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睿 《先锋队》2013,(13):22-23
侯马市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坚持把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放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之审视和思考、部署和推进,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努力提升"三有一化"水平,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提升"三有一化"水平,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三有一化"建设,是社区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坚持抓队伍、重  相似文献   

2.
兵团第四师六十八团社区通过"5+4"工作法、"三有一化"建设标准、"五心换五心"工程创建和谐新社区,但还存在社区党总支核心地位凸显不够,党建经费紧张,群众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必须健全团场社区党建支撑体系,创新团场社区党建工作理念,探索党员管理新方式,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的质量,推进社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彭阳县以"四化一评"为着力点,积极构建"小社区、大服务"的"服务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搭建一体化平台,优化服务阵地。新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完善区域化支撑,整合服务资源。采取基层组织联建、发展大计联议、富民产业联抓、惠民实事联办、党员干部联管、党群关系联促"六联"措施,广泛开展机关和社区结对帮扶、互助共建活动。  相似文献   

4.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这是目前中央正在推进的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社区党建工作的区域化,是基层党建紧扣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党建短波     
正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将组织生活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推动党内教育常态化。"一化"——严格基本制度,促进组织生活规范化。通过从严规范组织生活,从严规范主题党日,从严规范固定活动日,提升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制"——实行报备制、积分制、提示制、督导制。各级党组织每年年初制订组织生活年度计划,于1月  相似文献   

6.
王军  李宗明 《实践》2010,(9):42-42
<正>赤峰市紧紧围绕实现社区建设"三有"和构建城镇"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工作目标,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和投入力度,在实现"三有一化"目标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创新一个模式,不断加强组织体系和共建机制建设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有效整合了区域内组织、设施、人力等党建资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的新形势,社区党建工作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党建是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党及时制定了从社区抓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社区这个最基本的单元和谐了,才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改革的精神,坚持党的执政地位,探索出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楼组党建"是新时期党有效组织和动员社区党建资源的新方式,其实质是将各类党员嵌入到楼组管理和楼组服务中,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对基层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社区在实践中成功探索了"楼组党建"的运行模式,创造性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政治功能,增强了党的合法性基础,改变了社区居民互不往来的邻里关系,推动了社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的本质属性是社区成员的公共参与和互动.执政党的社会属性及其性质和宗旨与社区属性相契合,依靠加强社区党建来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在新形势下,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客观要求以加强社区党建来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要求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要走向社会化,要努力扩大党的工作社会覆盖面.  相似文献   

10.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也由单位制、街居制发展为社区制。同时,党和政府在社区治理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三个层面,不断改革、优化和完善。从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到当前的社区治理,全国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立足本土的探索和创新,各地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文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脉络,基于对各地社区治理创新涌现出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社区治理取得的巨大成效,提炼出社区治理的基本经验。据此认为,社区治理将呈现四种发展趋势: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智慧化。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努力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和谐太原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当然,面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中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日渐凸显,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社区党员管理难、社区党组织协调"共建共驻"单位能力弱、社区干部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创新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牧团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团场的离退休干部、工人和其他人员随着改革和发展分批分期地移交给了社区管理,逐渐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区建设牵涉到千家万户.因此,如何在社区工作中,加强管理,突出服务,切实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杨剑 《江淮》2012,(10):31
近年来,马鞍山市按照"抓示范促提高"的社区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区党建工作品牌,有力地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2009年以来,2个社区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社区分别被中央文明委、民政部等部委表彰为"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先进文化示范社区",2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7个社区党组织被市委表彰为"先进  相似文献   

14.
王晶 《共产党人》2012,(19):41-43
石嘴山市现有16个街道,117个社区,社区党组织160个(总支18个,支部142个),街道社区党员9771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24.3%。近年来,石嘴山市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三走进两提升"(走进楼院、走进家庭、走进单位,提升街道社区服务水平、品牌特色创建水平)为载体,不断提升"特色社区"、"星级社区"创建水平,着力破解部分社区"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场所议事"等问题,努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钟爱保  杨蓉 《党史文苑》2012,(10):42-4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管理重心的下移,引发了城市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导致职工对企业、单位的依存程度弱化,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涌现出大量无行政主管、无明确挂靠关系的新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严重削弱了党的组织系统的控制能力,在此情况下,作为执政党如何满足最基层区域内群众的各种需求,代表他们的利益,增强对他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成为新时期党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试通过对新时期制约社区党建进一步开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社区党建发展的新模式和方向,以期开创城市社区党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完善居民区决策机制,培育基层自治骨干,形成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自治组织,成为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建设成果最生动、最广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刘莹 《世纪桥》2015,(3):18-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确立,社区将承接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城市社区党组织作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必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党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城市社区党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群众基础在基层,党的发展活力在基层,党的执政成败还在基层。"访惠聚"活动不仅是了解基层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主要手段,还是叩开党同基层、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的"心门"的一把金钥匙,更是党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和田市纳尔巴格街道阿格其布拉克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分析,"访惠聚"活动加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实现了"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肇庆市委切实增强"主业"意识,扎扎实实抓好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努力构建"六好"(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社  相似文献   

20.
乔云 《先锋队》2012,(31):42-43
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集成升级"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有力举措,是适应城市发展、夯实基层基础、促进民生幸福的客观要求。确保网格化管理落实到位,实现"网"住社区大小事、解决问题不出"格"的目标,需要在推行这一模式中着力构筑有效的工作体系。科学化组织。强化组织领导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前提。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指导、社区管理中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总体格局。层层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