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热心读者给《国外理论动态》编辑部来信,对杂志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大至栏目的设置与题材的选择,小至版面的增加与字体的大小,使我们深受教益。《国外理论动态》是大家的思想园地,读者们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为杂志今后的编辑工作提供了动力与方向。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选登部分读者来信,促进编者和读者的交流,欢迎大家以各种方式(信函或电邮)给我们来信,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1997,(10)
《南风窗》杂志在今年8月号发表了总编辑秦朔致读者的一封信,信中希望读者能帮他当一回“总编辑”,为《南风窗》“找题目”,出谋划策。姚先生是四川成都人,目前在深圳承包着四川一间企业。看到8月号的这封信,他第一时间把电话挂到了本刊编辑部。姚先生说,特区的业余生活虽然丰富,但他却什么爱好都没有,他不打麻将,不唱卡拉0K,更不好保龄球什么的,做生意之余,他唯一爱好的,就是买书和看书,目前,他的个人藏书超过10万册。姚先生说《南风窗》是他每月必读的一本杂志,他最喜欢我们的“独家策划”,建议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国际影响的题目,比如柬埔寨最新局势等等。他还向我们推荐了一套影响世界未来的书籍,并热心地告诉我们这些书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得到。另外他还希望我们继续做一做中国的贫富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姚先生说,如今的生意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加入进”读书一族”的行列,他希望能与本刊多些交流和沟通,互相聊一聊读书心得,互相受益。于是,在放下电话之前,我们约定。以后每月至少通一次电话。还有许多读者和姚先生一样,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和建议。“城市故事热线”代表《南风窗》所有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金秋十月,又到了征订季节。今年,“城市故事”将继续为我们的热心读者赠送带有《南风窗》特色的纪念品。同时应广大读者朋友的要求,我们还将在我们的热心读者当中开展“读书”活动,为大家介绍一些好书。只要您将1998年订阅《南风窗》的订单复印件寄来我社“城市故事”,写明回邮地址、姓名和邮编,我们便会将您的名字编入我们电脑里的读者名单中,并在节日为您寄去我们的祝福。如果您无法在当地邮局订到明年的《南风窗》,亦可将订费寄来杂志社直接订购。至今为止,“城市故事”已经拥有过千名热心读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获益良多。而在未来的岁月里,希望有更多的热心读者,与我们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亲爱的读者: 白驹过隙,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刻。伴随着2006年的到来,扩版后最新一期的《国外理论动态》与大家见面了,希望这本崭新的杂志能给各位新老读者带来惊喜,它也承载着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对各位的新年祝福。《国外理论动态》自2003年扩版以来又走过了三个年头。此间,我们继续秉承立足现实探究理论的原则。一方面,我们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中出现的新变化,以此构成我们思考各种问题的宏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1992,(9)
在不久前的一个读者评刊会上,我问大家: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栏目是哪一个?一个读者不加思索就脱口而出:《上班一族》。我问:喜欢它什么? 答曰:亲切、贴近,讲出我们想讲而又表达不出的话儿。我觉得这是对编者的最高褒奖。可同时也有热心读者给编辑部写信说:《上班一族》初看还挺新鲜,可翻来覆去就那几套,一看再看就令人厌烦了。我们听够了那些倾诉、发泄。我觉得这是对编者的善意警告。反映上班族的生活、让上班族有个说话的地方,是我们办这个刊  相似文献   

5.
玻璃屋     
《1992:南风窗的“精品年”》(见本刊1991年10月号)与读者谋面后,热心读者的来信纷至沓来,阿蓝在感受到热心读者的挚诚之情外,更感到肩头的压力好沉好沉。精品年,我们要超越自己。广西北海市农业银行的黄国桂读者来信指出杂志中出现的一些错字、病句、校对错误,来信最后说:“说实话,过去发现《南风窗》有错字、病句,总觉得‘在所难免’、‘情有可原’。读过《1992:南风窗的“精品年”》后,为推动《南风窗》向精、尖、高发展,跃上新台  相似文献   

6.
本刊2月号发表《欢迎“读者挑错”》一文之后,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挑错信”数十封。读者们十分欢迎本刊今年改进质量的这一新举措。江苏省大丰县的杨爱松同志说:“这充分显示了编辑部诸君的坦荡胸襟和一心为读者的敬业精神以及严以律己的可贵品格。”吉林省长春市的吴  相似文献   

7.
金秋十月,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对于《国外理论动态》而言,读者的来信就是最令人鼓舞的收获。我刊自2004年9月刊登《读者调查表》以来,陆续收到全国各地新老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这次调查的读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各位读者对我们的支持将是我们在困难中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学界同仁的肯定与赞赏坚定了我们继续秉持高瞻远瞩的姿态,立足于理论研究领域的决心,而阅历丰富的老读者对我们应该多关注社会现实的提醒则使我们认识到,深刻的理论研究必须植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这一现实语境当中。还有的读者表示了每期内容太少,不够读的“不满”。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也随着我们编辑力量的壮大,我刊将于2006年扩大版面,为大家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1998,(1)
崭新的一年,崭新的《南风窗》。更好的印刷质量和更精美的纸张,让我们付出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但您一定会发现,今年订阅《南风窗》,并没有花更多的钱。不减价而上档次,行家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们就不怕亏?”说句实在话,我们怕的。有哪一个办杂志的人,不是在苦苦经营,不怕亏本呢?然而,十几年来,我们的一大批忠实的读者,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们,用他们的心和情谊。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便是把杂志办得好一点、更好一点。于是,我们决定冒险。我们知道,只有真正提高杂志质量,才能更广泛地吸引读者,把《南风窗》办成一份全国精品大刊,这才是我们最后的目标。在新的一年里,“城事故事热线”仍将为她的读者继续建立“热心读者档案”,您只需在1998年2月份之前将1998年订阅《南风窗》的订单寄来“城市故事热线”,我们将为您寄上一份纪念品。如要加入“热心读者”的朋友,请注明。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亲爱的读者和作者: 冬去春来,时光如梭,《国外理论动态》又和读者、作者一起迎来了新的一年。在此,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广大读者和作者恭贺新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杂志的主要栏目上。在《专家访谈》栏目中,我们努力使选题更加贴近中国现实,专家评析的主题大都是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紧  相似文献   

10.
答刘进读者     
最近两期《南风窗》出版后,阿蓝听到和看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意见,说《南风窗》很多版面采用了文字加衬底灰网的设计,“白雪公主”成了“灰姑娘”,年纪大的人读起来很费力。阿蓝就此问题特意请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1.
工会知识     
最近一段时间,我刊接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来电,询问有关工会各个方面的问题,编辑部应读者的需要,本期开办了《工会知识》专栏。此栏目在今后将陆续为读者介绍有关工会方面的法律和知识。希望读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相似文献   

12.
我刊《读者调查表》自2004年第1期刊登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截至2004年9月,我们在大半年的时间内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在来信的读者当中,既有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也有仅仅出于对国外理论发展的兴趣而订阅本刊的非理论专业人员,他们当中既有青少年学生,也有年逾八旬的退休老人。读者群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多层次性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因为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一直是我们杂志努力的方向。广大读者给予我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1987,(10)
《南风窗》杂志致力于宣传开放、改革,广东是全国开放、改革先走一步的地区。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了解广东,《南风窗》特举办到广东开眼界活动。凡全年订阅《南风窗》的热心读者,均有可能获得免费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开眼界的机会。具体办法如下; 一、在1988年1月号至12月号《南风窗》的12期杂志里,不定期地设《南风窗》读者意见表,凡每次均能认真填写《南风窗》读者意见表及寄回本社的,有机会参加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主编的话     
吕文发同志给编辑部寄来诗歌《博览读者赞博览》,阅后给予我们极大的鞭策和鼓励。现予以刊发,其目的并不是自我陶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1994,(2)
最近,本刊编辑部收到了热心读者——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煤矿孙建国的来信。孙先生是本刊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义务宣传员”之一,和本刊已通信一年有余。“义务宣传员”又是“质量检查员”,不仅自愿地宣传本刊的宗旨、特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1998,(3)
旧岁新年交替之际,“城市故事热线”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寄来他们的订单要求加入“热心读者”的行列,而我们也赶在新春之际为他们寄上我们的一份心意礼品。编辑的台面也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方的祝福卡,在新春之际温暖着杂志社每一个人的心。 “城市故事热线”的读者朋友们已经自己结成了笔友。他们之间互相通信,讨论一些人生的问题。有时,他们也会把问题寄来编辑部,让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四川石油财经学校的张文读者来信说:我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很难跟父母和身边的老师、同学沟通,因为他们总是那么现实和繁忙。但是通过《南风窗》结识的几位笔友却可以互相谈论理想和苦闷,一起分享快乐和失落,我找到了一份可以信赖的友情,是《南风窗》为我架起了这座桥梁。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希望我们的“城市故事热线”成为你的知己或为你找到知己,希望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共创生命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10)
今年第6期“城市故事”在编发了《好人为何没‘好报’?》一文的同时,我们发出了“请读者谈谈自己的看法”的邀请,许多“城市故事”的读者写信或打电话来编辑部,谈了他们的一些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在这一期里,我们编发他们的一些见解,看看您的看法与他们是否一样。  相似文献   

18.
编读茶座     
<正>读者陈娇:多年的读者身份,让我见证了《工会博览》杂志由月刊到半月刊、旬刊的改变,目睹了它成为中国工人报刊协会优秀期刊之首的历程,现在阅读改版后的《工会博览》,发现它的可读性增强了,也增加了需要与职工的互动,希望杂志能够成为一本真正的职工报刊。编辑回答:感谢您对杂志的关注与支持!我们编辑部在整个杂志的选题策划方面克服了一些困难,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新的一年里杂志编辑部还将进一步加强《工会博览》的可读性,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挥挥手道声再见。再见,朋友。 8月21日,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我才松了一口气,本刊的第一届“开眼界”活动终于较为圆满地结束了。是为了让各地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开放改革后的广东,也是为了增进我们与读者的友谊,今年,本社举办第一届广州、深圳、珠海“开眼界”7天免费游活动,去年10月在杂志上刊登启事后,读者填写的表格与来信纷至沓来,其中有不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从中抽选了10名全年订阅《南风窗》并寄回每期意见表的热心读者,参加这次活动(名单已在9月号公布)。作为《南风窗》的“特派员”,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7天。 17日上午,读者们来到了杂志社所在地——颇有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06,(12)
2006年“调研中国”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64所高校、645支团队的报名申请。我们对所有报名参与团队及所在高校表示衷心感谢。经过本刊编辑部认真讨论、评选,确定了12支“调研中国——2006《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最终入选团队,现公布如下:告示我们将尽快与入选团队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