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方娟  江群 《公民导刊》2010,(2):20-21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009年1月5日,南岸区南坪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杨永权揣着一份沉甸甸的"果实",准备去参加南岸区"人大代表之家"工作总结会。  相似文献   

2.
徐小雪 《前沿》2011,(18):63-65
本文抓住"科学"这一关键概念,先从历史的维度,即自然科学的孕育、起源、发展来揭示"科学"的"人文"背景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然后从现实的维度分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新时期的应用与发展,从而深入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蒋燕 《当代广西》2011,(11):10-11
5月5日至11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院士专家到我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咨询服务活动,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破解发展难题"这一主题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把关定向、出谋献策。这是我区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迎来的一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上半年,我开了门新课——"中国电视文化评论",涉及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在一片叫好声中,我却听到了另一种"讨伐"声。这声音说:这是一部在精美的包装下,实质极为反动的电视剧,是为地主资本家招魂,是刻意淡化甚至抹杀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所谓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已过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留给我们的"钱学森之问"。要解答这一问题,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弄清楚何谓"杰出人才",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或标准?即需要对其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6.
林墨 《公民导刊》2010,(2):13-14
2009年,一场"打黑除恶"的"飓风"席卷重庆。2009年,这场"战斗"让老百姓拍手称快。"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必然选择。这是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正义之举。"市人大代表王烈君说。2010年,这场战斗还将持续而深入地开展下去。"不要让那些诋毁我们的人得逞。这绝不是作秀之举。"市人大代表鲁西平称。  相似文献   

7.
"合法性"本是政治哲学的显词,但在用于其它学科时,学界并没有对这一学术语词作一般哲学的考察,研究它作为思维方式所包含的哲学规定。"合法性"作为追问事物的理性,何以可能上升到事物的基础存在?在学术上,这个语义从政治哲学的特殊意蕴过渡到普遍形而上学应当作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考察和解析。"合法性"作为质疑事物存在的前提,实际上是穷究"元存在"的合理性,即"元立点"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有它内在的尺度和两重判断:本质合理性与效用价值性的判断。合法性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考范式,是"一元二维"上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韦文孟 《当代广西》2011,(20):41-41
走进了田东县印茶镇巴麻村麻振辉的竹鼠养殖场,这是一座面积约120平方米的砖头房子。室内林立着一个个用砖头砌就的鼠池,有大有小,错落有致,就像一张方格纸。 顺着麻振辉的电筒光线往鼠池一瞧,毛茸茸、胖乎乎的竹鼠站立起来,憨态可掬,并"叽叽"地叫。笔者问:"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李宣 《创造》2011,(4):79-79
"艺高人胆大"是一句人们熟知的名言,是说技艺高超的人胆子就大,通常比喻本事大、能力强的人即使碰到别人看来棘手的问题,也会应付自如,举重若轻。确实,在种种难题面前,本事大、能力强的"艺高"之人因办法多、底气足,处理各种难题往往能大胆出手,应付自如。在这样的强手面前,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各项工作有效推进。这是"艺高人胆大"的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这是今年省市"两会"、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一位政协委员就文化管理问题提出的建言、谏言,它代表了相当部分观众的感受,值得我们听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刘祝环  李永洪 《前沿》2011,(24):64-65
老子的"道"具有不可言说的至高地位,我们的感性不能直观它,这使得"道"和康德的"知性物"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老子的"道"是可以为我们所认知的,这一点又不同于康德的"知性物"。老子认为我们既不是用"心"来思维"道"的具体特征,也不是用感性来直观"道",而是用"心"来观照"道",也就是直观"道"。这样就和康德"智性直观"的概念有了契合之处,但不同的是,康德认为人类不可能拥有"智性直观"。  相似文献   

12.
沧桑话"中心"王兆铮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成为全国性执政党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代表大会。这是历史的结论。二、如何评价"八大"?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全党高级干部讨论基础上作出的《中...  相似文献   

13.
西方舆论为"占中"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仔细看来,这其实是"皇帝的新装"——一场发生在香港的践踏理性、破坏法治、对抗政府的街头骚乱,这才是"占中"赤裸的真相。西方媒体以民主对"占中"穿凿附会,不仅令人难以接受,而且反映了西方民主理念的空洞化与功利化,反映了西方民主价值的衰落与倒退。  相似文献   

14.
杨实生 《求索》2010,(11):250-252
光绪初年的"四谏"是清流中的佼佼者,赵尔巽抓住"四谏"都出身翰林这一特点,在《清史稿》中称他们为"翰林四谏",显然附会了清末民初时期对清流热捧的现象,难避杜撰之嫌。其实"四谏"并非因为出身翰林而出名,而是因为他们都是作为清流中负气敢谏的人物而名噪一时,所以"四谏"实际上是指"清流四谏",只是慑于历史上把"清流"与党祸联系在一起,才不敢轻易使用这一字眼。"四谏"是指哪四个人?说法不一,陈宝琛和《涧于集》后序中的说法最为可信,他们提出张佩纶、宝廷、黄体芳和何金寿为"四谏"成员。  相似文献   

15.
孙万利 《人大建设》2012,(11):39-39
"感谢您对我们部门工作的关心!您提的建议我们正在办理。今后,我们将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据了解,以上包含"感谢关心、正在办理、努力解决"三个关键词的代表建议办理答复函在全国通用。人大代表们则普遍认为,这种"通稿"式的答复纯粹是为了应付。人大代表是老百姓意见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16.
兰美清 《当代广西》2012,(16):21-21
融水苗族自治县针对干部进退留转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时,发现干部工作主要面临着以下三方面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干部诉求难,偶尔出现"往上跑"的现象;二是察人识人难,有时出现"错位用"的现象;三是严肃纪律难,偶尔出现"堵不住"的现象。为有效破解这"三难"问题和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该县本着以人为本、人岗匹配的用人理念,创新采取"意愿征求法",开展干部任职意愿征求工作。征求工作分宣传发动、意愿征集、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共有的第一品质是——他们通过明确、清楚地表达和沟通,使"企业愿景"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这是针对美国90位最成功的企业家的一项调查,得出的引人深思的结论。那么,何为"愿景"?"愿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的解释就是:"所向往的前景"。"向往"发自于心中之"愿";"前景"建立在未来的"景"况。  相似文献   

18.
陈卫红 《前沿》2012,(10):25-2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当今世界的现实反映,也是决定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较量中具有优势的重要因素。同时,必须澄清对这一问题的错误认识。"第一"的提出,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能泛用于整个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国民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进步所占的分量名副其实,是"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名副其实地发挥了"第一"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自我观念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长白学刊》2010,(2):133-136
在传统乡土社会中,自然土地、村落社区、熟人圈子是农民自我认同得以塑造的自然、社会与心理边界,农民的"我"镶嵌在社区之中。集体化时期,农民的"我"是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集体化的"我",以及户籍制度下作为城市"他者"的"我"。改革以来,农民工"我"的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城市话语的支配,是为自我观念的"单向他化",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于国家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并减少对其的制度与身份歧视。  相似文献   

20.
“脱颖”与“烂颖”邱剑云这些年来,从职称的评定到干部的任用,出现了一种好势头,向来视为金科玉律的这样那样的"格"被破了。"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被破格评聘或破格提拔,这对英才俊杰的涌现和改革大业的推进无疑是有利的。然而,对于"脱颖"的现状,群众却不无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