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成为影响地区和国际安全局势的重要因素。在“9·11”事件和随后的阿富汗战事之后,尤其是近年来的“颜色革命”风波后,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呈现出新的特点,有关大国对中亚安全环境和自身利益的界定也在不断调整。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未来中亚安全局势的演变。在未来,中亚安全局势既有挑战,存在着危机与对抗,也有机遇,存在缓和与合作的可能。国际合作对于解决中亚安全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正由浙江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浙江省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会承办,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分论坛"中国浙江地区与韩国友好交流国际学术会议暨崔溥漂海登陆530周年纪念会"2018年5月17~20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杭州市举行。本次会议以中韩海洋文化与交流为主要议题,以维护中韩两国友好和平环境、促进民间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亚国家呈现出安全威胁更大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安全形势日渐复杂。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国家利益与合作国的利益交织。因跨国经济体的出现,使得境外主权国家的领土上出现了与己甚至与第三国相关的共同利益体,以及安全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联的密切性增强,共同利益与安全不断增多。一国境外利益与安全相互承载,国内安全与海外利益安全互为命运共同体。上述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所在国的相关资源和多元化途径获得。安全保护最好的方法是事先预防。因此,国家间加强双边的、多边的乃至地区组织框架内的安保合作,可使安全命运共同体和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面对跨国非传统安全威胁时,能获得共同安全、综合安全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欧洲模式与世界:经验与启示”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适逢《罗马条约》签署50周年。二战结束至今,欧洲一体化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洲模式”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具有哪些重要的特点?该模式对外部世界有何影响?该模式面临着哪些挑战?该模式能为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中亚地区的农业经济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苏联经济日益陷入危机,中亚的农业也相应地步入了发展低谷,同样经历着日益严重的危机。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中亚农业经济经受了巨大的阵痛,并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一  相似文献   

6.
中亚石油与中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展望21世纪,中亚石油潜力巨大,可能成为今后世界石油市场极为重要的新角色。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来石油的依赖度日趋增大。中亚石油将成为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因此,我们应对中国——中亚石油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亚地区国家当前面临的内外威胁,如非法武器贸易、毒品泛滥、水资源利用问题矛盾、难民问题、边界问题等产生的原因背景,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的现实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一带一路"是以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为双核心的重大战略构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意义,但同时也给中国文化安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文化抵御西方强势文化霸权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强大,境外不良宗教思潮的影响更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为应对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中国政府宜重点加大中国文化传播力度、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增强抵御不良宗教思潮渗透能力,加强战略运筹,在"一带一路"实施推进过程中,切实维护中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中亚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以及发展缓慢的原因.传统的地区一体化理论范式存在其合理内核,但不足以涵盖所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中亚地区的一体化需要具备综合性、无霸权和机制化等条件,可以把这种新地区主义模式称为"战略一体化".中亚地区一体化机制建设的过程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述中亚地区一体化的条件并没有完全具备,导致一体化机制建设进展缓慢.中亚地区的重要地区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在前期成果、合作领域、合作理念、机制化建设等方面为中亚一体化提供了条件,与中亚新地区主义模式的本质特征相契合,在中亚的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为中亚的一体化机制建设提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东方思想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汉城举行8月26-27日,由人民日报与韩国东亚日报共同举办的“东方思想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汉城举行。两天的学术会议气氛热烈。能容纳300人的希尔顿饭店会议大厅内座无虚席。除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外,更多的是来自韩...  相似文献   

11.
唐世平 《当代亚太》2003,55(3):14-18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中国崛起”成了一个令人关注和广泛讨论的议题。许多地区外 (主要是美国 )和本地区的观察家都对一个强大后的中国将如何运用它的力量感到不安。随之而来的是 ,“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地区国家中也逐渐流行起来。如何理性地评估中国崛起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将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几个角度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内恐怖极端主义发展态势严峻和阿富汗北部局势不稳是中亚地区面临较高的"伊斯兰国"威胁的内外环境背景因素。"伊斯兰国"威胁在中亚地区的主要表现包括,"伊斯兰国"中亚籍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高职位军人和政治人物受到"伊斯兰国"的影响;社交网站是"伊斯兰国"向中亚进行宣传和招募人员的主要途径。目前,中亚面临的来自"伊斯兰国"的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10日,由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与南太地区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澳、新驻华使馆的官员以及澳国立大学、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现代院、国研所南太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法国研究》2009,(1):76-77
《Comme j'ai aiméla Chine!Il y a ainsi des pays,que l'on accepte,que l'onépouse,que l'on adopte d'un seul coup comme une femme,comme s'ils avaientétéfaits pour nous et nous pour eux!Cette Chineàl'état de friture perpétuell  相似文献   

15.
米尔济约耶夫担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以后,乌便将修复和发展与中亚邻国之间的关系作为乌外交政策的优先目标。通过调整中亚地区政策,乌与其他四个中亚邻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这种改善为中亚地区一体化的重启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由于乌外交政策的发展方向仍存在不确定性、中亚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集体身份的形成困难重重、域外大国对中亚地区一体化所持的立场不明朗等原因,导致重获生机后的中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仍存在许多变数。  相似文献   

16.
17.
东南亚与中亚:中国在新世纪的地缘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都是既有重要战略地位 ,又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缘战略枢纽地区。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既可为中国提供广阔的陆海活动空间 ,也可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和市场支持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是中国在新世纪周边地缘战略中需要重点经营的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亚太地区当前格局问题,中俄双方学者均认为美国与欧洲先后陷入危机,未来5至8年将呈现收缩态势,在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全面衰落。俄方学者认为,在欧美因为经济危机陷入衰退的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却保持了蒸蒸日上的增长势头,国际经济中心已经向亚太地区转移,国际政治中心也将会向亚太地区转移。中方学者则认为,美国处于相对衰落的过程,而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同时崛起,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国际权力出现扁平化,竞争的中心向亚太地区加速转移。在亚洲高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体系已不适应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俄方认为,2011年,美国重返亚洲,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加强在本地区的军事同盟体系,大有围堵中国之势。俄罗斯融入亚太需要和平的地区形势,建议在中、俄、美之间建立三边安全机制,为本地区中小国家提供安全保障。中方认为,在新的地区形势下,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地区政治、经济、安全秩序,欢迎并愿意协助俄罗斯在亚洲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新的地区秩序应当是开放性的、包容性的,与亚洲国家多样性相适应的。在积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政治、安全议程。俄方学者认为,欧洲深陷金融危机,短期内不能解决,俄罗斯经济发展重心将向亚太地区转移,着力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欢迎美国、欧洲、中国等世界各国和地区参与。中方认为,远东西伯利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并且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高,在两国政府的主导下,已经进行了一些合作。随着俄罗斯"东进"战略的逐步明确,双方可以在项目开发、投资等方面进行研究,发挥双方比较优势,深入合作。在中亚地区,美国撤出后的阿富汗将成为本地区新的安全威胁,加上原有的三股势力,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令人担忧。俄方认为,应当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的优势,密切关注阿富汗形势,加强与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合作。中方学者认为,应当发挥上合组织在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解决中亚问题的根本,还在于通过经济合作使中亚国家走出贫困,从而实现长治久安。因此,应当积极推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进程,与欧亚联盟等本地区其他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张亘 《法国研究》2010,(1):43-46
<正>2009年10月16日至18日,由武汉大学发起的保罗·克洛代尔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与瑞中教育集团协办了该项盛事,武汉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法语系和武汉大学法国研究所担当了会议的承办方,卡西欧(上海)贸易公司则作为赞助方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参与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法国、日本、瑞士、加拿大、美国等国的4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国外参会者几乎每人都有过至少一部有关克洛代尔的著作问世,来自巴黎四大的名誉教授米歇尔·欧唐先生(MichelAutrand)则更是国际公认的研究克洛代尔的权威学者,  相似文献   

20.
后冷战时期,因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地位,中亚成为国际竞争中新的地缘战略资产。土耳其出于因应国际形势的客观要求,大国雄心的国家夙愿以及对中亚丰富能源的巨大需求,将中亚视为其"外交战略的轴心"。土耳其正发党执政后,其中亚战略举措愈加务实和多元。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契合了中土两国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