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十年代一次没有成功的国共谈判章士钊,湖南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从50年代起,章士钊就做了很多有益于国家统一的工作。当他看到了《人民日报》刊载的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中国政府愿意在可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章含之在她《我与父亲章士钊》(《文汇月刊》1988年第4期)和新近出版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文汇出版社2002年8月)以及她主编的《章士钊全集》中,都收入了“文革”期间的两封重要信件:一封是章士钊写给当时行将被打倒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封是毛泽东接到章士钊写给他为刘少奇求情的信之后给章的回信。这两封信都是研究中国当代史,特别是研究“文革”史的极其珍贵的材料,反映出章氏当时确实是竭尽全力地居中调停党和国家这一二把手之间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章士钊,字行严,1881年生,湖南长沙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多才多艺、独立特性的他。活跃于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终其一生,无党无派,亦官亦士,一生交游甚广,是20世纪富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孙中山曾说“行严矫矫如云中之鹤。苍苍如山上之松,革命得此人,可谓万山皆响”,中国共产党许多领导人也与其结有深厚友情。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先生曾先后三次向毛泽东上书,坦陈自己的意见,忧国忧民之心溢于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一个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诚挚情怀。 (一) 1957年“整风反右”期间,章士钊在全国政协征求民主党派意见的座谈会上诚恳地发言说,希望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优良传统。他引用了一句古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他说譬如一个水果,表皮坏一些不甚要紧,削去一些并无损果子的味道。唯果子自核心处腐烂生虫,虽表面光泽尚存,但从里往外逐渐腐烂,此果终不可食。共产党乃国家兴旺之柱石,犹如果实…  相似文献   

5.
章士钊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并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国民党的惯用伎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延时间,胡搅蛮缠。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这个代表团中,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  相似文献   

6.
你可以嘲笑布什德克萨斯口音,也可以细数他犯过的无数次口误,但你不能否认,在一半美国人反对他的同时,是另一半美国人在2000年把他送进了白宫。2004年11月3日,4年前的一幕重演。布什在被无数人“恨”着的同时,也被很多人“恋”着。最终,他还是美国人民的总统。  相似文献   

7.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支脍炙人口的老歌伴随他走过了6个年头,如今他已由一名普通的保安员当上了管理将近百人的保安分队长,并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3次,3次被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评为“全市保安系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他所带的班多次被分公司评为先进班集体。他,就是宣武保安分公司六中队分队长——康会良,当笔者走近他,向他问起从事6年保安工作的感想时,这个坚强的汉子眼睛湿润了,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好“军嫂”的故事……记得那是我当保安的第一年夏天,…  相似文献   

8.
夏伟 《探索与争鸣》2023,(6):149-160+180
钱锺书何以能在1942年沦陷于日寇铁蹄下的上海辣斐德路亭子间里坚持完成其学术里程碑《谈艺录》,原因有三:一是早年受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启发,他认定古典诗歌研究是值得托付并必须坚守的人生志趣(即“基本自我”之“自由诗心”);二是因开朗性情,他热衷于表演、表现其才华与研究成果(即“基本自我”之“讲台情结”);三是如柏格森所言,任何基本自我总会受到外界困境挑战,而获得幸福与自由的唯一方式是在困境下坚守自我,钱锺书接连在蓝田国师与辣斐德路亭子间遭遇困境,但在个人坚强与友人建议的双重作用下,他转而将研究与表演欲专注到笔砚间,完成了“角色蜕变”,终达成个人学术的首个巅峰。  相似文献   

9.
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曾任北洋政府代总理的朱启钤,是两位不同时代的总理。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十分关心这位“前总理”,他们之间的交往给朱家的后人及老一辈知名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朱启钤号桂辛,是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曾任交通部部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时曾出任北方总代表。1949年国共和谈时,章士钊先生作为国民党政府的代表之一参加和谈。章士钊与周恩来、朱启钤都是老朋友了,故周恩来一见章士钊便问道:“行老先生,你我的老朋友朱(启钤)先生现在在哪里,情形怎样,没去台湾吧?”章士钊将朱启钤…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章士钊(字行严)先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中一个略有争议的人物。几年前,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一位学者曾写过一篇父亲的小传《风雨沧桑九二春———记章士钊先生》。作者在文章的起始是这样总结父亲一生的:“章士钊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他活了92岁,一生经历丰富,在思想上、政治上走过曲折复杂的道路。他鼓吹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策划过暗杀清廷要员的活动,后又转而提倡苦读救国,拒不参加革命组织。他赞成过资产阶级代议制,又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他接近过袁世凯,又参加了反袁、讨袁斗争。后来投靠…  相似文献   

11.
丁仕原 《湖湘论坛》2010,23(2):85-86,91
章士钊是近代著名的无党派人士。他早年投身革命,参与了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在国共和谈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抗战胜利前后,他同其他国人一样,也曾经做过政党梦,并一度组建了学会。政党没有建成,他又着手实业公司的组建,开始商业运营。可惜好景都不长,这两个理想均腹死胎中,没有实现。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章士钊一生丰富多采,历史不能忽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身分感     
所谓身分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即“我是谁”。人对自己都有个自我评价,这里既有中正的“自分”、“自若”、“自尊”、“自重”、“自知之明”,也有自我肥胖的“自负”、“自命”、“自视”、“自恃”、“自是”、“自诩”、“自夸”等等,还有失去自信的“自馁”,以及适当表现风度的“自谦”。人们从一个人的这些“自我流露”里,多少可窥见他之为人。比如一个支部书记,本来是党的基层工作者,他却处处以“官”自居,动辄发号施令,口口声声“这些老百姓”如何如何,你说他是怎么认知自己的呢? 身分感,也是对“他人如何称呼自己”的一种敏感。那位支书,人家叫他“老王”,他装听不见,呼他“支  相似文献   

13.
读来读去独来独去王钢他的年龄:32岁他的出身:农家子弟他的身份:河南省最大的私营企业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他的信条:读来读去独来独去很少有人深究,“读”字的一半为什么是“卖”。还是在踞有中国银行河南分行进出口处这个“白领宝座”之时,生吞活剥也好,细嚼...  相似文献   

14.
简述复式教学“静”态结构优化复式教学一半或大半的时间是在“静”态下进行的,它是复式教学课堂结构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内容。“静”态教学(自动作业)怎样为学生的自我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动”、“静”在交替过程中的地位及教学程序,紧...  相似文献   

15.
中原 《今日广西》2008,(2):79-79
“原本以为他是一位稳重成熟的管理人员,但当我看到他办公桌上摊开的几袋吃了一半的零食时,我立刻开始考虑适合这个岗位的其他人选了。”  相似文献   

16.
明明本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一次班上有人丢了东西,查去查来他的疑点最多,班主任老师责令他写检讨、退赃款,同学们则指指点点议论他是小偷。半个月后,问题查清了,正当老师要还他清白、为他恢复名誉时,派出所又找上学校,原来他上周真的跟几个不法青年一起当了扒手。老师不明白,怎么一时的错怪,竟使一个好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心理学中,这种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容易使该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贴标签效应”,其一是因为标签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人的“个体意识的自我认同”。如…  相似文献   

17.
《政协天地》2011,(10):46-46
古言“夫妇判合也”,判者,半也。夫妻双方在未结婚前都不算完整的人,各是有待于匹配的一半。结婚之后,两个一半相互匹配,结成一个完整的“体”,所谓“夫妇一体”。由此,男人、女人的生命才获得其完整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8.
李秀江 《小康》2009,(1):74-76
“要么一步登天,要么跌入深渊。”何军民不甘心的是,金达印刷厂不会因“五虎下山”倒闭,却很可能要死在土地上。建设用地被克扣,建了一半的厂房拿不到土地证和房产证,企业无法融资。他说:“这种死法,死不瞑目。”  相似文献   

19.
直面崇拜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与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分析探讨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机制发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存在“以偶像为中心”的他恋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型等几种不同的行为类型,在心理动因上则表现出理想我的投射、现实我的肯定、认同与归属的需要以及渲泄缓解压力的需要等几个方面。这种偶像崇拜对青少年自我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具有积极地引导与调节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不贪为宝     
虽是个男子汉,但每个月收入比在高校当教授的妻子少了一半还多。妻子有时拿此事开涮,都遭到我猛烈回击,“咱混得再差也是个户主”。最近妻子所在学校分房是徐州铜山新区的牛山别墅,独体别墅50万元,联体别墅40万元,家境好的争先恐后报名买“独联体”,我们因囊中羞涩,没有报名的勇气。妻子的同事打电话鼓劲道:“你们家老田是公务员,让他贪点不就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