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东涛  万伟 《唯实》2008,(7):47-50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规模有所扩大,但不同产业的投资规模却相差悬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对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也至关重要,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尹玉翠 《发展论坛》2003,(11):58-58
一、开展“三下乡”活动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三下乡”工作是党在新时期开展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为农民群众服务、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更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优势。“三下乡”活动的对象是农民、农村,“三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三下乡”的对象和根本目的共同要求我们,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一是要贴近实际。就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当地农村的中心工作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来开展,积极为农民增…  相似文献   

3.
宋海洋 《新长征》2023,(11):33-34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  相似文献   

4.
加强贫困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一、现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贫困山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进步。但与经济发展显得有些不相适应,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逐步增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效益意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想富、早富快富的愿望十分强烈和迫切。但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仍然存在,还有一定市场。不少农民还缺乏大胆闯市场,放开手脚大干大发展的胆识和气魄,小富即安,小亏即瘫的小农意识依然很有影响。一部分农民甚至还抱着安贫守旧,随遇而安,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思想,有一种指望别人来帮助、来扶贫的“等靠要”依赖思想。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从共和县的实际出发,发展先进生产力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优化畜种、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十分重要。进一步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六个要:一要出以公心。批评和监督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要着眼于帮助各...  相似文献   

7.
李日升 《发展论坛》2002,(10):48-48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发展民营经济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如何更快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使它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助推器”,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为什么”上的问题。发展民营经济对于推动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转移劳动力。要想农民致富,必须减少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使余下的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使土地生财。民营经济点多面广,遍布城乡,且大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能够安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二是可以加快农…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关键在于发展,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在于发展,要更好地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键也在发展。凤凰要实现全县稳定脱贫,农民增收,就必须突出发展主题,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加快扶贫攻坚步伐。一是着力抓好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五通”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基础。今年要新增通电村13个,累计达310个;新增通公路村8个,累计达313个;新增通程控电话村43个,累计…  相似文献   

9.
李广 《发展论坛》2002,(6):50-50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一大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上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上,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和一些领导干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唯书唯上。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却不这样。有的是“收发室”式地贯彻上级指示,上级…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既要全面把握,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防止顾此失彼;又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坚持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坚持统筹,要哺要带;三是要重视改善生活条件,引导农民创造新生活,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加速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我们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高排滨 《共产党人》2004,(17):14-1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找准着力点,从农民群众最盼、最难、最烦的事人手,在有为中获得威信.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农民群众最盼的事做起当前,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而苦得是没有技术,没有思路。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消灭绝对贫困,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能否如期脱贫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十分紧要的问题.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一业为主与多业并举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而言,要加快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就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一个或几个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贫困地区脱贫也是如此.为群众提供稳定收入的途径和产业,这是脱贫的内在要求.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念山水经、走特色路,建立了一批支柱产业,为稳步脱贫打下了基础.但有的地方在脱贫中,支柱产业的选择不切实际且摇摆不定,今天以农业为主,明天以企业为主;去年种烟,今年种茶,结果不仅没有给群众增加收入,反而使老百姓背上了经济包袱,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地方由于资源贫乏,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差异大,客观上不可能建立起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帮助这部分人脱贫,在生产门路和产业选择上,过分强调一业为主、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等口号不符合实际.现实的选择一是把农业放在首位,坚持从农业抓起,尤其要大力实施温饱工程,解决群众吃饭问题,这是当务之急;二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户而宜,宜粮  相似文献   

13.
1、“中心”意识。必须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牢记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强国富民,就是最大的政治,因而,有较强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2、开拓意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一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从“两个效益”出发,敢闯敢冒,勇于开拓进取。3、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要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围绕我国城镇化路径存在激进和保守之争。要理解农民城镇化的真实逻辑,必须要从农民主位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农民进城买房现象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民具有强烈的城镇化动力,其动力机制是经济发展、家庭代际关系、社会竞争及公共政策等方面综合作用形成。然而农民在进城的同时保持了理性的思考和选择,他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保持了与农村和土地的联系。这种城市与乡村的互补关系构成了农民城镇化的限度。半工半耕式的城镇化道路是当前农民的最优选择,政府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08,(10):40-40
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撰文指出: 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辩证唯物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6.
陈云的人民利益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他认为:共产党员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国策,还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只有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陈云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决定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旨在紧紧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关键是要代表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在,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民群众新的利益要求与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新矛盾。  相似文献   

18.
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山村农民要脱贫致富,笔者认为,应坚持四个“引导”。  从破除“等、靠、要”思想入手,引导农民树立勤劳致富的意识。笔者调查发现,贫困山村的村民普遍低报自己的收入,制定脱贫规划时把目标定得低低的,而把要求上级扶持的资金规模定得高高的,以便保住“特困”的帽子。人多耕地少,农闲时间多,但农民学技术、搞开发的不多,打牌、闲逛甚至赌博的却比比皆是。群众的观念陈旧,是阻碍贫困山村脱贫致富的突出问题。因此,要摆脱…  相似文献   

19.
赵洪君 《奋斗》2008,(6):38-39
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目前通河县经济发展相对不够,究其根源还是工业化发展不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河县要实现崛起,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即坚持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及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即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同时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有利于”;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