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官的标准     
从历史上看,对于官员大致有两套评价体系:一套来自官场,另一套来自民众.有那么一部分官员,官场认可,老百姓亦称道,像范仲淹;有一部分官员老百姓极力推崇而官场却不容纳,如海瑞;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官场和民间都存在争议,像改革家王安石、张居正;更多的官员,在官场上被认为是好官,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十足的贪官、昏官、庸官.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1,(8):60-60
叶匡政在5月28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最近很多地方兴起了一场“治庸”的官场整肃风暴。官场不乏庸官已成社会共识。何谓庸官?简单说有三种表现:或是思想平庸僵化,或是行为庸碌无能。或是人事庸俗钻营。上个世纪美国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就提出一个观点:平庸也是一种恶。她认为,在一些政治体制中一些平常的小官僚。因为没有明确的爱憎和判别正邪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民谚是民间广为流传而富于生活色彩的词句。在流传的当代民谚中,有不少是针对官场中的庸官而宣泄的,读了耐人寻味。庸官,不言而喻,就是那些暮气沉沉,能力平平,心懒、嘴懒、手懒、身懒,不想作为、不会作为的干部。有民谚形容庸官是"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可谓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4.
一石激起千层浪。福建省连江县委书记黄金高致人民网的一封信公开后,舆论沸沸扬扬。一时间,官场潜规则被拎到台前示众,成为人们评说的焦点。心照不宣的护官符官场潜规则是官场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的一个不成文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却又是约定俗成的官场运作规则,支配着官场游戏。这是不登台面但颇具约束力的官场办事规则。官场进退维谷,只有深谙潜规则的人方能顺利通行。我们看到好多不学无术、四平八稳的庸官,整天捧着茶杯打哈哈…  相似文献   

5.
庸官者,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之谓也。比之于贪官,庸官的界定要模糊些,对庸官的整治也就不,容易下手?对于贪官,只要证据确凿,就可以根据其贪污的数量和性质,按照法律进行判决?庸官则不同,什么样的行为就算“庸”,可能大家有各自的理解;庸官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也难以作出定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吃吃喝喝捞票子。”这首流传在民间的讽刺贪官污吏的打油诗,目前却被一些庸官奉为“官场之道”。不过,近一年多来,中国政府不仅对大小贪官猛施重拳,更把整治目标扩大到治庸治懒,那些认为只要不贪污、不受贿、不违法犯罪就不会“出问题”的无为官员,今后可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相似文献   

7.
时下,官场上的应酬着实让人头疼而又无奈,弄得一些人疲于应酬,劳心伤神.另有一些官员却陶醉在这种浮华的氛围中,为自己在官场上的升迁铺路搭桥.这些滋生官僚习气甚至腐败的客套,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 官场应酬呈以下态势: 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有边界迎送,吉普开道,警笛嘶鸣,惊扰百姓;有相互参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变相旅游;有联谊聚会,吃喝玩乐,公家报销,个人风光;有应景活动,揭幕剪彩,逢请必到,捷足先登.  相似文献   

8.
整饬吏治先治庸官懒官。我们从分析庸官懒官存在的原因入手,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加强对官员的教育制度、管理监督制度和奖励惩戒制度建设,彻底根治庸官懒官。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1,(6):55-56
杜晓等在4月18日的《法制日报》上撰文指出:继贪官之后,庸官、懒官、散漫官近日来成为众矢之的,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办法,剑指庸官懒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室主任周湘智指出,近年来,“隐性失职”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10,(4):57-57
中央纪委研究室研究员邵景均撰文指出,从一定角度看,庸官懒官对党和国家事业危害很大,治懒治庸是加强干部管理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庸官、懒官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在损失;庸官、懒官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庸官、懒官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官饭的学问     
饭局,在官场上一直为人所重视,吃饭在官场上也历来有学问,重点就在这个"局"而非"饭"上。我们认为,在一年多来高层强力带动下,地方"饭局"的变化非常明显,但中国官场传统的饭局文化,仍需努力才能完全"破局"。  相似文献   

12.
继贪官之后,庸官、懒官、散漫官近日来成为众矢之的,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办法,剑指庸官懒政。  相似文献   

13.
"庸官"该治     
近年来,不少党政部门在重拳惩治"贪官"的同时,也加大了治理"庸官"的力度,让一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下课".对此,百姓纷纷叫好,并称"'庸官'该治".  相似文献   

14.
治治庸官     
干事业、谋发展,需要一大批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优秀干部,也需要整顿干部队伍,治治庸官。何谓庸官?就是那些暮气沉沉、能力平平,心懒、嘴懒、手懒、身懒,不想作为、不会作为的干部。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频频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庸官不懂得如何抓  相似文献   

15.
破解官场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痼疾,官员堕落的催化剂,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其表现为官场的"网络症",纪检部门的"软弱症",制度建设上的"紊乱症".破解官场潜规则要"破网",形成正常的干部关系;要亮权,做到"阳光行政","透明用权";要治软,排除干扰,惩治腐败;要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弥补显规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王连第 《奋斗》2005,(3):55-56
庸者,见识浅陋,胸中乏术,无所作为是也。庸官。是平庸无能者为官。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老百姓管庸官叫做:草包头顶个鸟纱帽。但庸官其人.绝非草包;他在保鸟纱帽官位时,却比谁都精明。他自认为比贪官精明.他说:“因贪污受贿把鸟纱帽弄掉了。那都是傻蛋:没了官便什么都没了,保住了官便什么都保住了。”  相似文献   

17.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但俸禄却照拿不误,这种庸官在古时被称为"禄蠹"。清朝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阎王爷在冥府中断一  相似文献   

18.
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相似文献   

19.
对于贪官,老百姓早就深恶痛绝,但庸官懒官同样可怕。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庸官死后去见阎王爷,他洋洋自得地陈述自己生前如何两袖清风,自以为可以得到赞扬,不料却遭到了阎王爷的斥责,说他当官几十年,整日浑浑噩噩,从未给百姓办过一桩实事,倘"置木偶于堂,不饮不食,岂不远胜公乎"!由此可见,庸官懒官有时比贪官更可怕。虽然他们不像贪官  相似文献   

20.
拒绝"庸官"     
庸官与贪官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两群人,很多官员就是从平庸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有些庸官的危害可能更甚于贪官。因此,必须像治贪那样治“庸”。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划入“庸”的范畴“,庸”根据其严重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哪些层次,对于不同程度的“庸”该如何处罚?这些应当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惟其如此,官员才会有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