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赵紫阳总理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其核心就是要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提高商业经济效益,是贯彻十条方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商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商品流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占用和消耗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以保证流通领域中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提高经济效益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把经济工作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是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关键。要提高经济效益,在调整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对于改革经济体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必须采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就是我国人民的类本质特性。本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立足点,功能,内容与传播四个方面阐述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尺度和原则。并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唯实》1982,(Z2)
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在这十条方针中,第一条就是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对这条方针的认识和体会: (一)加快农业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关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业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农业是社会生产的起点,是其他一切生产部门独立出来的自然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就是我国人民的类本质特性。本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立足点,功能,内容与传播四个方面阐述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尺度和原则。并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在总结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国民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就是“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这里所说的速度、效益和实惠,是一个整体的三个方面,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其中经济效益是核心,建设速度是保证,人民实惠是目的。这条新路子给我们太仓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党的十五大报告又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就告诉我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那么,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到底还要不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精神和集体主义原则?到底还能不能在全社会普遍推行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8.
“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这是赵紫阳总理向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十条经济建设方针中的第四条。为了提高落实这条方针的自觉性,很有必要弄清以下三个问题:①这条方针的重要意义何在?②为什么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③它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关系怎样?赵紫阳同志指出:这十条方针,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并在党中  相似文献   

9.
《唯实》1982,(Z2)
为了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积累基金,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更多的消费基金,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和必要改组是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一、进行企业的全面整顿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过程中,在  相似文献   

10.
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而深谋远虑,作出了一系列英明决策,制定了空军建设的方针、原则,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空军的孕育、创建和成长壮大起了决定性作用。据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先后对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作过170多项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在全部经济工作中,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条经济建设方针,特别要注意解决四个重要原则问题。其中第一个是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即为一向为大家瞩目的“积累与消费”辩证关系问题。由于积累加消费等于国民收入,从而这个问题也就是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2,(14):1-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走过了奋斗发展的非凡十年。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格局初步形成,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了国家实力前所未有的增强,促进了社会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成就了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的伟大成就再一次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而深谋远虑,作出了一系列英明决策,制定了空军建设的方针、原则,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空军的孕育、创建和成长壮大起了决定性作用。据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先后对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作过170多项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4.
人民主体的价值观,即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为最高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观念体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通过阐明“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全部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提出和贯彻的理论路线与方针大计,则是对这一价值观的重新恢复、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对人民主体价值观的恢复和发展,首先是立足于现实,结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方向道路的选择做出的,因此具有鲜明的历史感、时代感和大局意识。“文…  相似文献   

15.
人民主体思想是贯穿《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前人的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与《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其在新时代体现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这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是建国三十二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具体体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我国经济建设新情况、新实践相结合的产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含义是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就未来中国的治国方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建设一个高度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实行依法治国是无法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因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十三年来的实践,提出了十条宝贵经验,其中有一条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是当前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状态,文化自信的形成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又会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体现为根据人民的文化需求来建设文化、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文化成果、保证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要依靠人民,体现为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人民的生活中获得文化建设的素材、以人民为文化建设成绩的评判者。以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人民群众安全需要的满足处在最基础的层面。与过去的计划有所不同,《建议》在两个部分中论述了满足人民群众安全需要的要求和措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需要是主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需要作为客观需求的反映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