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金水 《群众》2011,(7):76-77
井冈山精神产生于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的边陲地带,边界数县高山丘陵起伏连绵,远离中心城市,是国民党统治力量鞭长莫及的地区,便于革命力量的积蓄、保存和发展。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叛变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派按照蒋介石“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旨意,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了疯狂的杀戮。  相似文献   

2.
1949年秋冬国民党退据台湾.那时,国民党在大陆败局已定,慌忙将其残余力量撤往台湾.蒋介石于同年12月10日从成都退到台湾,于195O年3月1日在台北.恢复了“中华民国总统”职务,正式经营台湾为“反共复国”基地.国民党退据台湾之初,上下充满失败情绪,岛内人心惶惶,社会动荡,局势混乱.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农业和工商业大多陷入停顿状态.加之100多万大陆人员涌入台湾(台湾人口从1945年的624万增至1949年的753.8万),岛内经济更加恶化,物资匮乏,物价上涨.对外关系上,不少西方国家,特别是长期作为国民党维持统治靠山的美国,鉴于国民党败局已定,一度采取“等待尘埃落定”的观望态度,并暂停了对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面对上述危局,国民党当局为在台湾生存立足,建立统治秩序,巩固政权,主要做了三件事:(-)鉴于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蒋介石于1950年8月在国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改造运动”前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崩盘式的失败和丧失政权,是国民党改造的起因。国民党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在四年后重新夺回执政地位。“黑金政治”、“威权体制”、“隐性台独”是国民党沉疴日久的积重;“政治资源”流失、党内派系分裂和政治版图重组使国民党进一步面临失重。国民党改造的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其再出发路程异常艰难。改造绩效取决于未来四年三大选举的结果和国民党对台湾新政治生态的应变。  相似文献   

4.
迎来曙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和武装力量,继续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国民党一方面加紧部署内战,另一方面却发动和平攻势。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家大计”。8月28  相似文献   

5.
马祥林 《现代领导》2009,(11):39-39
1948年8月初.国民党在中原地区作战失败,蒋介石主持召开“三年来戡乱检讨会”。 何应钦作军事形势报告.承认两年多来兵员损失三百余万,武器弹药损失也不计其数。有人说:“共产党在江西时,只有那样一点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一直记到1972年,共计57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不但有利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披露了许多政坛内幕。在大陆最终失败就是没有进行土改蒋介石总结了三点国民党跟共产党的分歧:首先,共产党主张消灭私有制,国民党主张保护私有制,后来蒋介石给这句话加了几个字:"国民党主张保护合理的私有制"。其次,共产党主张阶级斗争,国民党主张阶级合作。第三个分歧,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国民党代表全民的利益。终其一生,蒋介石始终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土地问题可为例证。  相似文献   

7.
严峻 《半月谈》2001,(16):26-28
去年3月,国民党在“总统”选举中失败.被迫从统治台湾50多年的执政位子退了下来。李登辉由于在选举时暗中搞“弃连保扁”的动作,不得不在党员们的愤怒声中狼狈辞去国民党主席。一时国民党内怨言四起,士气极其低落。  相似文献   

8.
张肇俊 《世纪行》2011,(9):40-42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犹如三把巨斧劈向国民党军.使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蒋介石统治的国民政府正如一艘破船,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中漫漫沉没。  相似文献   

9.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始于其在东北战场上的失败.而东北战场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东北战略地位认识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11.
迎来曙光     
《传承》2006,(4):35-35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和武装力量,继续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国民党一方面加紧部署内战,另一方面却发动和平攻势。  相似文献   

12.
相约建党     
《前进论坛》2010,(2):1-1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同时,从武汉出走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下来的一部分国民党左派人士和一部分失掉共产党组织关系的人士,以及一部分深明是非的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国革命的命运,他们“相约集合同志,为继承孙中山的遗教而奋斗到底”。  相似文献   

13.
道统和法统是蒋介石时期我国台湾地区“一个中国”理论基础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道统与中国大一统的统一观有必然联系。正统则是蒋介石时期乃至其后一段时期国民党政权维系其统治的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研究这两个概念,对研究1949年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国民党当局宣布终止持续40年之久的“动员戡乱时期”。这是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岛内外政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演变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举措正受到岛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笔者在此就“动员戡乱时期”的形成、国民党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的原因、影响等谈点粗浅看法。“动员戡乱时期”的形成1946年6月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继续推行一党独裁专制统治,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美国为了确保其在华利益,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给国民党政府以大力的支持和援助。我军经过一年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  相似文献   

15.
1963年6月26日,“广东省反共救国军独立第三十一纵队”“少校副司令”梁钦在广东阳江被俘一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被中国人民赶出大陆之后,仍不甘心失败,时刻梦想着反攻大陆。1962年,成立了蒋介石亲自挂帅的“五人小组”,加紧反攻大陆的军事部署,利用盘踞的台湾及东南沿海一些岛屿为据点,制定了代号“海威”、“班超”等窜扰大陆的计划。蒋介石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同时,对混乱不堪的国民党各特务系统进行了整顿。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局”,作为最高特务领导机构,蒋经国任局长。改组了专门对…  相似文献   

16.
《大连干部学刊》2013,(10):63-63
1949年1月6日至17日,在中苏关系史上颇具历史意义。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斯大林就如何结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的统治,频繁交换函电,商谈对策。这些电报,探讨了如何应对国民党提出的所谓和平谈判问题、如何回答国民政府邀请英美法苏四国政府居间调停国共停战议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叶介甫 《春秋》2014,(3):4-8
正渡江战役前夕林遵备受重视1948年岁尾、1949年年初,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最为繁忙。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在辽沈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又连续指挥发起了淮海、平津战役。按照毛泽东的分析,淮海、平津战役胜利后,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主力将基本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即可渡过长江,挥师南下,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然而,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他自恃有美国的支持和国际势力的调停,认为组织尚存的军事力量,依据长江天险,千里设防,即可阻止共军渡江南下;  相似文献   

18.
《突击》与《灯塔》的创办(上)1927年,由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实行反共政策,上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遂告失败。鉴于革命队伍内部的严重分化,革命形势的严重危机,国民党左派宋庆龄、邓演达、彭...  相似文献   

19.
永别家乡 51年前,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逃到台湾,蒋介石也永远离开了家乡。 进入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全面内战面临全面失败的窘境,为应付败局,蒋介石不得不于1月21日召开决策圈成员会议,宣布正式辞职,由李宗仁代理。此后,南京中央社正式播发这一新闻。下午4时10分,蒋介石飞离南京前往杭州,回到家乡奉化县溪口镇。 自下野回家乡到1949年4月25日离开家乡,在旧宅住了3个月又4天,此次是他自参加辛亥革命后在  相似文献   

20.
杀手落网记     
1949年5月27日,大上海解放了。但台湾谍报机关对他们在这座冒险家乐园的失败并不甘心,他们先后派遣一批又一批杀手,企图暗杀上海党政军负责人上篇1949年9月的一天。台北市,国民党保密局大楼。毛人凤焦急地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怎么搞的,按规定联络时间已经超过,可现在还没有得到去大陆的人任何反应……老头子又该发火了。”国民党军政官员刚逃到台湾不久,蒋介石找来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上海虽然被共区占领,但保密局一定不能沉默。要充分利用各种潜伏力量,对上海的中共高级领导人开展一场隐形战斗。借此向世人表明国民党即使在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