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审讯工作规则规定了审讯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原则,以及审讯的具体步骤和基本策略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政治保卫局和中共中央社会部先后制定了《审讯术》、《审讯工作须知》、《审讯工作基本条例》、《审讯守则》四部审讯工作规则,后者均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摒弃了错误的内容、充实与丰富了新的经验而形成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审讯工作发展的过程。革命根据地的审讯工作规则,在保障依法办案和保证办案质量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预审工作规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钱丈亭 《公安教育》2003,(8):45-45,44
审讯犯罪嫌疑人是侦查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成功的审讯是犯罪嫌疑人如实、彻底地供述所犯罪行的必备条件。但是在审讯工作中,犯罪嫌疑人拒供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决心相当大,侦查人员在审讯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分析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原因,进而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指导审讯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审讯受挫的原因(一)个别审讯人员在审讯中非法使用刑讯逼供。刑讯逼供对犯罪嫌疑人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嫌疑人知道刑讯逼供是违法的,知道侦查人员不敢打伤、打死人,从而继续对抗执法机关的审讯;二…  相似文献   

3.
侦审合一后审讯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审讯工作在新的办案机制中起更重要作用.二、对审讯工作的法制化程度要求更高.三、审讯难度增大.四、专职审讯队伍的取消影响审讯水平提高.对此,建议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的研究,为形成科学的审讯经验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协调侦查,科学分工;提高侦审人员的法制意识、证据意识和审讯水平.  相似文献   

4.
审讯心理对策可分为审讯心理方法和审讯心理策略。在审讯中审讯员对审讯目标往往存在错误认知,导致其惯用带有强制性的审讯对策。审讯心理对策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审讯心理方法和策略,以代替强制性的审讯对策。国外对审讯心理对策研究较成熟,我国主要是对审讯经验的总结。我们在运用审讯策略时要注意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使心理审讯科学更好地为审讯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5.
当审讯成为侦查工作的难点后,加强审讯说理研究很有必要。在论述审讯说理技巧时,需要对审讯说理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审讯说理分为批驳式与确立式说理,单面与双面说理,归纳式与类比式说理,侦查人员与其他人说理,口头、书面与视听说理几类。无论哪种类型的审讯说理都必须符合说理的一般规律,即要求审讯说理要把握说理的逻辑、信用、情绪三个要素,在审讯说理中溶入法律、政策、事实等要素,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有的放矢、把握关键性问题、避免逻辑性谬误、调控情绪、保持语调低沉明朗、根据情形调节语速、保持适中的音量、配合身体语言、戒掉口头禅等是审讯说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6.
审讯又犯罪嫌疑人,是一场场尖锐复杂、面对面攻心斗智的战斗。尽管负责狱内侦查工作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审讯中居于主动地位,而审讯对象居于被动地位,但由于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审讯对象一般都具有对付审讯的伎俩,这就决定了其在审讯中必须注重审讯口才表达方法与技巧的运用。文章在概念解释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提问、应答的口才表达方法与技巧,这对于狱内审讯实践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刑事诉讼法典的再修改已经启动。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无疑会对审讯工作带来方方面面的挑战与冲击。如何应对挑战是每一个侦查人员尤其是侦查指挥人员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在转变审讯观念的同时,全面提升驾御审讯的能力是一个适时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审讯技巧、方法和策略等为主审侦查员提供了审讯的"工具",主审侦查员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这个"工具"的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决定于其使用"工具"的能力。审讯语言体现了主审侦查员使用审讯"工具"的能力。审讯语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审侦查员可以通过练习提高使用审讯语言的能力,充分发挥审讯"工具"的效能,避免使用审讯忌语,更好地做好审讯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人到案"深挖犯罪的侦查模式以其线索来源广泛、获取成本低、利用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从案到人"传统侦查模式的重要补充。科学合理的审讯方法在深挖犯罪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错觉审讯法的运用原理,分析错觉审讯法在深挖犯罪审讯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可以利用错觉审讯法深挖犯罪,帮助侦查部门破获大量陈年积案,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审讯的局,增强审讯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是提高审讯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审讯的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1.阶段性。审讯是一个对抗活动的复杂的过程。审讯过程客观存在的阶段性是审讯的局存在的基础,也是研究审讯的局的前提;2.审讯目标。审讯的主体根据案情的客观实际确定每局审讯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要失去审讯的方向性和策略的指向性,则不成其为局。3.审讯策略。预审员为了实现审讯目标,就要根据案情、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经济犯罪案件与杀人、抢劫等传统刑事案件之间的巨大差异,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经济犯罪案件以及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特点,系统总结和归纳了在经侦实践中经侦民警需要学习和了解的讯问方法与技巧。具体包括:讯问时机的把握、科学讯问计划的制定、讯问场所的安排、讯问实施中的方法与技巧以及经侦讯问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对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案件,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要实施讯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讯问,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保障讯问及时、有效地进行,保障被讯问人客观、全面地提供有关事故的真实材料,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明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概念与要求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技巧,目的是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业务部门和办案民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侦查讯问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犯罪案件在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犯罪证据状况和犯罪发现概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特点;计算机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具有侥幸心理强烈、畏罪心理不突出的特点。对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讯问要采取“攻心”与“攻城”相结合的侦查讯问策略,运用以使用证据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为主、辅以利用矛盾的侦查讯问方法,并应注意侦查讯问言语的技巧运用。  相似文献   

14.
保持说写同步是制作问话笔录、保证笔录质量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公安民警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为了提高记写速度,保持说写同步,除了应有一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外,在办案中还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存在着高发的态势,同时呈现出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等特点。这些都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难度。传统突破职务犯罪案件主要依靠讯问,采取"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本文从证据的角度分析出发,利用现场勘查来寻找证据为案件的侦破打开缺口,力图通过职务犯罪的现场勘查寻找证据,实现"由证到供"侦查模式的转变,提高侦查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讯问笔录是刑事诉讼的证据之一,其是对讯问内容的有效固定,该阶段证据固定的优劣对后续诉讼程序的开展十分重要,故在该阶段不但要注重讯问技巧,同时也要掌握讯问笔录的制作技巧。受贿案件的讯问笔录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实践中受贿案件的询问笔录的制作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审讯能够获得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在查办职务犯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转型与社会的发展,职务犯罪审讯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为了破解审讯难题,提高审讯水平,充分发挥其在职务犯罪查办中的价值,认真研究审讯的技巧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询问笔录与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文书,由于笔录制作人员素质不同,所制作的询(讯)问笔录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使询(讯)问笔录不能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很好地起到证据的作用。文章指出了一些实战部门在制作询(讯)问笔录中常见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规范化制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传销犯罪案件,对我国经济秩序及社会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传销犯罪侦查工作,通过收集证据、证实犯罪、查获相关犯罪嫌疑人,有力地遏制了传销犯罪的迅速蔓延。然而,现今传销犯罪侦查工作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传销犯罪在部分地区仍很猖獗。因此,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传销犯罪的特点,提高传销犯罪侦查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协同作战、情报收集、内部侦查、调查取证、审讯、询问、追赃等具体工作。在有效打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传销犯罪追偿制度,以及完善对传销成员教育遣返制度,来抑制和预防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