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南屏位于安徽黟县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因村南有犹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村内有纵横交错的72条深巷、36眼井和300多幢明清卉民居。幢幢结构奇巧,营造别致,高墙深巷,纵横交错,尤其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将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历史时刻。为此,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导演谢晋,决心拍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鸦片战争》,以此片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共勉中华儿女,“毋忘过去,珍惜今天”。谢晋拍摄电影《鸦片战争》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兴趣。应该说鸦片战争这个题材过去影视界已经反映过不少。那么谢导现在为什么还执意要拍这部电影呢?谢晋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已经有很多记者,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拍这个题材。这个题材过去国内拍过,连日本也拍过。我考虑鸦片战争本身…  相似文献   

3.
正正是江南花红柳绿的季节,我在赴浙江省安吉县万顷竹海采风时,到了安吉国家影视基地。2000年李安执导的经典影片《卧虎藏龙》曾来此拍过镜头。我突然想起已过世数载的忘年交,人称"老秀才""读书迷"的老青岛人恽华先生,曾经给我讲过《卧虎藏龙》的原作者、现代武侠小说大师王度庐在青岛的12年创作生涯。恽华先生说,当年王度庐就住在青岛市市北区那条长约600米,宽约6米的宁波路上。从1937年  相似文献   

4.
问:根据新时期文学名篇,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农民陈奂生》已经开拍,你担任了编剧,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有关情况?答:此剧是由江苏电视台和常州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家知道,江苏台多年来拍了不少有较高文学品位的电视剧,而江苏又是文学大省,他们就一直致力于把江苏作家的作品搬上荧屏,苏子龙台长对此思考更多。高老的"陈奂生"系列,不仅是江苏文坛的重大收获,且已成为新时期农民形象的经典,所以江苏台早就酝酿要把它拍成电视剧,后来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高老。高老开始是有些顾虑的,因为多年前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和潇湘电影制片厂曾联合拍过一部《陈奂生上城》的电影,由于定位在喜剧上,笑料  相似文献   

5.
<正>"在大陆,我还有好多人想去见,好多风景想去看。"因为膝盖做过手术,78岁的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拄着拐杖,走路有些缓慢,但她说要抓紧时间多去大陆走走看看,"有些地方可能去了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留下记忆,但它们单凭名字就让我牵挂"。在6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张晓风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其中《行道树》《有些人》等作品入选大陆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她的作品内容涉猎广泛,对故乡的乡愁、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乡愁、对现实的感悟,始终贯穿其间。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大》2012,(1):71
他是谍战剧《潜伏》中的"盛乡"、《东方红1949》的特务严慧;他曾在多部电视作品中担任主要配角,并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过采访。然而,没有人会想到他竟是袭警潜逃了13年的逃犯……近期公安部展开全国性的"清网行动",大量逃犯落网。网友发现,很多逃犯改名换姓之后,有的发财、有的成名,甚至还敢公开露面,拍电视、上节目、当专家、做富豪。  相似文献   

7.
初识陈丹青     
我读过陈丹青《退步集》、《笑谈大先生》等著作,对其蛮有好感,并爱屋及乌,购藏了他竭力推举的木心老师全套作品中文本。得知他星期天上午要在厦门会展中心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开讲《艺术与博物馆》,我便前往听讲。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偌大的厦门会展中心五楼多功能厅座无虚席。上午10点半,61岁的陈丹青一身黑衣出现在讲台上,许多听众拥到台前,举着相机、手机一阵狂拍。陈丹青配合拍了一会后说:"一定要  相似文献   

8.
<正>自王林事件揭露以来,媒体上一度销声匿迹的气功又引起人们的关注。查百度,有的称其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的誉之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奇葩"。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以为"气功"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调整心态的方式、方法。有些气功宣传还带有一定的迷信巫术性质,如把握不好,容易将人误导入歧途。我的依据是:三十多年前,"气功"的概念并不存在。我国权威的词典《辞海》及《新华词典》等辞书里都没有收入这个条目。我国的经典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也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即便是解放前流行的《七侠五义》、《施公案》等等武侠小说也没有见过这个概念。只是在1990年出版  相似文献   

9.
尹力,有人戏称他是拍公安题材的“专业户”,从《无悔追踪》《司马敦》到《罪证》,个个叫得响。现如今正在执导《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我并不是刻意拍刑侦、公安戏,从最早无意间接触公安民警到现在真正了解他们,我被他们那种直面生死、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真的,这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张成功,著有小说《天府之国魔与道》《黑洞》等。电视剧《刑警本色》的原著作者、编剧。《刑警本色》的故事源自某省一起大案,剧本创作时我又揉进了接触过的几起案子。罗阳、陈树明等都是罪犯的原名。剧中省公安厅刑侦处王昌蒲副处长是以某省公安厅刑侦…  相似文献   

10.
章健 《两岸关系》2006,(10):42-44
"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窗外更深露重……”8月29日晚上,上海南京西路上的广电大厦四楼大演播厅里,一首首深情委婉的歌声激荡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这不是一般的演唱会,而是上海东方电视台文艺频道每周一次的慈善义演——《闪电星感动》。这个节目每期都会邀请一位演艺明星参与,号召歌迷参加,为一个特别需要帮助的家庭筹集善款。此次被邀请的演艺明星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影视歌三栖红星陈德容小姐。“我是专程从台湾来的”陈德容14岁就开始演艺生涯,拍了第一部电影《国中女生》。以后的十几年,她先后拍过五十多…  相似文献   

11.
《春秋》2021,(3)
正肖佛寿,一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先辈,虽然1955年也被授予了中校军衔,但与那些元帅、将军比较起来毕竟还是个小人物。今天除了他的家乡江西于都县,因有1997年9月印行的《岭背镇志》,以350个字的篇幅,介绍过他的简历;《于都县志》在《烈士》人物表中介绍过他的"生卒时间""入伍时间""入党时间""曾任最高职务",和"在广州病故,追认为烈士",以及近年正在扩建的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中七八十个字的履历简介等信息,尚有些人知道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人物外,  相似文献   

12.
<正>路遥先生是我崇拜的两位中国现当代作家之一,我是通过电影《人生》"认识"路遥的,又通过路遥"认识"《平凡的世界》。我和《平凡的世界》结缘,说起来有些艰难曲折。1990年,中专刚刚毕业的我,正在像孙少平一样四处奔波找工作时,在柳州市新华书店门口地摊上买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减价处理)。我叫营业员找第二、第三部,无论她怎样翻箱倒柜,都找不到,多么遗憾呀!归来的班车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来读,三四个小时的路途上,我  相似文献   

13.
<正>光阴荏苒,伴随着我国民政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国民政》杂志走过了60载风雨历程。为了纪念《中国民政》办刊60年,特举办"我与中国民政"征文活动。如果您曾为《中国民政》奋斗过,如果您曾被《中国民政》感动过,如果您曾受《中国民政》影响过,或者您长期关注、关心《中国民政》,我们期待您惠寄稿件,讲述故事、抒发情感、表达期望、提出建议……活动时间2014年5月1日—2014年8月31日活动主题"你我同行,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相似文献   

14.
王蒙的帮助     
亦杰 《公民导刊》2013,(7):55-55
<正>王蒙在《老子的帮助》一书中,用他的人生体验、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体验、文化体验等对老子的《道德经》加以解读,加深了我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老子的《道德经》我曾读过,但体悟不深,有些地方似懂非懂。读了王蒙的解读,觉得很有帮助,所以我说是"王蒙的帮助"。他用亲见、亲闻、亲历对老子的学说提供一个当代中国人的人证、事证,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经》中的哲学思辩、宗教情怀、逆向思维、无为命题、处世奇术、做人奇法等等。比如老子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王蒙解释道:"一切的有都来自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可能产生有,一切的  相似文献   

15.
当我刚拿到《青少年修养》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修养”这两个字吸引住了。对“修养”这个词我有些耳熟,我经常听大人说起这个词,也知道刘少奇写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但对它的真正含义我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脑子里只有一点朦胧的意思,有修养的人大概就是指在各方面都做得好的人吧!  相似文献   

16.
<正>《百年潮》第5期刊登董必武之女董良晕的回忆文章,摘登如下。1956年春节,我随父亲董必武、母亲何莲芝在上海过春节。由于父亲是中共一大代表,2月22日,上海市有关方面邀请他到一大会址陈列馆视察。他当场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题词出自《庄子》,是说有些事情开始时极其微小,不被重视,后来却发展壮大起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这句富有哲理的题词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越轨的萧红     
陈洁 《北京观察》2014,(11):70-71
正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不乏其人,而如萧红一般从文字到人生都越出常轨,实属罕见。几位文化人看完《黄金时代》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拍一个脑子不好的女人?"为什么要拍萧红?萧红为什么值得文化界热议?我认为,萧红的叛逆性和越轨行为,使她在成为一位天才女作家的同时,她的人生也成为不可复制的历程,这是吸引影视界拍萧红,文化界议萧红的原因所在。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4,(6):64-64
<正>光阴荏苒,伴随着我国民政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国民政》杂志走过了60载风雨历程。为了纪念《中国民政》办刊60年,特举办"我与中国民政"征文活动。如果您曾为《中国民政》奋斗过,如果您曾被《中国民政》感动过,如果您曾受《中国民政》影响过,或者您长期关注、关心《中国民政》,我们期待您惠寄稿件,讲述故事、抒发情感、表达期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4,(4):64-64
<正>光阴荏苒,伴随着我国民政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国民政》杂志走过了60载风雨历程。为了纪念《中国民政》办刊60年,特举办"我与中国民政"征文活动。如果您曾为《中国民政》奋斗过,如果您曾被《中国民政》感动过,如果您曾受《中国民政》影响过,或者您长期关注、关心《中国民政》,我们期待您惠寄稿件,讲述故事、抒发情感、表达期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琦 《世纪行》2014,(2):48-48
<正>马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而85后武静的回答就有些"调皮"了,她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2月9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