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鸡年谈鸡     
1993年是中国农历的癸酉年,也称鸡年。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国来说,鸡可谓“宝物”。汉语中不少与鸡有关的语汇都可证实这一点:“鸡鸣即起,洒扫庭除”,说的是古代钟表出现之前,人们以鸡鸣报时;“一唱雄鸡天下白,”既是昭示鸡鸣天亮之意也喻示光明前景的来临。因此,雄鸡成为勤劳、吉祥、勇敢的象征;而会下蛋的母鸡则是农民眼中的“聚宝盆”。中国每年发行一套的生肖邮票,1993年自然地以“鸡”做了主角。洁白背景上昂首挺立的大红公鸡无处不散发着吉祥、火爆的昧道。有趣的是  相似文献   

2.
杂写鸡鸣驿     
一九零零年八月十五日,慈禧无奈率宫西行。四天后到了一个叫鸡鸣驿的地方,在那里住了一宿。有篇《庚子———辛丑随銮纪实》的文字,写下了当时慈禧西行的相关事情,其中有“二十五日宿鸡鸣驿”的记述。句中二十五日是指这年农历的七月此日,是为西历八月十九。顾名思义,鸡鸣驿是个驿站。这地方在河北怀来县辖内,距北京三百华里。鸡鸣驿临着一座曝裸的石山,叫鸡鸣山,鸡鸣驿就因山而名。在鸡鸣驿面向鸡鸣山城门的横檐处,隐约有“鸡鸣山驿”四字,可见鸡鸣驿的正名大号应是鸡鸣山驿,鸡鸣驿是经年累月后简约了的称谓。如今“鸡鸣驿”的叫法已约定俗…  相似文献   

3.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10,(16):5-5
“棒”和“捧”,在汉字中两字只差一笔呀!从历史上看,往往是多一笔则生,少一笔则死啊!一个民族被“棒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一个民族被“捧杀”的历史事实则是不绝于史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铁映近日在《求是》杂志上撰文表示,盛世必须有忧惠意识,对付“捧杀”要自明自强,不迷、不醉,始终清醒是难得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4.
大约在7年前,在军事博物馆举行的“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展”上,人们意外地看到了李铎先生所画的四幅大画。这四幅画的尺幅均为8尺整纸,分别画的是荷花、牡丹、藤萝和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画面气韵生动,笔墨酣畅淋漓。这是李铎先生为增强展览效果而特意添加的一种“调料”,也是李铎先生首次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画作。“李老师,我们知道您是著名的书法家,实际上您的画也很好呀!”“您的大写意很有气势,画的格调高,也很有意境,不知您是从谁学的?”  相似文献   

5.
你见过印在砖头上的画吗?你见过不用电池也能夜间发光的画吗?你见过能够旋转、缩放、自动播放的画吗?当一幅幅错落有致、动感变幻和多维全景展示的图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原来画还可以具有“生命力”,纸上也可以做出动画的神奇效果!这就是全景画。全景画采用了视差营造、景深拓展、层间优化、多维展示等先进技术,能将任何普通的画产生变画、动画、旋转、缩放、彩虹等神奇变幻效果,号称“有生命力的图像”、“纸上动画”。  相似文献   

6.
丁林霞 《福建乡土》2011,(4):10-10,13
站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那条长达100多米的《清明上河图》投影画卷前,活动的影像,令走过这个长廊的各国观众都为北宋时期汴梁人的生活场景所倾倒。而画中心那条横亘汴河两岸,以梁木科棋穿插别压,形似彩虹的桥梁,更是深深地镌刻在世界各国观众的心上,让人惊叹不绝,久久不能移步,有的甚至发出“这样的木拱桥大概只能在画中见了,真是廊桥遗梦啊!”的感慨。  相似文献   

7.
新春联     
小康岁月家家福大好河山处处春年年岁岁花似锦岁岁年年春如潮瑞气呈祥舒万物财源有路富千家春入春天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边春到人间人似玉灯辉月下月如银雄鸡一唱报春晓喜鹊双飞带福来紫燕旋飞寻旧宇金鸡高唱贺新年金鸡高歌山河溢宏图再展日月增好运当头鸡胜凤春风得意马如龙一年之计春为早千秋伟业志当先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政通千载盛人和万户春增春花满地福至喜盈门金鸡鸣盛世紫燕舞新春猴年大地辞旧岁鸡鸣长天迎新春丰岁猴腾盈喜气新年鸡唱涌高潮爆竹花灯金猴去轻歌曼舞雄鸡来千家爆竹辞旧岁万户红灯迎新春雄鸡一唱普天锦紫燕双飞遍地春…  相似文献   

8.
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呦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到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挟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的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嗨!真是有辱斯文!”  相似文献   

9.
正“再往前跑就扑到鸡了!”“哪里有鸡啊?”大理古城南门外的一塔路向东穿过月溪村到大丽路,程丹的家在月溪村靠近大丽路的边上,她的舞蹈工作室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旁边是她家的两层木屋,院子里种着花也养着鸡,原来还有一只小黑狗见人就叫,后来她母亲拿去送给了亲戚。6岁的刘榆涵穿着淡紫色的舞蹈服,翘起小脚丫指着大玻璃窗外的一笼鸡,笑个不停,一个孩子笑,其他的孩子都跟着又说又笑。这是程丹春节前最后的一节课了,5到7岁的少儿班,跟她学习一年多的刘榆涵已经  相似文献   

10.
闻鸡起舞晋时祖逖和刘琨年轻时很要好,一起立志驱逐入侵外族,发展强大晋朝,俩人常在一起切磋武艺,并同睡一床。夜里祖听到鸡啼时对刘说:“此非恶声也!”于是每当鸡鸣,他俩便起床舞剑练武,准备随时为国效劳。“闻鸡起舞”遂流传下来,成为千古美谈。出鸡取胜公元353年,东晋将领江迪奉命平乱前与羌兵作战,由于对方兵多力强,阵地坚固,多次进攻难以取胜。后江迪命士兵取来公鸡数百只,并用绳子将每只鸡连在一起,然后把硫磺等引火物系在鸡身上。进攻时将硫磺点燃,群鸡惊恐万分,加之后面擂鼓呐喊,一片杀声,“火鸡”直飞敌营,顿时大火四起,晋军趁机攻…  相似文献   

11.
张二苗画“狗”夺魁记文天申1994年1月5日,一大早,在北京的邮局大门前,排成长队的人群正翘首等候购买甲戌年发行的两枚生肖狗票。它的一幅图案是泥塑玩具狗的造型,另一幅是剪纸窗花和篆书狗字图稿。这是继生肖猴、鸡开始的第二轮总体设计采用民间艺术表现手法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个女孩生性胆小,见到毛毛虫也会吓得大喊大叫,更不必说宰鸡杀鸭、走夜路了。然而,有一个人走进女孩的世界里,她奇迹般地胆大起来。女孩婚后两年,度完了3个月的产假,又回到了车间上三班倒。产后第一次上夜班,丈夫怀抱婴儿看着室外漆黑的夜,用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睡一会儿,我送你上班!”她一口回绝:“不,你照看宝宝,我自己走!”说完旋风似地推着车出门了。午夜,路上行人极少,她骑得飞快,脑中早忘了做姑娘时的胆怯。开门进家时,丈夫惊讶地问:“夜这么深了,你怎敢一个人回来啦!”“想到要给儿子喂奶,什么也不觉得怕了!”  相似文献   

13.
最近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 ,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下面我先摘引几段 :(1)妈 ,我学了 ,我读了 ,我看了 ,我听了 ,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 ?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2)“书中自有黄金屋 !”说的倒好听 ,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作业写完了 ,玩电脑喽 ,“玩什么电脑 ,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 !快写 !”MyGod!老妈之命不敢违 ,写吧 !So,只能以泪洗面啦 !(“哭”死我啦 !)(3)学习越来越忙 ,睡得自然就很晚 ,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 ,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  相似文献   

14.
位于灵宝市境内的秦函谷关城楼西侧的高埠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亭子,名叫“鸡鸣台”,又叫田文台。这个名字与“鸡鸣狗盗”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韩非说过:画“犬马最难”,画“鬼魅最易”。因为,犬马是人们经常见到的,如果画得不象,甚至有了败笔,人们一看便知;鬼魅则谁也没有见过,画得象与不象,好与不好,谁也说不清楚。韩非的见解自有精辟  相似文献   

16.
离开南郊区四十年了,这里给我留下了少年的梦幻,纯真的心曲,如画的景色,不灭的回忆。往事如烟,都已埋没在忘却的尘封里,而唯有南郊区的这段生活,一直像电视片的“闪回”一样,依然清晰地在脑海里留存,这或许就像人们所说“少年是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段”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7.
肖巩 《今日上海》2010,(10):50-51
在老城厢三牌楼路的“汲古斋”画廊里展示着一幅水墨作品《大有鱼》,以“鱼”谐音“余”,喻“吉庆有余”之意。画为直幅构图,画面中央画一尾硕大的鳜鱼,游动正欢,其下水草一丛,茎叶似随水波而曳动,鳜鱼的鳍背,画家以湿墨在纸上的涸化,呈现湿漉水灵的视觉效果,从而将鳜鱼在水中游弋的动态曼妙地表现出来。画面上的大块“留白”,正是中国画传统构图法“计白以当黑”,好似横无际涯的水域。此画左上角落款“乙酉冬月桂荣指墨于沪上”让人惊讶不已——这幅墨法劲润、一气呵成的水墨佳作竟是以指代笔的指画呵!  相似文献   

18.
种植园里鸡、鸭撒欢,黑土地上绿海翻腾。还没走进资源县车田瑶族乡黄龙石寨村,就感觉到淳朴、祥和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瞧!这边的村民“黄花垂髫怡然自乐”;那边的村民“带月荷锄归,相见语依依”、“四海无闲田,村民乐开怀”……  相似文献   

19.
一头鱼鹰盯住了一条肥美的鱼,空白处题写了“天下唯我”四个字。这是悬挂在厦门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办公室门口的一幅画。这画、这题字,活脱脱表现出赖昌星专权专横的典型形象。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后汉时代董卓专权的气焰,他按剑对着袁绍说:“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无用之用□李书磊从这个题目作文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来说,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早已被古人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并且一直传承不绝,成为历代人们立国和立身的基本前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