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万金油先生     
《唯实》2003,(1):89-89
万金油乃万金有先生之尊号,而非那种蚊叮虫咬、头昏眼花、晕车晕船抹之有效、居家旅行必备之油膏。万金有先生走南闯北,工作调动频繁,抓过工农业、管过文教卫、宣传部门称过长、组织部门当过头……由于他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因此百姓尊称他为“万金油”。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吴小如先生学术造诣深厚,在戏曲和古典文学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而他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因为“认真、坦率和热情是吴小如先生为人处事的鲜明特点”.更因为他对传统国学的一往情深。因为热爱国学,所以他几十年如一日.醉心于国学的研究与传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反映在读书方面也是如此。对自己偏爱的作品,他总是反复玩味,以致随手拈来即成文章,而对有些古人的作品,即便有人推荐,他也不一定有阅读的兴趣,在心情不顺的时候尤其如此。通过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代伟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一作为政治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看重历史,在老一辈中国领导人中首屈一指。没有哪一位革命家和思想家像他那样对中国历史熟悉到如数家珍的地步;没有哪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像他那样能通过中国古代战例和王朝更替获得如此之多的借鉴。作为诗人,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独具的史识。  相似文献   

5.
黎淳是岳阳华容县人。他是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的湘籍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明代湘籍名人如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李东阳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先生清德重望,诚可谓一代伟人矣!”黎淳为官清廉,不为己私,主张正风俗,革奸弊。他一生追求朴质直率的品格,因此以“朴”名其身,字太朴,号朴庵,他说:我爱朴树,是因为“朴”符合我的性格。这种品格就是“高可仰,广可荫,坚可倚,巍峨蓊郁,独守而长存,有君子之道”。在世人多贵华而贱质的时代,黎淳追求质朴、刚直独守的操行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如此想,也如此做。…  相似文献   

6.
万金油乃万金有先生之尊号 ,而非那种蚊叮虫咬、头昏眼花、晕车晕船抹之有效、居家旅行必备之油膏。万金有先生走南闯北 ,工作调动频繁 ,抓过工农业、管过文教卫、宣传部门称过长、组织部门当过头……由于他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 ,因此百姓尊称他为“万金油”。万金油幼时只跟着私塾先生读过几天《百家姓》、《三字经》 ,文化程度不高 ,但他参加革命工作后 ,官却做得四平八稳 ,稳中有升。他不论转到哪个行业 ,调到哪个部门 ,都能很快进入角色。拍他马屁的人说他是全才、全局之才 ,他也以为自己聪明绝顶 ,天资过人。他永立于不败之地的经验 ,…  相似文献   

7.
隔山 《党课》2012,(11):119-121
李苦禅先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充满了正大浩然之气,体现出阳刚之美。齐白石曾赞叹李苦禅:“英也过我也(英指李苦禅)。”并预言:“苦禅的画是要传世的。”李苦禅先生不但是卓越的艺术家,还是位爱国志士。他曾在北平投身地下抗日斗争,救助抗日军官,建立地下联络站,为抗战筹集资金,也曾被日本宪兵逮捕,身陷囹圄,始终不屈不挠。  相似文献   

8.
他应该有三个身份:书法家、收藏家、作家。著名书法家周俊杰先生说:“他压根儿就是一介文人,从文学里走出来的书家。” 他是赵世信先生。 苏轼、林散之是他喜爱的书家,那自由、随意又透出法度的风格流露在他的笔墨之间。近来,赵先生又喜欢上何绍基的字,他书法作品中的飘然清逸、稚拙灵妙就是最好的证明。作品“碧树数丛堪作障,青山一半不知名”,写得端严神凝,却又掩不住骨子里的风雅。他的风格与书法中的雄强派不同,他们是“大江东去”的狂野不羁,而他却是风轻云淡、从容信步;他们走平坦坦、直通通的大马路,而他偏爱曲径通幽、芳香四溢的花间小径。  相似文献   

9.
周长海先生以画梅闻名,他自己也最看重其笔下的梅花作品,自号梅屋主人。甲申盛夏,我有幸拜会长海先生于他的画室,得见先生与他的作品,始知先生不止梅花画得自成一格,风格独具,其他诸如禽鸟、荷花、松、竹、兰、石也自成风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不私亲属○漆应得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的独立和自由,艰苦卓绝地奋斗了四十余年,功勋卓著,并于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如此功高位显的孙中山,却从未给自己和亲属谋过好处,也未给子孙留下巨额财富。他就任临...  相似文献   

11.
1986年 11月 22日 ,首都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沙飞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了他的 200幅代表作品。作品展出后,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沙飞的摄影作品数以千升。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反映抗日战争光辉历程的作品,他的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他的革命摄影理论和实践,为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时代的沙飞 ,爱好文学、电影、绘画、木刻,尤其喜爱摄影。 1936年 10月 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上,他亲耳聆听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木刻家的教诲。鲁迅先生炯炯有神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 ,以…  相似文献   

12.
书法艺术是书家精神气质和抒发情感的具体表现和自然流露,行草更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书体,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说:“观人书法莫如行草”李力生先生对行草有较深的研究和彻悟,他的作品充分的反映了他的才情睿智。作品主要吸收了宋米芾“流畅、多变、沉着、痛快”的艺术特点,并深得米书用笔之精髓。李力生先生作书多采用长锋羊毫,以笔柔韧而易于起伏的特点,使点、画、线条极富运动感和节奏感。为了增强书法的艺术效果,在用墨上又进行了一番大胆尝  相似文献   

13.
童婧 《新湘评论》2009,(4):42-44
踏上湖南省桃源县这块神奇的土地.溯沅江而上十余公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如此逼真、如此生动、如此不加掩饰而又仙雾缭绕地展现在眼前,她是如此地让人兴奋惊喜不已!如果说,1600多年前,陶渊明寻访桃花源后,把桃花源当成了他的精神家园、灵魂净土、“不足为外人道”的绚丽之梦的话,那么,今日存于世间的桃花源.却是那么实实在在地拓展着古桃花源的意境.演变成人间一方群芳争妍的美好乐园。  相似文献   

14.
童婧 《学习导报》2009,(4):42-44
踏上湖南省桃源县这块神奇的土地.溯沅江而上十余公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如此逼真、如此生动、如此不加掩饰而又仙雾缭绕地展现在眼前,她是如此地让人兴奋惊喜不已!如果说,1600多年前,陶渊明寻访桃花源后,把桃花源当成了他的精神家园、灵魂净土、“不足为外人道”的绚丽之梦的话,那么,今日存于世间的桃花源.却是那么实实在在地拓展着古桃花源的意境.演变成人间一方群芳争妍的美好乐园。  相似文献   

15.
, 《福建党史月刊》2013,(11):37-38
资产阶级革命派:富强之梦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孙中山先生毕生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奋斗。他在《建国方略》里提出的设想,在时人看来就是一种高远的梦想——修路:铁路10万英里。修碎石路100万英里。修浚现有运河,并新开辽河、松花江间运河及其他运河。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原校长蒋梦麟在《忆孟真》(傅斯年字孟真)一文中回忆说:“12月27日为北京大学52周年纪念。他(即傅斯年)演说中有几句话说他自己。他说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他自己的学问比不上胡适之先生,但他办事却比胡先生高明。最后他笑着批评蔡、胡两位先生说:‘这两位先生的办事,真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17.
正林语堂先生曾如此描述一个人:"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他就是重塑北大精神的校长——蔡元培。蔡元培逝世后,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写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光辉伟大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江艳  吴曰友 《党史文苑》2008,(12):55-56
徐特立作为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和培养了几代青年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导人毛泽东、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维汉等,在青年时代都曾受教于他。徐特立嘉言懿行、为人师表,深受青年们的敬重和爱戴。在徐特立六十寿辰之际,毛泽东亲笔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9.
禾佳  王梅  高斌 《前线》2009,(3):56-58
老舍先生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家、戏剧家和文学家,更是北京人的骄傲与自豪。老舍先生的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作品大都取材于他所熟悉和深爱着的北京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他那淳厚、传神的语言词汇也都源于劳动人民,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深受人民的喜爱。他的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茶馆》等剧目已成为中国话剧经典,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20.
王锦慧 《党建》2013,(8):61-6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当读到这著名的诗句,就会想起杰出诗人臧克家先生。他1925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生涯近80年之久,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生命就是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