挥辩护律师在防范冤假错案中的积极作用;发挥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树立科学的司法理念等。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律师提前介入之立法意图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关于律师介入侦查程序的具体时间应提前至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前 ,并应增加规定侦查人员有义务立即告知犯罪嫌疑人有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之权利 ,同时将免费律师法律援助制度引入侦查程序。  相似文献   

13.
讯问笔录记录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行为的供述和辩解,是重要的证据材料.对不同刑事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强奸和各种诈骗案等制作讯问笔录的讯问内容也有所侧重.因此,把握要领才能制作规范高效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侦查讯问模式依然是纠问式模式,侦查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基于人的趋利避害本性、社会交换理论以及"双赢"理论,可以在侦查讯问人员和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之间构建即对抗又合作的侦查讯问模式。此外还应有正当性侦查讯问的动力机制以及鼓励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交易机制等保障机制,以侦查讯问双方的"双赢"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律师提前介入立法意图 ,保障侦查阶段“武装平等”原则之贯彻 ,刑诉法第 96条关于律师介入侦查程序的具体时间应提前至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前 ,并应增加规定侦查人员有义务立即告知犯罪嫌疑人有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之权利。同时将免费律师法律援助制度引入侦查程序。  相似文献   

16.
警察讯问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时应坚持特殊保护、公秘结合与专业讯问原则,具体做到慎用讯问、羁押和戒具,严格分别羁押,迅速简约和优先保护;讯问不公开与明确告知权利、适当成年人参加讯问相结合;并应确定专业讯问人员,对特殊未成年涉案人进行"心理测试",进行维权式讯问等,从而切实维护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能够规范侦查讯问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但是实践中讯问录音录像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不一致、讯问录音录像如何展示、讯问录音录像的规范问题等。因此,在现有的证据规则体系下.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还有待细化。  相似文献   

18.
(一)讲究讯问艺术,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 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分析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评价是了解犯罪嫌疑人讯问心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445名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有24.9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低;有42.3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一般;有32.8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高的主要依据有"讯问中言语态度恶劣"、"引供、诱供"、"刑讯逼供"等13个方面的原因;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低的主要依据有"具有较高的讯问技巧"、"具有较好的讯问态度"、"能通过讯问全面查明案情"等12个方面的原因。期望上述研究结果能对侦查机关和讯问人员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认识问题、更新理念、提升业务素质和讯问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检察讯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的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讯问。与侦查讯问、庭审讯问相比,检察讯问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实践中检察讯问在讯问前准备、讯问内容及笔录制作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有办案压力大、办案人讯问能力不高等。为充分发挥检察讯问的作用,应增强检察人员自身能力、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以适当分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