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金友 《党员文摘》2008,(10):19-19
几年前,还是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到湖南的一个县调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群农民围在外边要反映情况.但被当地的干部拦住了。吴仪很生气。就说:“请干部出去,让农民进来!”结果。吴仪这次调查,听到了很多“非常真实”的情况,也发现了很多“非常严峻”的问题。为此.吴仪深有感触地说:“我当了国务院副总理后.最大的苦恼就是听不到一线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汪金友 《实践》2005,(7):46-47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湖南省的 一个县调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时,一 群农民围在外边要反映情况,被当地 的干部拦住。吴仪当时很生气.就说: “请干部出去,让农民进来!”结果这 次调查,吴仪听到了很多“非常真 实”的情况,也发现了很多“非常严 峻”的问题。为此,吴仪副总理深有 感触地说:“我当了国务院副总理 后,最大的苦恼就是听不到一线群 众的意见。地方的领导干部有些情 况是不会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前不久透露了她一次下乡调查的经历。去年,她到湖南的一个县调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时,一群农民围在外边要反映情况,被当地的干部拦住。她当时很生气,就说:“请干部出去,让农民进来!”结果,她这次调查,听到了很多“非常真实”的情况,也发现了很多“非常严峻”的问题。对此,吴仪副总理深有感触地说:“我当了国务院副总理后,最大的苦恼就是听不到一线群众的意见。地方的领导干部有些情况是不会告诉我的。”(3月11日《报刊文摘》、3月8日《新京报》)我猜想,当时的场面一定非常尴尬。一群干部坐在屋里,围住吴仪,喋喋不休地汇报自…  相似文献   

4.
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加江西人大代表团讨论,讲了她在湖南考察血吸虫病遇到的情形:一到基层,当地干部就将她团团围住,把前来反映疾苦的农民挡在人群外,吴仪只好喊一声:“干部们退下去,农民朋友们走上来。”这才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及时拨付了专项救治款。吴仪坦言:“我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听不到基层的声音。”吴仪的苦恼,说白了是沿袭已久的“制度安排”使然。领导下基层,通常所到  相似文献   

5.
要做好“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就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最近,我带着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的问题,在岳阳楼区部分乡、村、组进行了调查了解。我觉得,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必须注重提高他们的创新工作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创新工作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松劲。当前农村情况表明,要发展农村经济,要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亟待培养和提高农村…  相似文献   

6.
百言堂     
百言堂福肚·公肚·草肚胡忠仁有位农民朋友,曾拍着自己肥大的肚子说:“我这肚子,要是长在干部身上就是福肚,长在我身上就是草肚了。”说完引来一片笑声,无独有偶,前不久,我与一位干部朋友闲谈,言及身体,他拍着弥勒佛般的大肚,不无得意他说:“有一点我比你强,...  相似文献   

7.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也是党与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关系。农民朋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只有各级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精神,与农民打成一片,培养真实情感,农民才把干部当知心朋友,也才信任干部,才敢说实话,抖出掏心窝子的话。  相似文献   

8.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也是党与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关系。农民朋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只有各级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精神,与农民打成一片,培养真实情感,农民才把干部当知心朋友,也才信任干部,才敢说实话,抖出掏心窝子的话。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的干部和老百姓,究竟谁是“父母”?写下这个命题,我想起了当年焦裕禄顶风冒雪访贫问苦时,握着老农民的手说:“我是你的儿子,看望您老人家来啦。”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说不出一句话。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邓小平生前所发的那句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视人民为父母,心甘情愿做人民的好儿女,是一种宝贵的“公仆”意识,闪耀着共产党人特有的人格魅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干部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开口闭口,动辄便是“我作为父母官……”众所周知,父母官是封建社…  相似文献   

10.
过去时南江县赶场区的村社干部而言,“开农民会”就是“催账会”,非常头疼。而今,村社干部们惊喜地发现,现在开会。不仅人到得齐,时间准,大多数农民还拿着小本本进行记录。是什么原因调动了农民开会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1.
常听说农村工作难做,农民工作难做,有时候给群众办好事,没准还要被群众误解。有人把原因归结为农民的觉悟低。其实,根本的原因并不在此,而在干部自身,在于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对待老百姓。只有真心实意,才能赢得民心。这是我在吉安县永阳镇参加“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的切身体会。永阳镇有个村交通不便,一条通往外面的黄泥道被村民称之为“烂尾路”,年年修,年年烂糟糟。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镇干部准备发动该村党员干部义务整修路面,我也参加了劳动。开工那天,大家干得很认真、很起劲。料想不到的是,村里的群众对党…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一些地方,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不满,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相似文献   

13.
准格尔的山洼里故事多。山洼里的故事天天都有新内容。2001年,当新世纪的春天带着雪花降临在这片热土,当全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在刺骨的寒风中蓬蓬勃勃地开展时,骤然间,一个新名词──干部返租承包,成了农民群众议论最多的新话题。关于干部返租承包,主管农业的旗委副书记阿木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他说:返租承包原指科技人员以合同方式租赁农民的生产资料,以新技术、新手段直接从事生产经营,进行典型示范。特点是风险共担做给农民看,利益均沾帮助农民赚。干部返租承包借鉴了这一形式,又赋予其新的内容,它指干部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濉溪县农民张其均,因女儿被医院输错血致死,而连续上访了10年。到官司终于打赢了之后,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这是个人命关天的案子,可许多干部却斥责我无理取闹!我不怕告状苦、不怕告状累,但实在受不了干部对农民的感情蔑视!我见过上百个干部,只有一个干部起身给我倒了一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深入,内蒙古兴和县委组织动员县直各科局1561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传授农牧业生产适用技术,与农民交心、谈心,给农民送温暖、送技术、送政策,帮助农民排忧解难,发展生产。县委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县委、县政府的形象工程来抓,制定了硬性政策,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办法,要求每个科局必须为所包的村办一件实事,找一条经济发展的路子,机关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县委领…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种病害。解放前的40年间,江西因血吸虫病猖獗而毁灭的村庄达1300多个,死亡30余万人。解放后,处于重疫区的人民,喜愁交加:喜的是翻身得了解放,愁的是“鼓胀病缠身,有田无力耕”。毛泽东在杭州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5年秋,全国正处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毛泽东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深入农村,调查了解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11月24日上午9时20分,毛泽东的专列驶进了江西向西火车站。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书记邵式平、方志纯、刘俊秀和6位…  相似文献   

17.
我是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百善煤矿党委组织部干部。我矿在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时,筑起了五条防线,收到了较好效果。在此,介绍给大家。一是警示线。通过专栏、广播、电视、电化教育等形式从正反两方面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使干部提高自重、自警、自省意识。二是防范线。建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承诺制度》和《八小时之外情况报告制度》。在民主生活会上以及年底群众评议干部时,干部必须报告本人“八小时之外”活动情况(包括个人请客、吃请、因公外出开会、旅游期间活动等情…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19.
自从“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叫响以后,我便非常留意西部人的新闻,在电视上看他们的身影,从报纸上读他们的行踪。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西部的农民与东部的农民相比确实很穷.甚至有些人至今还穿补丁衣,吃玉米面糊。二是西部的干部与东部的干部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谈吐,一样的衣装,一样的小车,一样的楼房。  相似文献   

20.
绛县县委书记卫孺牛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倾注了满腔真情,奉献了一片赤诚。他人如其名,名符其实,老百姓称他是勤勤恳恳为人民低头拉车的“孺子牛”。把车拉向富裕路“为人民拉车,就要瞅准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富裕路迈进。”卫孺牛同志经常告诫他周围的干部:“农民是衣食父母,每一个干部都要时刻把农民的冷暖挂在心头,农民的需要,就是干部的工作,农民需要什么,干部就要提供什么服务。农民得的是‘缺钱病’,绝不能给农民开‘花钱方’。怎样为农民开‘挣钱方’,开‘致富方’,作为县委书记,就看你这个拉车人如何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