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从80年代的单向引进式的开放,走向双向交流式的开放。具体地说,就是从单一的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吸收外商来华投资办企业,转变为我国的商品、技术、人才和资金也能走出国门,到别的国家去投资办企业,参加世界舞台上的国际间竞争。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走向世界的条件。首先,我国经过15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科技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大大解放,市场竞争意识和国际经贸知识已较为普及。有些企业和人员通过  相似文献   

2.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是经济全球化、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俄农业投资开发与合作,拓展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空间,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境外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目前该省对俄农业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在资金、环境、风险保障及投资规模等方面尚存在不利因素,建议在政策、资金、保险、科技等多个方面提供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经济结构发牛的深刻变化,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高达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有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流入部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多了。自1985年底以来,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上升,日本公司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增加。1986/87财政年度,东盟成员国占日本在亚洲私人投资总额的37%,达到8.55亿美元,估计今年东盟国家所占比重还会上升。由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它们的外国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也有明显差别。但总的特点是,外国企业资本在东盟成员国的投资领域发生了变化:投资最多的不再是过去的劳动密集部门,而是技术先进的资本密集部门。要求把资金投放到生产出口产品部门的外国投资申请书,以及外国公司独资的企业数都增加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公司也增加了对东盟成员国经济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5.
大陆和东南亚都在大力吸引台资,且都取得了明显的实绩。从1987年以来台资在大陆和东南亚投资的变化来看,可以发现,台资在大陆和东南亚的投资金额基本上是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台资在东南亚投资较多,势必会相应影响到台资在大陆的投资,反之亦然。因此,有必要对台资在大陆与东南亚投资作一比较分析。一、相同点就台资在大陆和东南亚投资的相同点而言,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投资金额庞大,均占有重要地位。截止1995年底,台商在大陆协议投资金额高达300亿美元,列大陆吸引境外资金的第二位,仅次于香港;台资在东盟六国(不含文…  相似文献   

6.
1982年,随着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爆发,拉美国家经济环境急剧恶化,资金大量外流,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减少,拉美国家从资金净流入地区,变成资金净流出地区,从而严重妨碍了拉美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到1990年,拉美国家初步改变了资金外流的局面。当年的资金净流入额达164亿美元,这是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出现的第1次资金流入大于资金流出的局面;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增加,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1990年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达90.05亿美元,比上年的65.74亿美元增长  相似文献   

7.
泰国与中国相互直接投资.是1975年7月1日两国建交后新兴起来的,是两国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泰国在华投资吸收境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泰国是较早到中国投资的国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泰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增加和提高。从泰国对中国投资地域的扩展来看,最初主要投资于中国的经济特区,接着扩大到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后来又伸延到沿江、沿边以及内陆省会城市,目前已遍及中国二十来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倾斜,泰…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纵横》2000,(10):34-34
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综合统计,从今年初到6月中旬,越已颁发外国投资项目批准书135个,协议总金额3.4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项目增加6%,但注册资金却下降43%.其中,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管委会批准了67个项目,注册资金1.57亿美元,同比项目数增加97%,资金增加79%.计划投资部批准10个项目,总金额1.2亿美元,同比项目数减少了41%,资金减少42%.其余由地方政府审批投资项目,同比减少24%,投资金额减少29%.在此期间,有53个经营有效益的外资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追加投资1.36亿美元,其中突出的项目如:西贡灵中出口加工区联营公司追加投资1250万美元;国际宝石联营公司追加投资1000万美元;TAICERA陶瓷公司追加1000万美元;FORMOSA纺织品公司追加  相似文献   

9.
石油市场的疲软以及诸如汇率变动等国际环境的其他变化,使印尼不能不实行经济改革。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点与外国直接投资有直接关系。因为如果要保持一定的投资水平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政府储蓄的下降就必须由私人投资的增加来弥补。其二、石油出口的下降和官方对外借贷造成的资金净流出使得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增长确实有助于开拓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与我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国家。自中新两国 1990年建交以来 ,新加坡工商界对华投资热情高涨 ,实际对华投资一直保护较好的发展势头。 1993年至 1998年 ,新加坡在华投资成效显著 ,合同金额累计达 310亿美元 ,实际投入外资 12 1亿美元 ,在中国吸收外资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五位。截止 2 0 0 0年底 ,新加坡在华投资累计项目达 9111个 ,合同金额 35 3亿美元 ,实际投入外资金额 16 9亿美元。中国是新加坡海外投资金额最多的国家。两国间的重要投资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工业园、上海三林城住宅开发项目、大连港集装…  相似文献   

11.
据越南《投资报》2001年7月7日报道:越南为了能够实现2001~2005年时期提出的年经济增长率为7.5%的目标,2001~2005年时期所需要的全社会总投资资金预计约为 805~840万亿盾越币(按2000年价格计算,相当于575~600亿美元)。该投资额预计可实现年增长率8~10%,到2005年可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30~31%。在这个数字中,国内资金部分约占60~61%,相当于345~360亿美元,剩下的是国外资金,包括110亿关元外国直接投资资金、110亿关元援助发展资金以及其他来源10…  相似文献   

12.
正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特别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境外投资12年增长近40倍,连续两年全球第三。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27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078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6600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境外中资企业数超过2.5万家。2014年前9月,中企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  相似文献   

13.
海外资本市场:开辟中国社保基金投资的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29日,中国社保基金与10家海外投资机构正式签订投资管理协议。“这次签约仪式的完成,标志着全国社保基金境外投资全面展开,迈开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如是说。自2004年2月国务院原则批准社保基金投资海外以来,经过近三年的漫长等待,社保基金投资境外市场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一、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市场的必要性(一)是社保基金寻求更高安全性和更高回报率的必要一方面,社保基金追求的安全性是与资本市场的风险性相对应的。我国相对落后的资本市场并不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匹配,社保基金投资国内资本市…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24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九大贸易国。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达455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不争的事实。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协议,并使中国最终成为世贸组织第135个成员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据统计,新加坡在中国累积实际投资额超过210亿新元,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国,同时,中国也成为新加坡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1998年新中双边贸易总额达149亿新元,中国是新加坡第六大贸易伙伴国,新加坡则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国。中国入世将是千禧年世界经济的头件大事,对世界各国经济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加坡与中国有如此密切的经贸关系,更需要与时代并进,充分认清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商机和面临的挑战。 有利于开拓中国市场 目前,在半导体、电脑设备、电信设备、汽车等多个行业,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影响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入世后,轿车关税将从86-100%降低到25%。汽车零件关税将于2006年减至平均10%,木材和纸的关税也由目前的12-18%和15-25%降到大约5-7.5%。同时,中国还同意在5年内分阶段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不仅如此,中国也将允许外资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因此,中国入世后,中新两国的贸易总额将会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暨国际融资论坛上,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石资明副司长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人身财产安全面临的安全威胁不断加大。对此,她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个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俄经贸关系更是取得了新的突破,2004年中俄贸易跃上新的台阶,达到212亿美元,中俄相互投资及经济技术合作也取得了新进展。2004年两国领导人进一步确定了到2010年力争使双边贸易达到600亿~800亿美元以及到2020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的目标。这就要求未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要有新的重大突破,在制度创新、寻求新的贸易投资增长方式上都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作为。为此,我们就未来扩大中俄两国的投资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一、中俄两国间…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资金规模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1990年资金净流入100亿美元的基础上,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又增加100多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是拉美国家前几年外逃的资本,反映了外逃资本回流的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已开始扭转,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拉美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1991年拉美  相似文献   

18.
从实体经济上看, 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小幅度调整并未给中国经济的总需求水平带来显著影响, 汇 改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是进出口、就业、消费、投资、经济增长等多项宏观经济重要指标都表现良好。从国际政治 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情况两个角度来看, 我国目前应当恰当地调整汇率和进一步完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由于美国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摩擦日趋激化等原因,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出现了某些新变化。日本在对东盟国家增加投资的同时,又提出“回流资金”等援助措施;东盟国家对日出口不仅总额有所增长,且制成品比重也在上升。根据目前双方经济上互有需要,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双边经济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位优势的选择是中国发展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区位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 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投资要素诱发理论等对跨国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导向作用。目前, 影响跨国企业区位选择 的因素有: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直接目标;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是否有利于发挥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有利于中 国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中国境外投资的影响;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人员的可得性等。中国 企业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重点在于: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跨国投资;加快投资于 东欧地区和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