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王卫国  吴民许 《中国法律》2010,(5):2-5,56-59
已经实施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修订,已于2008年10月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此次修订将针对《消法》实施以来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和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其中,对金融服务等新领域中消费者保护需求的回应,将是《消法》修订者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1994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虽然仅经历了短短四年多时间,但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用已显现一斑,许多权益受损的消费者靠它讨回了公道。然而在该法的施行过程中,由于立法的一些缺憾,对一些条文理解乃至适用出现了歧义,以致影响到了《消法})应有作用的发挥,其中,争论最多的当属对《消法》第49条的理解。鉴此,笔者结合立法本意与司法实践对《消法》第49条作一探解,与前辈同仁们商榷。《消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  相似文献   

3.
张妍 《法制与社会》2013,(12):237-238
本文从消费者主体资格及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两个方面探讨知假买假情形下是否能适用《消法》第49条的惩罚性赔偿规则;从《消法》、《合同法》及法制理念方面否定知假买假行为。  相似文献   

4.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事侵权责任形式。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中也有相关的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中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这一规定就是《消法》根据《民法通则》中“赔偿损失”这一民事责任承担的基本形式要求,结合发生在消费领域中较为常见和普遍的利用欺诈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而专门规定的加罚性加重处罚。该项  相似文献   

5.
一、商业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及认定。在我国,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欺诈,就是采取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那么,在法律意义上“欺诈”又是指什么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关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  相似文献   

6.
首创汽车销售适用双倍赔偿 去年3·15前夕,周瑞生在审理一例因购买汽车而引发的赔偿案中,大胆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双倍赔偿,成为因汽车消费存在欺诈而适用消法双倍赔偿的全国首例。  相似文献   

7.
厉兵 《法制与社会》2013,(29):261-262
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但房地产开发企业误导、欺诈、违约等行为层出不穷,投诉与诉讼数量众多,但因《消法》未将商品房列入其调整范围,使消费者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立法背景、商品房的特殊性及公平性等是《消法》未将商品房列入调整范围的主要原因。但从《消法》的立法宗旨、所调整的法律主体的性质上以及从商品房的属性上来看,应把商品房列入消法调整范围,才能有更加有效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黄嶷嶷 《法制与社会》2013,(35):263-264
随着201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的审议通过,消法中正式构建了消费者的后悔权制度。本文在对消贾者“后悔权”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后悔权的法理正当性及我国消法中后悔权构建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医疗过失责任不可适用《消法》第49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人从 2 0 0 1年 8月 2 4日的中国消费网看到一篇题为《患者受欺诈 ,获得双倍赔》的报道。该报道介绍说 :发生在辽宁省某市的两起医疗纠纷案件 ,经由人民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规定 ,判决医院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同时依据《消法》第 49条的规定判决医院双倍返还手术费。这两个案件的判决在当地开了医疗过失双倍赔偿的先河 ,被消费者保护团体认为是一种创新 ,“既拓宽了《消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范围 ,加大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力度 ,也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了新的渠道 ,值得提倡。”本人认为 ,虽然医疗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0.
马忆南 《中国司法》2002,(11):38-39
最近,围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一些媒体和学者,就“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是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保护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依照《消法》相关规定,知假买假索赔行为不是“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行为,因而不受《消法》保护。这本来是明白无疑的道理。但是,有的论者却将它等同于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行为,强行列入《消法》的保护范围。《为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正名》一文(原载《法制日报》2002年7月18日一版,以下简称“为文”),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11.
对于患者是否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目前在学术界及实践中尚存在一定争议。从消费者的定义判断以及出于保护作为相对弱者的患者,患者应当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以适用《消法》。但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消法》适用于医疗消费纠纷体事项有一些特别之处,包括:医疗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在医疗消费中受一定限制,《消法》第49条惩罚性赔偿规定在医疗消费中可以适用,《消法》与相关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围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一些媒体和学者,就“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是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保护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依照《消法》相关规定,知假买假索赔行为不是“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行为,因而不受《消法》保护。这本来是明白无疑的道理。但是,有的论者却将它等同于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行为,强行列入《消法》的保护范围。《为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正名》一文(原载《法制日报2002年7月18日一版,以下简称“为文”),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乍看“为文”,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伴随“王海购假索赔现象”的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经营者及各级执法机关的普遍关注.《消法》第49条对商业欺诈行为所设定的罚性赔偿责任,一直是社会上、行政执法上及司法审判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对其理解及适用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工商行政管理机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是成功的,但其适用范围仅限制于商品欺诈和服务欺诈的违约责任,不包括侵权责任,同时确定最高限额为价金的一倍,都存在缺陷.<侵权责任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了恶意产品损害责任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也存在部分问题.修订<消法>,应当借鉴美国惩罚性赔偿责任和我国台湾地区<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制定《患者权益保护法》规范医患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是否适合调解医患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医务界、法律界以及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患者是否是消费者以及《消法》是否适合调解医患关系。首先我们看一下《消法》中涉及消费者的有关条款是否适合患者: (一)《消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权利的条款,但没有消费者应遵循义务的条款。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消费者与  相似文献   

16.
亚生 《江淮法治》2009,(12):34-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被当作奢侈品的汽车越来越多地驶进寻常百姓家。可是,用户一旦买到以欺诈行为生产、销售的汽车,怎么办?是依照《合同法》,经营者构成违约,车主要求将车子退回,还是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简称“《消法》”),经营者构成侵权,车主要求“退一赔一”?如果索赔,是由卖车的商家还是产车的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1倍。”该条即是本文所称的惩罚性赔偿规定。我国传统的合同法理论认为:在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同中不能规定惩罚性赔偿。而英国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颁布施行,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现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没有法律责任的法律无异于空头支票。《消法》第七章专门规定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使《消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得到切实的落实。法律的规定为消费者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有力的斗争武器,对于执法部门更好地运用有关法律规定制裁在消费领域内发生的侵害消费者的现象与行为有着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刘武俊 《政府法制》2013,(16):10-11
近日,实施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迎来大修,消法修正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首次提交审议。我们每个人无论职业身份差异都拥有同一个角色——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消法是一部与我们每个人的权益都休戚相关的重要法律,消法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伞。消法这把破损不堪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伞,该尽快打上法律的补丁。  相似文献   

20.
来 信近日我花 50 0元邮购了两本书 ,翻阅后发现两书中竟有 1 1 0 0处错误 ,据此 ,我要求经销方除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简称《消法》第 4 9条的规定双倍赔偿书款外 ,还应按每错一处赔偿 1 0元及其因此造成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 ,行吗 ?读者 :杨某复 信买书是消费 ,购书人的正当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在购买者与经营销售方双方因书的质量问题发生纠纷时 ,其处理准则原则上可以适用《消法》。但从来信看 ,你要求按《消法》第 4 9条规定赔偿双倍书款适用法律不妥 ,因该条的规定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