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生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宣传科学与民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革命斗争的运动,是波澜壮阔的中国民主革命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纪念五四运动,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就是继承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传统,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五四爱国运动以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学生运动为标志。日本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借口对…  相似文献   

2.
“五四”精神是“五四”时期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和风范的概括,一言以蔽之,就是爱国、科学和民主。“五四”精神最根本的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在“五四”运动中,表现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英勇抗争的斗争精神,为民族振兴而执着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争取祖国富强、民主而英勇献身的牺牲精神和既抱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奋斗不懈的求实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感召着一代青年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奋起斗争。1919年5月4日,面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对中国…  相似文献   

3.
姚斐 《瞭望》1989,(17)
七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中,中国青年显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力量,表现出当时一代青年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7,(6)
<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天津爱国青年学生同各界群众一起奋力投入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勇敢地冲在斗争的最前线,对五四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天津革命历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五四运动的起因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1919年1月起,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反帝爱国运动,而是集爱国救亡、思想启蒙、文化革新和现代化启动于一身的一场民族觉醒运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实质,并不是完全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是反对定于一尊、限制和扼杀其他思想派别的文化专制主义,是高举科学、民主旗帜,冲破文化专制主义阻力,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民族文化复兴,这与国内那股"左"的思潮、"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并无共同之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这与蔡元培在北大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一脉相承,互相衔接.  相似文献   

6.
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重大活动和建国五十年大庆,已经过去了。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再加上去年美国霸权主义者侵我主权袭击我驻南使馆,爱国,成了我们当今的重点话题。讲爱国,似乎还有一个很有现实意义且不能不讲的问题,那就是爱国和反腐败的关系。爱国和反腐败,是一双孪生子。爱国,必然同时要反腐败;反腐败,是爱国的一种具体体现。这是被“五四”运动和一切爱国运动的历史实践所验证了的。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其实,最初就是由  相似文献   

7.
70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爱国运动。本文详述了五四运动的起因和经过。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早已完成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任务,但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传统,并没有过时,相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加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这时,上距1840年的鸦片战争,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毛算是80年。从五四运动到今天(1999年),是整整80年。纵观中国近代和现代的这160年,五四运动不但是居中,更重要的,它是这160年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五四运动揭开了这160年历史中全新的一页。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当时,“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首先把青年学生、继而把工人和各阶层民众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地为挽救国家危亡而战斗。这种爱国运动,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人物和广大民众一次又一次反帝爱…  相似文献   

9.
马勇 《理论视野》2009,(6):47-51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究竟是怎样爆发的,多年来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流意见是从爱国主义的“宏大叙事”上来概括北大师生的动机,认为巴黎和会不断传来的外交失败导致了北大师生的不满。这些主流看法当然有道理。不过,我们还可以从许多比较世俗的视角来观察这场具有中国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0.
86年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爆发了一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五四运动。这既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不仅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86年后,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运动进行重新审视、反思的时候,我们发现它折射出来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依然闪耀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五四”运动纪念日已经悄悄地逝去了一个多月。谈到文学、文化,总令人情不自禁地要想起“五四”。其实今年的“五四”也并非悄悄度过,以我狭隘的见闻所及,于光远约集了一些有识之士在“五四”前夕座谈了半天,听说有不少精辟的言谈,  相似文献   

12.
仲云 《瞭望》1984,(18)
春风又一次染绿了未名湖畔的垂柳,一池碧波粼粼的春水,一座傲然挺立的宝塔,一张张焕发青春的笑脸,汇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五周年前夕,我们来到北京大学,在未名湖南岸拍下了这个镜头。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组浮雕昭示后人: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运动,它风靡全国,震惊中外。“五四”运动作为中国革命青年爱国主义的壮  相似文献   

13.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因此,五四运动当之无愧地成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和伟大的转折点。如今,五四运动已经过去75年了。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但是,那场席卷整个思想界的狂飚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示,却是永不磨灭的。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9,(10)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关于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五四运动所蕴含的"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五四精神"助力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我们应铭记历史,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5)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具有伟大思想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研究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要认识其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本身的历史意义,还要把握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影响,既体现在无形中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进程,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促动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提供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姚斐 《瞭望》1990,(18)
今年的“五四”,是90年代第一个青年节。回想五四运动的精神和此后70余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历史,面对90年代,今天的青年会认真地总结历史经验,明确自身在国家建设中担当的任务和使命。 五四运动是我国人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和国内工人阶级壮大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充分表现了根植于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它反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3月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大型系列专题片《青春中国》摄制组的采访,就发扬五四精神发表了重要意见。李鹏说,五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从表现形式上,它是在反对勾结帝国主义、出类民族利益的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但在本质上则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开始独立地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因此,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车向忱教育文集》即将出版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作为车老谆谆教诲过的学生,心中更感到无比的高兴! 车老早在青年时代就于北京参加过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他立志要“唤起民众”“改造社会”,从创办中国大学的平民学校撰写了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涌现了陈云、高尔松、高而柏、吴志喜、方强等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人民的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的业绩和风范,思想和品质值得后人颂扬和学习。高而柏,字咏薇,笔名郭真,系高尔松之弟,昆仲齐名。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人,祖居镇东高家埭村。幼年就读于镇上颜安小学,小学毕业后入上海南洋公学中院学习。他在南洋公学中院读书时,参与反对“尊孔读经”。“五四”运动时期,他接受侯绍裘、杨贤江、施存统、俞秀松等人的熏陶指引,走上革命的道路。在上海他积极声援北京“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参加学校演讲团,开办义务工人夜校,上课教书,宣传亡国痛苦,以唤醒民众。  相似文献   

20.
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中华文明史、否认中华文化、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错误社会思潮,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呈现,表现为鼓吹“以洋为美”的文明观、宣扬“告别革命”的历史观、推崇“娱乐至上”的消费观、推销“消极庸俗”的价值观,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构成严重挑战。其产生原因在于,受到主体、环境、技术、历史等多维因素影响。基于此,要从批判文化虚无主义本质、提升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增强民族文化弘扬力度等方面,不断增强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免疫力和自觉性,捍卫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