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焰 《同舟共进》2012,(10):3-6
“两千年交往”、“半世纪仇怨”,这两句话曾是中国人与“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国关系的概括。处理同日本的关系,在中国对外政策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人——特别是不大熟悉复杂国际关系的人——看待中日关系,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而现代化社会对思维的要求恰恰是理性化。在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下,如何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处理好对日关系,真是需要大手笔、大智慧。  相似文献   

2.
数字     
《小康》2008,(7):12-12
"不见得所有人都喜欢中俄发展战略合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但是这种双边关系和战略协作的发展,是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的。因此,它不管某些人喜欢还是不喜欢。"——5月23日至24日访问中国的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直言不讳地说。"不见得所有人都喜欢中俄发展战略合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但是这种双边关系和战略协作的发展,是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的。因此,它不管某些人喜欢还是不喜欢。"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北京大学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直言不讳地说。  相似文献   

3.
资讯     
声音"希望香港青少年做爱国爱港的薪火传人。"——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看望参加第六届"相聚国旗下"活动的香港青少年时提出希望。"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展示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相信对话的成果会进一步坚定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信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表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同志在把握中国民族问题"家底"基础上,对中国现有民族关系作出基本判断,由此形成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从而提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战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三个维度具有层层递进关系,包含重要理论内涵,在其处理中国民族问题基本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最终实施好基本战略,才能形成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局面,从而根本解决中国现实存在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5.
余谋昌 《桂海论丛》2015,31(3):4-13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新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和伟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期间,把治国理政战略布局概括为"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实际上是对"中国梦"做的具体解释,是将"中国梦"条理化和具体化。"中国梦"的关键是实践,是实现伟大目标的行动,即"实干兴邦",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国人民人人都有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梦想。"上天入地下海",这不仅中国地质学家的梦,也是中国人的科学梦想。全体中国人的梦集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同心协力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实现。"上天":开发利用太空地质资源;"入地":开发利用地壳深处地质资源;"下海":开发利用海洋地质资源。这是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新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两个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为了更好推进"两个布局",必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促进的。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实现整体推进、协调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开放。2015年中国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首要任务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地时间1月2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出席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在回答关于当前中国改革重点问题时,李克强表示。  相似文献   

8.
"两型社会"建设是关乎中国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不仅仅是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或是经济发展转型。这个战略不只需要理念创新,更需要政策支撑。中国当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扑面而来,并引发各类社会矛盾。面对如此严峻形势,秉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理顺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财税政策为抓手,凸显绿色低碳元素,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发生战略误判的可能性在上升,因为美国在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过程中,由开始阶段的"仲裁者",发展到现阶段直接参与对中国的制衡。目前中美战略误判所付出的代价为,两国已"半"进入修昔底德陷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避免中美战略误判的主要途径,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还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本刊 《创造》2014,(3):26-27
正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云南省的一些州市已经在着手练好"内功"。"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提升。如何积极融入这一战略?云南省的一些州市已经在着手练好"内功"——昭通:交通枢纽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一肩挑‘两洋'离不开昭通市。"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长张纪华说,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北京不提经济中心定位,不是要放弃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而是要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于城市战略定位。调整疏解北京城市功能,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克服"舍不得"的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而我们,同属于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懂得了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这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与"美国梦"不同,"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  相似文献   

13.
武炯 《友声》2015,(2):10-11
3月初的北京乍暖还寒,而距离2000多公里外的曼谷依然是炽热炎炎。由全国友协秘书长李希奎率领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50人正是在这样的季节转换中,开启了为期6天的"中泰青年精英百人交流"活动。今年是中国和泰国建交40周年,为增进中泰青年交流与了解,夯实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面向未来培养中泰友好接班人,由全国友协、中国驻泰国使馆和泰中文化经济协会共同主办的"中泰青年精英百人交流"活动于2015年  相似文献   

1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种变革既要体现在生产方式上,也要体现在资源利用方式上。世界各国按不同国情、不同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策略,我们称之为资源战略。这一资源战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开采型"——勘探、钻井,向地壳深层要资源;第二类是"储备型"——封存本国仅有的资源,开采别国的资源,如在"全世界找石油";第三类是"再生型"——收集传统工业化过程中丢弃的"废物","再回收"与"再制造",这是应对资源短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国,重视选择资源再生战略,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与主义相关联,有什么样的社会就可能有什么样的主义。社会治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存在或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治理。在我国,社会治理又总是与社会主义问题分不开的。那么,要全面深化研究我国的社会治理问题,重新发现和认识我国的社会及其社会形态所处的历史方位,处理好社会与各种主义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社会治理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我国社会治理中的"社会主义"关涉到三个分子式或不等式,即:社会主义/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其中,作为分子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和作为分母的主义——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其生成和演进是合乎历史与逻辑的,但在特定的时空论域内它们之间是不等质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带一路"总抓手——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战略研究》黄志勇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这是一本"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有关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战略研究方面的专门研究文集,对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何静 《传承》2014,(9):144-145
"无为"并非老子的专利,却是属于他的典型标签和记忆。"无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规律,以"无为"成就"有为"。于老子所处的战乱频繁时代,"无为"既是对统治者的劝慰,也是对人民的慰藉。今天,"无为"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它教育人们和谐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诸多原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成了社会生活中难以破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对此,西方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现代意义上处理这一问题的机会并在探索中逐步积累经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解读"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这一重要判断,是立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五大关系"的战略思考;是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而提出的,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认识论根源,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属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资本理解的独特性在于强调它的"关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定或忽视了资本的"物质"性。资本"物"的方面构成了它的内容,是呈现其"关系"属性的载体。撇开"物"的方面谈论资本,将陷入资本的抽象化,并忽视资本的历史意义和使命。但资本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对这种"关系"属性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抽象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容易产生将社会人际关系等同于资本的错误思想。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它具体体现了资本家和工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以及结果中的对立、剥削与竞争关系。在这些具体关系下,同时也隐藏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不协调、不平衡的关系。对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当要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好人与人、自然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合理地发挥资本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