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一个新兴平台,隐私权在网络这一新兴环境中,正受到巨大威胁,也使隐私权保护这一问题再次摆到人们面前。我国对于传统隐私权的理论研究虽多,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隐私权保护不够重视,使得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侵权又以许多更新的侵权形式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保护现状和国外的保护模式,进而提出我国在网络环境下对隐私权的可取的法律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2.
隐私权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对隐私权的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现代文明的标志。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隐私权保护制度。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其中,网络环境中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公众人物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隐私权具有特殊性,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志方 《法制博览》2023,(10):34-36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技术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人们的个人隐私也越来越容易被泄露。只要使用网络,个人信息暴露的情况就会存在。而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漏洞、管理缺陷或人为故意造成个人隐私被非法使用的概率就非常高,这对我国的隐私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既要在司法上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还要在公法领域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探讨和研究,如此才能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于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让我国公民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网络。而本文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陆元君 《法制博览》2013,(10):53-54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网络丰富了传统个人隐私权的内容,使其从单纯的人格性权利转变成了兼具人格性和财产性的权利。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之下,被侵害方想要对于其权利进行救济和举证的难度远远大于传统个人隐私权。对于关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的法律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5.
袁乐 《法制博览》2015,(3):111-112
基于对网络谣言的规制需要,包括新浪微博等在内的各大网站正在推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是指将在中国使用网络者的身份和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对应联系及统一的制度。在实践中,虽然网络实名制对减少谣言数量、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也面临着涉嫌侵犯隐私权的问题。网络实名制的健康有效推行,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使之并非"独行"。  相似文献   

6.
张效升 《法制博览》2023,(17):45-47
行政法作为调节公法关系的基本法,对于维护人民群众在公法领域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地位。伴随着隐私权边界的扩展,传统意义上的私法保护已经无法解决当今日益复杂、数量剧增的网络隐私侵权案件,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隐私意识需要。所以,就必须在公法范围内增设对于人民群众隐私权尤其是网络隐私权的行政法保护,以充分弥合私法救济上的不足,减轻被害人的诉讼成本,拓宽网络隐私权的边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以成文法的形式,采取明确统一的网络隐私权行政立法保护,明确行政法中“隐私合理期待”的判断标准,强化对于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行政监管。  相似文献   

7.
王鹏 《法制博览》2022,(13):24-26
目前,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现象普遍存在.美国通过立法加行业自律的方式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欧盟则是通过《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来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美国采取的特殊被遗忘权和被遗忘权的设置,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第十六条对儿童的隐私权亦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的做...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隐私权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身与财产权利,与此同时,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也面临着严重威胁与挑战。网络隐私权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层次,并从民法与经济法两个法域出发进行区分保护,从而建立起完善而且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网上青少年隐私的侵权现象,因其主体的特殊,日渐成为网络社会的又一热点与难点问题。个别网络公司与不良行为者采用“小甜饼”“网络臭虫”等技术手段非法刺探、搜集、滥用网上青少年隐私,这不仅严重侵害了广大青少年的人格权,而且直接危害其身心健康。对此,在立足现有法律法规监督、约束、惩罚的基础上,我国还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法制宣传及鼓励主体自律等,逐步提高对网上青少年隐私权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走进万户千家,博客等网站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晒"生活。但近几年,人肉搜索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安全的担忧,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从人肉搜索案件中吸取教训,要以人肉搜索对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为基础,探讨网络隐私权的内涵、特征,观察我国现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适用、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建立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机制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