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语文教育系统的坐标轴上,大学语文应定位于语文通论课。从纵向上看,大学语文既有异于前大学语文,又不同于后大学语文,它是学校语文的终点,更是未来终身语文的起点。从横向上看,它不应包揽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的任务,不应将口才学、阅读学、写作学等具体的大学语文学科的能力要求全部置于麾下,但却应成为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的绪论和引言。大学语文定位为语文通论,不仅能激发大学生们的理论热情和培养他们的语文通识力,而且能宏阔其语文视野,提升其语文境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语文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并基于自己大学语文的教学体会,指出新时期背景下对我国大学语文课教学的重新定位,进而提出了新时期背景下对我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文学与法律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而探讨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文学特别是大学语文对于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能够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司法口才、法律文书写作等所需的基本技能。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包容心等情感,弥补法学知识学习所欠缺的“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法律专业学生不应仅关注法律本身,而应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理解法律蕴涵的人性光芒,从而在今后司法活动中实现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文学与法律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而探讨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文学特别是大学语文对于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能够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司法口才、法律文书写作等所需的基本技能。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包容心等情感,弥补法学知识学习所欠缺的"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法律专业学生不应仅关注法律本身,而应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才能真正理解法律蕴涵的人性光芒,从而在今后司法活动中实现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又》,是受到各方面欢迎的大学语文课教材。最近读了它的修订本,觉得有不少改进,但在注释方面,仍有多处值得商榷。不揣冒昧,提出来供研究。一、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秦晋殽之战) 《大学语文》注:(以下简称注)还讲什么要报答秦恩呢?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它立足于民族文化大背景,遵循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并以其开放性、体验性、求真求美的双融性、实践综合性等特点成为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学院中,大学语文课是基础课,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何使高职生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并得到收益呢?笔者从注重感情沟通、创造和谐环境、提高学习兴趣;重视设疑提问、唤起积极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注重教学实践、活跃学习气氛、加强能力培养等三个方面作了些尝试,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艺丹 《政法学刊》2005,22(5):127-128
《大学语文》是公安院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素质”基础课。与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步伐相一致,公安院校“大学语文应走向 何方”成为公安院校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积极探讨该课程的学科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定位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本文所探讨的中 心。只有明确了这两点,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才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9.
在各类高校的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课,有系统地讲授古典文学作品,很有必要,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大家共同的认识。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他们学好其他科学知识打下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切地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增进爱国主义思想和提高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意志、思想和情操。从目前高校学生入学时的现实状况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看,我们深切地感到“大学语文”课这两方面的目的任务同等重要,不可偏于一端。我们认为这两方面又应以提  相似文献   

10.
使大学更像大学——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教育作为传播和创造人类明的事业其精神和品格无疑是高贵且神圣的然而这种作为大学特征的高贵性和神圣性,在我们现实的大学中却显得淡薄且逐渐被疏远,而与此精神相悖的功利主义,庸俗风气则日见昌盛,这无疑显现了大学中存在着深重的精神危机,要使大学显现出自身就有的高贵性和神圣性,就就该让大学像个大学,而大学更像大学的基本途径,就是对大学与政府之间行政性隶属关系的解构和致力于大学地自主办学的新制度创造。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因此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定位,必须坚持法治这一最高原则,在社会转型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应该进入法治时代。法治时代是一个讲法律理性和逻辑方法的时代。法治时代的法治理念承载不了太多的内容,我们应该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原则下,熟练掌握法律思维、法律方法、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成为法治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的概念直接来源于政治用语。对政治概念不加区分地法律化,引起概念逻辑的混乱,并导致了对权利的肆意破坏。因此,应当抛弃传统的"政治权利"概念,而提出"宪法化、法律化的政治权利"概念,即参政权体系。  相似文献   

13.
闫然 《行政与法》2014,(1):15-20
面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异地高考制度只能作为当前高考招生分省配额与教育平等权冲突下的过渡手段.要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则需要在宪法学语境下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探讨高等院校的价值定位和招生政策取向,并借鉴国外教育行政体制的经验,以期为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招生难题从一个新的角度给出破题路径.  相似文献   

14.
沈家本无疑是中华法系走向近代化的关键人物。他整理我国历代刑制,撷取近代西方法学先进理念,终将古老中国延续千年的律法带入近代。沈家本的司法观在清末改革过程中渐趋成熟,并在新律修订中得到较为完整的呈现:其一,司法独立,司法权与行政权应相互分离;其二,法制统一,法律不应有厚薄之殊;其三,刑罚应以教化为要,刑罚轻缓、狱制文明;其四,尊重人权,废止人口买卖。  相似文献   

15.
宋才发 《河北法学》2006,24(11):68-72
WTO后过渡期是一个具有特别含义的法律概念.WTO后过渡期中国的外贸出口面临着三大制度性障碍,在此期间引起贸易摩擦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开始成为后过渡期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后过渡期的中国企业必须树立新的营销理念和机制,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欧美的贸易反倾销,并在反倾销道路上学会博弈;国家要抓紧修订和完善适应WTO规则需要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6.
欧福永 《时代法学》2009,7(4):86-92
禁诉令是中国香港法院用于解决它与内地法院民商事管辖权积极冲突的方法。在First Laser Ltd.案和LWSv.TNN案中,香港法院都讨论了是否签发禁诉令来禁止当事人继续进行在内地的诉讼。这两个案例较全面地揭示了香港法院审查针对内地诉讼的禁诉令中请时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以及签发禁诉令需满足的条件。禁诉令在保护我国内地的民商事管辖权和重要公共政策方面亦具有积极意义,内地可采纳该制度,对禁诉令的概念、签发条件和运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制裁措施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7.
冯洁语 《法学研究》2020,(2):169-189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涉及私法与公法的协动。从比较法来看,私法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作用有两种解释路径:一是依托既有权利(如所有权、健康权等)受侵害,扩张损害概念,从责任范围层面涵盖生态利益;二是创设环境权或环境秩序权,从责任成立层面涵盖生态利益。两种进路的背后反映了对于公私法关系的不同认识,前者认为公法、私法并行救济,后者则认为私法救济优先。我国环境法学说传统上采第二种进路,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和“民法典草案”则有采扩张损害概念的整合进路的趋势。我国目前立法与司法实践仍存在体系上的龃龉。应当贯彻扩张损害的思路,在构成侵权的情况下,在责任范围中考虑生态利益。在不构成侵权的情况下,具体考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能否类推适用民法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建构对国人法律信仰的培育意义深远。文章从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恶性案件说起,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缺失法律信仰的原因,阐明了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具体路径。目的是让法律信仰植根于大学生内心深处,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Public evaluations of the police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the East and West as police legitimacy resides in the views of the public. Using survey data from over 800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the U.S., this study compares and contrasts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global satisfaction with the police and specific evaluations of police demeanor, integrity, and effectiveness. Three groups of predictors, including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experiences, and locality were used to explain these perceptions. It was found tha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viewed the police less positively than Americans. Some factors such as media influence and college major had a consistent effect on perceptions of the police across the two countries, while other factors such as victimization and fear of crime had varied effects depending on specific evaluative area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olicy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