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斯文 《法制与社会》2015,(5):169-170,173
罗尔斯的正义论受到了来自女性主义的批判,这种正义论被认为构建于一个不完整的契约之上,正义的基本原则不适用于家庭,而且以表面中立平等的术语掩饰实际上的两性不平等.这些批判对于罗尔斯正义论并不是简单的否认或推翻,而是以女性的视角丰富了正义论这个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里,罗尔斯将程序正义分为: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纯粹的程序正义;并认为:纯粹的程序正义决定了结果的实体正义.在学术界,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产生了涟漪:赞同观点和反对主张同时存在.作为自身学术思想的发展,在1993年出版的<政治自由主义>里,罗尔斯修订了其在<正义论>里的观点,认为:程序正义的正义性,部分依赖结果的实体正义性.学术思想的修正,并不代表罗尔斯对程序正义理论的放弃,而是加强了程序正义理论的现实实践基石.  相似文献   

3.
十年之前,贺卫方先生在<正义的行头>一文中,详述了法袍、法槌乃至假发等这些西方司法审判中的"行头",对于彰显司法正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人权宣言>是二战后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件之一.它超越抽象的"自然权利"人权理论和地域性"基本权利"人权理论,建立了"全球道德共识"人权理论.这一世界新人权理论的确立与中国学者张彭春的贡献密不可分.张彭春作为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全程参与了<世界人权宣言>的制定.他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提出了反对西方中心、提倡多元、抛弃宗教哲学纷争寻求道德共识、用良心制约理性等诸多人权理论主张.他提出把"仁"这一道德禀赋作为人权的基础,为面临宗教批判、理性批判和权力批判而陷入困境的传统人权话语找到了新的合法性源泉.  相似文献   

5.
王静  许钊 《法制与社会》2010,(20):277-278
当前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新契约论中的正义理论引了发大家的探讨。本文基于在罗尔斯《正义论》的著作上,简单介绍了罗尔斯有别于传统社会契约的新契约论及其内在价值,并探析新契约论对我国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睢婧 《法制与社会》2012,(33):18-19
功利主义法学曾经在西方长期占主导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后来有很多学者批判了功利主义,最著名的是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它在更高的抽象水平上为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提供了功利主义之外的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论证。本文从正义论的角度批判了功利主义正义观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胡锦光 《法学家》2001,(2):127-12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余凌云博士撰写的<行政契约论>,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科学文库"推出的又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法学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8.
吉尔莫所谓的契约之死,无非是契约自由的丧失,也即和契约正义"合体"的契约自由的丧失。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由"合体"走向背离,是因着"主体平等"和"完全自由市场"在垄断的语境下不复存在。格式合同的出现成了契约自由背离契约正义的典型例证。在格式合同中,合意和选择失去了意义,契约自由背离了契约正义从而走向了形式正义的泥沼。将实质公平理念引入契约自由原则,或许能带来契约的再生。以实质公平理念规制格式合同,通过国家干预性质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实现格式合同中自由与正义的"合体"。本文以格式合同的典型司法案例为例证,研究了如何将经济法关于实质公平的价值理念引入格式合同的民商事审判,以探索一条如何达致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新的"合体"以及契约自由再生的司法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原初状态假设与自然状态论契约假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理论上,罗尔斯继承并发展了自然状态契约论的平等观念,并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在方法上,罗尔斯依然采用了契约式的论证方式,并融入程序正义价值。文章认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与自然状态契约论有很大的不同,其更加注重社会基本结构的问题,契约所选择的正义原则也旨于此。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契约正义角度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正义性本源以及适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程颐确认<论语>是儒家载道的要籍,其理学思想的建构也以<论语>作为基本资源.他的<论语解>采用涵畜经文、直寻义理的解经方式,是对传统传注之学的改造和超越.其以"理"解"仁"的德性之学,以"序"求"和"的礼学思想,以及由治心而治世的学术思路,构成北宋理学的基本框架.<论语解>虽然不是完整的<论语>注本,却以其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深刻的义理阐发开创了北宋<论语>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现今的中国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瓶颈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追根溯源,种种问题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罗尔斯是现代的社会契约论大师,关注于社会正义问题,他的名著《正义论》是现今社会科学者的必读书目之一。本文正是希望能从此书中用公平正义契约论为政改服务,走出改革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邓鸣瑛 《法制与社会》2011,(34):189-189
现今的中国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瓶颈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追根溯源,种种问题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罗尔斯是现代的社会契约论大师,关注于社会正义问题,他的名著《正义论》是现今社会科学者的必读书目之一。本文正是希望能从此书中用公平正义契约论为政改服务,走出改革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灋"义研究的中国语境——《"灋"义》及相关论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宸舸 《河北法学》2007,25(2):54-59
当代学者对古代"灋"字含义的研究,是以<说文解字>为基础,不断批判和继承,并且添加新诠释,进行新论证的过程.蔡枢衡提出了对<说文解字>的质疑,胡大展、武树臣、张永和先后给出了既不同于<说文解字>,也不同于蔡枢衡的新解读.当代学者在论证方法上的贡献是,一方面追求多种论证角度和多重证据,另一方面更加注意"小心求证".研究价值问题上的失语和"古今"语言沟通问题上的随意是研究的缺憾之处.针对前者,要重视对"灋"字的价值阐释,并对理论预设进行反恩.针对后者,研究者要站在古今融合论的立场,对语言表述和研究方法保持一种反省.  相似文献   

15.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原则统领下,以体现公司法律制度公平、正义价值为目的,彼此整合,功能互补的两个原则。从法理层面来看,两者是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的整合,罗尔斯契约论与"反思的平衡"的整合,股东本位主义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社会新兴的一个正义类型,代际正义关系着当代人和后代人如何公平地分配在享有和传承人类文明中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目前,对于代际正义主要有契约论、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等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社会正义具有若干要素,正像David.schmidtz在<正义的要素>一文中阐述的观点那样:正义问题是关于什么是人们应得之物的问题,但是这在实践中的意思取决于实际环境.这个问题可以由相互性、平等、需要等原则来回答.这样一来,正义就是一个展现出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统一性的综合体,但是这种综合性是有限的,这与邻里之间的一体化方式相类似.从David.Schmidtz的观点中可以得出,需要是社会正义的一个要素.本文正是基于这样观点,试图通过分别阐述David.Schmidtz在<正义的要素>一文中对需要要素的理解和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对这一原则的理解,来引出本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柯岚 《河北法学》2007,25(3):182-185
邓正来教授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在批判其他法学理论模式陷入"现代化范式"危机的同时,也陷入了一种"现代化范式"危机,邓正来教授提出了"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仍然是一种根据西方的"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契约自由在当今契约正义中体现出动态的和复杂的特征,那么,在当今我国的国情下,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显得更加明显。笔者认为,根据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应该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契约自由在契约正义中的定位: 一、特殊的历史背景要求契约自由在我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 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当契约自由在近代被西方国家确定为私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时,  相似文献   

20.
"仁义—中道"结构的儒家仁学正义论是中国传统正义学说,其特点是家族本位的血缘伦理正义,主导着中华法系的法律正义。中华法系是一个"礼法"法系,"仁义"居于内,"中节"发于外,构建起"正当"和"适宜"的法律正义,在关于统治的合法性、科举取士、"中平"立法、"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定罪量刑原则、刑罚制度、"调处息讼"等方面都有正面的表现。传统正义学说和中华法系都处于根本性的转型期,应当也可以吸纳西方正义论的基本自由、平等、权利原则,其固有的正面价值是实现转型的积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