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事变的演变在不知不觉中扯上了戴笠,且还是处在向和平转折的关键节点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戴笠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然而危难之中的西安一行,毕竟烙上了历史的印痕,而戴笠本人也由此做足了文章.对于这段插曲,不少人乃至许多为文作史者有意无意地不加辨识,竟纷纷落入戴笠精心设计的一个貌似悲情的陷阱中.殊不知,戴笠这一化险为夷的“妙着”,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亦是在无可奈何之中作出的自我保护之举.  相似文献   

2.
周需亮 《法制博览》2023,(22):121-123
随着2021年1月1日起我国《民法典》的施行,取消了公证遗嘱效力高于其他形式遗嘱之规定,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中作出新的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实施后,公证遗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遗嘱仍然具有较大优势。无论是公证遗嘱还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其他形式的遗嘱,当立遗嘱人死亡后,都需要对遗嘱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方能对遗嘱进行执行,实现立遗嘱人的遗愿,遗嘱检认问题亦随之而生,遗嘱检认也必然会成为“民法典时代”民事法律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在遗嘱、继承领域深耕三十多年,必然会在遗嘱检认领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郝勇 《法制博览》2011,(17):5-5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在同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被捕,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摧残和折磨,临刑前写下遗嘱,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4.
孙维国 《法制博览》2008,(22):34-34
一、兜里揣20元钱的人不要瞧不起揣19元钱的人。在国家统计局看来,他们属于同一阶层的人。穷而恶比富而恶还吓人。  相似文献   

5.
徐猛 《法制博览》2024,(10):61-63
共同遗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事主体通过设立一份遗嘱处分各自或者共同财产的遗嘱[1]。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共同遗嘱的规定不尽相同,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共同遗嘱这一遗嘱类型,关于共同遗嘱只有《遗嘱公证细则》这一部门规章中有提到。共同遗嘱的设立者通常为夫妻或者家庭成员,立遗嘱者期望通过一份共同遗嘱解决身后事,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然而,共同遗嘱是否比普通遗嘱更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本文通过一则案例来对共同遗嘱的有效性、生效时间、能否撤销及撤销条件、撤销方式等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还需不需要好心人?好人帮了人反而遭到“恶报”又怎么办?在刊登这篇文章的同时,“城市故事”将对此问题展开讨论,您的意见如何?欢迎寄给我们。一个好心的普通女工,救助了一个濒临死亡的残疾人,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好心,带来的却不是好报。  相似文献   

7.
剑锋 《法制博览》2008,(12):10-10
偶尔也有一些坏想,不时也犯一些小错,但正义和道德总是占据上风,良心和责任一直如影随形。我真的没有你责问的那么自私和虚伪,没有你质疑的那么龌龊和下流——信不信由你!  相似文献   

8.
《法制博览》2010,(15):4-5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写成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典型,他对才智超过自己的诸葛亮,千方百计加以谋害,结果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临死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人扣,极为生动,并把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智绝”的地位表现到极致。  相似文献   

9.
网络遗嘱是一个日益兴起的新事物,然而其法律效力却仍模糊。网络遗嘱定义的缺失反映了继承法亟需修改的现状,其效力的进一步确定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关合法权益。那么,对于此类遗嘱方式的效力界定和具体实施的规则就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式出现遗嘱信托是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2021年《民法典》的到来在制度层面使遗嘱信托正式走上舞台。社会需求方面,随着现代经济发展,遗嘱信托因其减少继承纠纷、延续财富的优势走进大众视野。但是,由于《信托法》对遗嘱信托的规定只是简单带过,而其中存在的实务问题由《民法典》解决,两个法律文件之间相隔20年,没有很好的衔接协调,导致两部法律之间存在制度的缺失和部分矛盾之处。该文以我国遗嘱信托为研究对象,浅要地分析了遗嘱信托基本理论,对我国遗嘱信托现存法律问题分析并结合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62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  相似文献   

12.
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我国法律赋予公证遗嘱具有高于其他形式遗嘱的优先效力。我国法律规定了公证机构不仅可以办理遗嘱公证,而且可以单纯办理保管遗嘱事务。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1人、致伤3人事件后,腾讯网转载的此事件新闻报道后面,竟然有4018人次(占65%)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而选择愤怒、 难过和同情的,分别只有879、410和258人次.患者捅死医生的悲剧让人震惊——可比这种医患冲突悲剧更让人震惊的,是65%网友表示出了高兴.这种莫名其妙的高兴,这种不合时宜的高兴,让人感受到了比医患冲突更可怕的网络暴戾之气,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冷峻.  相似文献   

14.
《法制博览》2019,(19):60-62
夫妻共同遗嘱作为遗嘱的特殊形式,是指夫妻之间共同订立一份遗嘱,对其死后共同或个人遗留的财产指定继承人继承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我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其未作具体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其效力的认定尚未形成统一的处理标准。本文旨在对夫妻共同遗嘱的效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期解决夫妻共同遗嘱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陈仕菊 《法制博览》2013,(11):243-244
我国的《继承法》涉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对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对社会和谐、家庭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律师见证制度在《继承法》的条款下确定,起步较晚,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律师遗嘱见证制度的特点、程序入手,对律师遗嘱见证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遗嘱见证人数,遗嘱见证人资格和见证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6.
白笑敏 《法制博览》2024,(8):112-114
本文主要研究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遗嘱公证细则》第三条规定,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立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存在立遗嘱人自身、公证机构两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防范措施,以提高遗嘱公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法制博览》2019,(27):161-162
遗嘱属于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符合要式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明确指出,医嘱的有效性必须符合相关实质性、形式等相关要件,遗嘱的形式要件必须符合以下五种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遗嘱的实质要件是能够确认是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打印遗嘱在审判实践中引发的争议日趋增多,打印遗嘱在现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中遭遇法律真空。实务界对打印遗嘱的法律性质及效力认识不统一,导致裁判尺度不一,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本文通过一则涉及打印遗嘱的继承纠纷案例,探究形式上有瑕疵的打印遗嘱的法律性质的界定效力,以对审理涉及打印遗嘱的继承案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已有一些公证处陆续开展遗嘱监护,但由于立法尚不完善导致操作性不强,行业内大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成果并不理想。文章企图从多角度剖析遗嘱监护制度,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在现有立法背景下为公证行业找到遗嘱监护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公证遗憾在我国继承法中具有优于其他遗嘱的优先效力,同时也限制了遗嘱人变更、撤销遗嘱的自由。因此,对于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要予以弹性调整,使遗嘱人自由处置个人财产。基于此,本文分别对公证遗嘱优先效力的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遗嘱来看,当前一般出现两种情况会使得继承人无法拥有继承权:其一在于已经出嫁的女儿权利被剥夺;其二在于妻子无法获得该权利。只有通过立法严格规定相关权益,才能让遗嘱人不会对其他亲属的权利造成损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近亲属可以享有一部分的财产,剩余部分可以由其自主分配,凭借这种方式来使得各自的利益维持平衡,从真正意义上讲法律和道德协调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